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确保实现两个翻番目标
2012-11-22 08:50:36 作者: 来源:金融时报(北京)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目标明确,振奋人心,对于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不管是10年前的十六大,还是5年前的十七大,对于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都仅指向国内生产总值,党的十八大则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首次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番”的新目标。这一高屋建瓴、内涵丰富的战略论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民富国强的新体现,更是顺应民意、温暖人心的新期待。
过去10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外部需求不足、内部经济调整的双重压力,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新目标并不容易,而发展是解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作用。金融系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促进经济调整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在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开放。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过去30年,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来自改革开放,今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还是改革开放。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改革依然是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必须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金融系统要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金融科技融合。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人说,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而成就于金融创新,因此,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华丽转身,就需要借助金融这一现代经济核心的作用,将科技创新与金融有机结合,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就要求金融系统在不断完善现有金融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突破性的改革和创新,建立一个协同、配套、高效,适应于推动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与金融结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金融信贷结构。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所以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金融系统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在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上,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银行业信贷机构、推动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要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布局,加大普惠金融覆盖力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金融扶持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同时,资本市场和保险业也要改革创新,为确保实现“两个翻番”目标作出新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为中国未来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确定了新的历史坐标。金融业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两个翻番”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