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30载沉浮:做企业像孤岛生存游戏 适者活
2012-10-10 14:22:51 作者: 来源:东方财富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1951年出生的刘永好刚过耳顺之年。从1982年开始创业,时间已经过去了30年。白手起家的传奇让位于中国首富的光环。在2010年的胡润川渝富豪榜上,刘永好以250亿的身家位列第一。
小小鹌鹑 激发创业激情
1966年,15岁的红卫兵刘永好在北京接受了毛主席检阅。当时的刘永好渴望着赶快进入共产主义。在他心中,一周吃一次回锅肉,两天吃一次麻婆豆腐的理想生活就是共产主义。两年后,17岁的刘永好插队到了成都市郊的新津县古家村,当地没水没电、缺医少药,连一条完整的公路都没有,他一天的工分是1角4分钱。
1980年春节,刘永好的二哥在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7天竟然赚了300块钱。全家哗然,四兄弟决定开办电子工厂。刘永好拿着音响来到生产队联系合作时,被公社书记拒绝了。音响虽然没有做成,但是创业的愿望依然强烈。
经过一番讨论,刘永好和兄弟们养起了鹌鹑。鹌鹑越养越多,下的蛋也越来越多。兄弟们一商量,决定办“良种场”。兄弟四人变卖家中值钱的物件,凑起1000块钱。
“良种场”的主营业务是孵小鸡、养鹌鹑和培育蔬菜种。没有孵化箱,他们到货摊上收购废钢材自己来做。为了建厂房,也是几个人一砖一瓦盖起来的。1983年底,良种场孵鸡5万只,孵鹌鹑1万只。
几兄弟决心将“小”鹌鹑养“大”。不久之后,他们开始用电子计算机调配饲料和育种选样,并且摸索出一条经济实用的生态循环饲养法:用鹌鹑粪养猪、猪粪养鱼、鱼粪养鹌鹑,使得鹌鹑蛋的成本降低到和鸡蛋差不多。到了1986年,育新良种场已经年产鹌鹑15万只。而这所有的鹌鹑都是刘永好卖出去的。
营销才能凸显 希望越做越大
1987年,刘氏兄弟转战猪饲料市场。
希望饲料公司在古家村买了10亩地,投资了400万元,建立了希望科学技术研究所和饲料厂,又投入4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找了国内外一批专家进行研制开发。两年之后,“希望牌”1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推向市场,擅长销售和市场推广的刘永好开始将自己的销售和广告才能“玩”大。
“希望”饲料一面世,刘永好马上带着自己的小广告下了乡。开始在每家每户的猪圈上都贴起新希望的广告。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希望”牌饲料的销量就与当时卖得最火的“正大”饲料比肩。
面对“希望”的不断蚕食,“正大”急了。一场价格厮杀在两个公司之间展开。“正大”每吨降价20元,“希望”也降了20元;“正大”再降100元!“希望”干脆降价120元!一时间,“希望”牌饲料的销量狂涨了3倍!刘永好的市场营销策略打得“正大”既没有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最后“正大”退出了成都市场。
1992年,希望集团成立。刘永好和二哥刘永行在希望集团的合作堪称是最完美的组合。刘永行擅长内部管理,刘永好擅长对外公关与谈判。1993年5月,仅用7天,兄弟俩便横跨湖南、江西、湖北三省,签下建立4个饲料场的协议。这一年希望集团建立了10家饲料场,个个盈利。到了1994年底,希望集团在各地的分公司已经发展到27家。
希望四海开花 刘永好勇闯新疆域
1995年5月15日,刘永行、刘永好正式分家。刘永好坐镇西南,刘永行掌控东北。老大刘永言创立大陆希望公司,老二刘永行成立东方希望公司,老三刘永言建立华西希望公司,而老四刘永好成立南方希望公司。
同时,刘永好作为杰出企业家的代表,开始活跃在一个论坛活动中。他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一张人际网络就此埋下伏笔。1993年,刘永好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当年10月,他又被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同年,他在政协会议上发出提案,建立一个由民营企业家投资的银行。当四兄弟东南西北扩张饲料帝国之时,刘永好的议案得到批准,民生银行成立。1999年,刘永好以1.86亿的资金陆续收购民生银行股份,成为最大股东。而在1982年创业初期,他们想从银行贷款1000元却被拒绝。
2006年在董事会选举中,刘永好意外落马,无缘董事会。而泛海控股集团的卢志强一举取代刘永好的位置,成为副董事长。
高处不胜寒。对功成名就后的刘永好来说,他面对的人是鲁冠球、王石、卢志强、张宏伟,亦对手,亦朋友。
2007年,民生银行定向增发。刘永好斥资37亿认购4.1亿股,持有增发后股本超过10%。两年后,他顺利重返董事会,再次担任副董事长。
三十年商海沉浮,民生银行的记录不过只是浮光掠影。刘永好的收购行为跨越整个中国,直到他终于完成产业链整合,向着心中的终极目标不断接近。
重组新希望 打造世界级农牧企业
不到一年之后,新希望集团下的绵阳希望饲料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登陆A股市场
跟随刘永好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他是一个动作很快的人。他的午餐经常就是盒饭,一群人一起吃,他总是第一个吃完,并且不留一个饭粒。王石说他不能总是一副赚钱机器的模样,而应该慢下来培养一些特长爱好。
刘永好手下的新希望集团已经延伸至4个领域:农牧与食品、化工与资源、房产与基础设施以及金融与投资。农牧与食品领域有上市公司新希望股份;化工类通过ST宝硕登陆资本市场;金融类则有民生银行作为后盾。
2010年,刘永好重组新希望股份的计划一公布,打造世界级农牧企业的蓝图迅速激荡了市场。沉寂已久的股价在三个月内翻了一倍,至今守在21元的位置。
重组的进程在持续推进。六十岁的刘永好仍然像一台加满了油的发动机,他说他的时间一分为三:“1/3用来处理新希望集团内部关键性问题;1/3跟一流人才打交道,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以及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我的建议;另外的1/3即用来学习和研究企业发展问题。”
做企业像孤岛生存游戏 适者生存
再谈到自己的成功时,刘永好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做企业,就好像综艺节目中的孤岛生存游戏。有些人怕吃苦,倒下去了;有些人在独木舟上行走,没有踩好,倒下去了;有些人关键时候跑不动,被老虎、狮子吃了。总之,竞争就是这样的,适者生存的游戏规则是明确的,所以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倒下去也没有什么可惜,因为他知道自己坚持不了。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例子,从独木舟上翻下去,下去了就是下去了,再翻过来非常地难。”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