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大学新生理财意识淡薄

2012-09-13 10:40:43 作者: 来源:搜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又到了大学新生入校的高峰期,而步入大学校门也就等于半只脚走入社会。俗话说,财智不在年高,在校园中学习理财知识能够有助于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走入社会。近日,记者通过在校园、网络采访发现,大学新生的理财意识淡薄。

中华PE:

又到了大学新生入校的高峰期,而步入大学校门也就等于半只脚走入社会。俗话说,财智不在年高,在校园中学习理财知识能够有助于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走入社会。近日,记者通过在校园、网络采访发现,大学新生的理财意识淡薄。有银行理财师建议,大学新生应该培养理财意识,积极参加模拟投资,为人生积累经验。

新生普遍对理财迷茫

记者近日在大学校园和互联网上,与几位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交流。在大学里,一位来自贵州的大一新生在记者问到是否有理财计划后,显得有些迷茫,“没有什么理财计划。”他告诉记者,“也不知道该怎么理财。”

“我现在开销比较大,怎么理财我还没有想好,但我有想过如何赚钱。”另一位深圳本地的学生则告诉记者,他打算在空闲时候走出校外,到一些招聘兼职的快餐厅或家教中心打短工。

在自习室中,一位女学生告诉记者,她在来大学报到前做了些功课,“现在的生活来源还是靠家人,深圳这边的物价又高,钱当然要省着花。”她拿出了一个本子,上面记载了自己到深圳后的消费情况,“我会坚持下去,警醒自己。有空我还想勤工俭学,考好成绩争取拿奖学金,毕竟上了大学就要学会自力更生了。”

“现在就理财?怎么理?”一位网名为“传输者”的网友反问记者,“刚刚上大学,又没有收入来源,我怎么理财?就算理也是理我爸妈的财。”

新生应积累投资经验

对于大学新生如何理财的话题,不少“过来人”纷纷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一位毕业后在外地工作的职场人近日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是广东人,广东口音比较重,刚到外地读大学时常常被“坑”。例如,同一床棉被,他买的时候店主开价200元,而他的本地舍友在市场上70元钱就能买到。“有些人欺生,故意对外地人开高价,我建议那些到外地读书的深圳学生,买东西的时候最好能带上本地同学,至少能防"坑"”。

有很多职场人士认为,大学生一定要谨慎办理信用卡,因为大学生是“纯消费者”,没有收入来源,一旦没有控制好自己就会成为“卡奴”。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职场人士就表示,“当初刷卡眉飞色舞,结果后来充满"血和泪"。”

深圳建设银行一位理财师近日建议,大学新生要养成记账的习惯,做到账目进出心中有数,做好月度花销计划,避免盲目花销,管理好钱袋子。此外,大学新生还可以开立储蓄账户,如果每月生活费有结余,可以将其存入银行,财富积累。

该理财师还建议大学新生在学习之后,可以通过报纸、书籍、网络等途径学习理财知识,参与模拟基金投资、股票投资、黄金外汇投资等,积累经验,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好准备。除了学生本身外,父母也需要向孩子灌输理财意识,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关键词:大学新生理财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