中美银行股“冰火两重天”:坏账隐忧VS复苏之悦
2012-09-13 08:38:37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银行股板块在资本市场中的分量不可小觑。然而,就在近期全球主要股市受到宽松刺激政策的利好拉动之际,多数地区市场的银行股出现上涨,但中资银行股的市场表现却与之大相径庭,和美股银行板块持续反弹堪称“冰火两重天”。
在最近连续五个交易日中,美国本土上市的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的股价累计涨幅分别超过10%和13%。比较之下,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同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它们的H股分别下跌2%和上涨1%,A股表现也尽显疲态。
盈利改观:
美国银行业感受“春的气息”
东方证券最新的银行业周报显示,由于欧洲央行承诺推出无限量国债购买计划,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QE3预期升温刺激,过去一周北美银行股的周涨幅达到2.8%。
今年以来,美国银行的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4%,富国银行(WFC.NYSE)的累计涨幅近24%,花旗银行和摩根大通也分别累计上涨24%和19%——显示出美国大型商业银行“减负增利”运行良好的态势。
“投资美国大型商业银行股票的主要逻辑就是看盈利能力。”美国Tocqueville基金经理黄一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股价复苏显示投资者看好美国大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明显恢复。
立足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史,上世纪90年代后,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银等大型金融集团都希望进入利润丰厚的投资银行领域,当时业界普遍认为,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可以利用存贷平台吸引客户,同时拥有更充足的资金和信誉优势。经历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美国独立投资银行均被收购或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由此所谓的“美国大型银行”已基本不再是单纯的商业银行,对美股的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它们的盈利能力。
通常来说,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体现在财务上,主要参考总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以及关注税前利润率(Pre-tax margin ratio)等核心盈利指标。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例如花旗银行的ROE指标在2011和2010年分别达到6.4%和6.7%,虽然和2006年时的18%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但与2008年和2009年分别负增长25%和0.8%相比,其盈利能力的确得到明显改善。类似的情况还体现在富国银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个体上。
对此,黄一波表示,“股价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国银行业复苏满怀期待,股东对回报率的需求也在提高,至少现在的情况是这样。而区别于美国小型银行主要捆绑区域经营而且业务种类比较单一,美国大银行往往和大经济的复苏状况息息相关,这也是主要风险。”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最近一份报告中持有相似观点,肯定了自2010年美国大部分银行都已经恢复盈利能力,但若经济状况恶化,复苏势头可能逆转,考虑到美国银行业复苏面临的经济挑战,穆迪给予美国银行业前景仍为“负面”。
不良资产之忧:
中资银行股承受重压
相比之下,随着国内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中资银行近年来盈利能力也普遍增强。
资料显示,国有商业银行中,在沪港两地市场上市的中国银行在2007至2011年期间,虽然ROE指标并未明显的逐年上涨,但平均年ROE达到了16%;工商银行也达到20%,其余中小股份制银行的ROE水平更高,已经超过了美国的银行整体水平。
在ROA指标上,美国的银行机构经历了严峻的次贷危机,仍处于脆弱缓慢的复苏进程中,依然和中资银行差距不大。2011年数据,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的ROA分别为1.2%和0.8%,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ROA分别为1.4%和1.1%,比较危机前的2006年数据,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当年的ROA指标分别为1.8%和1.1%,而同期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ROA指标仅分别为0.7%和0.8%。
分析人士认为,这和中美两国的银行业发展速度和整体金融市场成熟程度有关,相比美国大型银行拥有比较全面的业务,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导致盈利结构较为单一,即便当前个人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理财业务均实现长足增长,但主要利润依然来自于利差,所以考量中资银行的投资价值更主要看资产质量。
“信贷利息收入也是美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利润点,但经历2008年次贷危机洗礼,美国银行业的坏账问题浮出水面,迫使美国政府、金融机构不得不正视并解决问题,所以最近几年大部分美国银行都在积极剥离坏账,股价经过暴跌洗礼后才会蓄满再次上涨的动力。”黄一波认为,“中国的情况不一样,在四大国有银行改制之后近10年时间里,中国的银行机构还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不良贷款剥离过程,信贷质量上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影响到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信心。”
在中国宏观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当下,市场不仅担心中资银行面临信贷规模持续增长的拐点,更担心资产质量的恶化。银行股基本面的“脆弱”,从近日相关个股屡遭外资投行抛售、评级机构看空,引发股价屡受打压中可见一斑。
“正是因为很多分析预测未来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会持续上升,才会出现资金撤离、股价持续下跌的表现。资产质量的健康状况,似乎已经成为压在中资银行股身上的一座‘大山’。”一位外资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中国银监会8月公布的统计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56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