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速 央企当主力民企跟进
2012-11-15 09:06:30 作者: 来源:上海证券报(广州)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中央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力度正逐步加大。近日,几十家中央企业负责人直面中外媒体,探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等话题,“走出去”成为关键词之一。
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部部长王志钢告诉记者,“走出去”和加强自主创新将是中央企业发展的重点,未来中央企业将按市场规律,根据自身产业结构调整、融资需求等因素布局海外市场。
去年至今 央企海外并购25起
作为国资委旗下从事粮油贸易业务的企业之一,中粮集团近年来海外并购步伐不断加强,不仅并购了法国等国家的葡萄酒企业,还收购了澳大利亚的制糖企业。
有消息显示,未来五年,中粮集团将加快海外投资步伐,至少投资100亿美元用于海外收购,重点市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日前透露,中粮集团正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寻找合适的收购机会。
一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重头戏”的能源投资,未来仍将担当主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董事长傅成玉日前透露,公司正考虑以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来拓展发达市场。此前一个月,中石化通过与贸易商Mercuria建立的一家合资公司,完成了在欧洲的首例油库收购案。
中海油近年来国际化特征也日益明显。今年7月,中海油宣布,已与加拿大能源企业尼克森公司达成最终协议,将以每股27.50美元的价格收购尼克森所有流通中的普通股,交易对价约151亿美元。
这些还只是央企“走出去”的冰山一角。清科研究中心8月份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2年上半年,我国100多家央企完成海外并购交易35起,披露交易金额的32起交易共涉及447.37亿美元,每笔交易的平均金额达13.98亿美元。
记者粗略统计,去年至今,中央企业有25起海外并购案例,其中不乏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以及中投等大型央企。记者从华能集团了解到,目前其海外业务遍及四大洲六个国家。
未来十年 需加大国际化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央企业走出去,部分海外市场对于中央企业的国有背景存在误解,造成一些收购案例受挫。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发展专家委员金思宇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央企业“走出去”步伐越来越审慎,主要是受到欧美市场对中央企业以及国有企业抱有偏见等因素影响。
金思宇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央企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及时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和风险,考虑到“走出去”的成本和风险,不能盲目海外投资。
“海外业务并不是指简单地设立一个代表处或营业点等。”金思宇认为,考量一个企业的海外业务,需要考核其在整个公司的业务比重。未来十年,中央企业在转变增长方式、寻找新增长点的同时,需要加大国际化步伐。
由于受到非经济因素影响,以参股、合资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成为诸多央企海外拓展的途径之一。
数据显示,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国有色集团成立28年以来已拥有控(参)股企业38家,其中包括各级境外企业27家,业务遍布近3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业务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贡献率分别达到60%和70%。
王志钢认为,中央企业走出去需要一个过程,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并非一蹴而就,会遇到水土不服的现象,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要素,按照市场规律来操作。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一些央企对国际化经营缺乏总体战略和发展规划,境外经营风险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境外重大经营风险和资产损失时有发生。为此,国资委先后发布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帮助央企防范海外市场可能遇到的陷阱。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