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多家券商巨头大裁员+降薪 投行萧瑟寒冬谋转型

2012-10-29 09:28:48 作者: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28日下午,北京金融街两旁的一栋栋建筑在阴蒙蒙的天气下显得异常压抑,这是中国投资银行精英的聚集之地,不过此刻他们的心情正如这天气一样。因为就在此前两天,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金”)被证实正式启动投行部裁员计划,裁员幅度约为10%。

中华PE:

28日下午,北京金融街两旁的一栋栋建筑在阴蒙蒙的天气下显得异常压抑,这是中国投资银行精英的聚集之地,不过此刻他们的心情正如这天气一样。因为就在此前两天,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金”)被证实正式启动投行部裁员计划,裁员幅度约为10%。

“中金是国内投行的领头羊。”在当天下午由济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编撰的《中国投资银行竞争力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上,一名投资机构项目总监对经济导报记者说。在《报告》的排行榜中,中金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仅次于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位列第三。

“中金简单的投行通道业务,在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面临的压力较大。”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杨涛在会上说。

实际上,不仅是中金,中信证券、兴业证券等《报告》中排名靠前的投行均面临着裁员或者降薪的压力。一场席卷投行业的寒冬,正悄然而至。

寒冬来袭

虽然中金对裁员说法“不予置评”,但其裁员举动已经被多方证实。据了解,此次中金裁员规模约为40人,占其总人数的10%。颇为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网传中信证券继取消保代津贴后开始实施裁员计划,裁减比例超过20%。

“IPO项目减少,股市低迷,对投行的承销、保荐业务影响很大。”上述项目总监对导报记者表示。

据媒体报道,除上述投行“大佬”外,华泰联合、兴业等一批券商亦在近期启动了降薪机制,以缓解成本压力。其中投行部门成为调整重点。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券商举动缘于今年以来持续低迷的IPO项目及融资金额的剧烈下滑。导报记者整理的数据显示,A股今年以来共计进行了近150宗IPO,预计募集资金680多亿元,实际募集资金略超990亿元,超募比例约为46%。其募集资金总额比去年同期下滑50%以上,项目数下降三成。其中,兴业证券等更是颗粒无收。

导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年初,投行业务占比较大的中金就已经出现过冬迹象,以“末位淘汰制”的方式裁去了公司投行部数十名职员。与之相应的是,其2011年实现净利润2.72亿元,较2010年的9.1亿元同比下滑超过70%。同时,中金今年上半年仅承销两个IPO项目,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9%下滑至4.9%。

实际上,投行业务收入的剧烈下滑和保代的艰难处境,仅仅是券商今年以来所处困境的一个缩影。在传统业务上,由于证券自营投资收益和经纪业务收入受到证券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今年以来的处境也颇为艰难。

“受到二级市场影响,比如很多券商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亏损,很难拓展客户,更别提增加利润了。”一名券商人士对导报记者说。

Wind统计数据显示,剔除刚上市的2家券商,17家上市券商前3季度共计实现净利润128.2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7.08%。

创新盈利模式

面对扑面而来的寒风,不少业内人士都对投行业的发展表示担忧。

“从盈利模式上看,中国证券公司过于单一,其50%的收益来自于经纪业务;其次就是证券公司通道化。”在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刘超表示,上述原因都导致中国投行的经营状况波动较大,同质业务过多,竞争力较弱,因此中国投行需要改变,通过创新盈利模式等方式拓展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更是表示,依靠拼资本量、经纪业务、一味关闭“金融国门”取得良好业绩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中国证券业需要尽快提高自身竞争力。

导报记者注意到,多家券商已经开始实施战略转型。如申银万国、华泰证券近期都加强了产品创新,推出了不少投资债券市场的短期理财产品,受到市场资金热捧;招商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谢继军则表示,公司下一步将大力发展债券及并购重组业务,公司债、收购兼并和私募债是未来调整的方向,并对这几项新业务增加奖励和人力投入。

“债券市场是目前国内大力发展的市场,降息等因素对债券市场的投资都有利好作用,所以今年券商固定收益部门的业绩是一枝独秀,许多券商甚至还逆市进一步扩员加薪。”上述券商人士说。

不过,刘超表示,虽然2011年以来券商陆续推出了创新业务,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但是创新力度依然欠缺。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林义相在会上表示,资本制度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要有勇气重新设计考虑资本市场的制度,有适当的约束和管理,资本市场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多家券商巨头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