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组合中搭配些商品
2012-11-22 14:48:01 作者: 来源:www.zhicheng.com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商品期货可能没你想的那么难入手。
1、商品市场与其他资产类别的相关性弱,它也是资产配置的选择,能实现多样化、风险分散化的目的。
2、历史上每隔25至30年就会出现原材料的牛市。花功夫去研究供求等影响因素,其价格走势是相对可预期的。
3、投资商品期货,冒的风险实际并不比投资股票或债券更大,其投资回报率的波动性甚至还略低于股票市场。而投资商品公司是一个合理但非最佳选择,商品期货的回报率是投资那些商品生产公司股票回报率的3倍。
4、商品期权是相比商品期货风险更低的投资方式,而期货投资要注意控制仓位,并设定止损,以消除杠杆效应和价格变化迅速的风险。
每天的财经新闻里总有大豆合约行情、原油报价,或是某地干旱导致某作物减产的消息。你是留意关注,还是觉得此类商品价格波动离生活太远,而围绕它们的期货投资更是某种加入杠杆的专业活,赔则精光的“风险营生”绝不该轻易尝试?大部分人都没想过要把商品投资纳入到自己的资产配置中,而如果真有功夫和实力对这些基础原料的价格波动有判断,也宁愿应用到股票市场上,去寻找相关上市公司来投资——总之在股票、现金、债券、基金、房地产的资产配置考虑中,极少有商品投资的一席之地。
不过,这个理念早该更新了。
投资大师罗杰斯在他的《热门商品投资》中极力论证一个观点:商品投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它也理应是资产配置中的重要角色。他在1999年就言称,未来的15年将是商品的15年。而2002年起就被称为“超级商品牛市”。
商品——原材料、自然资源、硬性资产和实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太普遍了,以致于我们容易忽视它们身上的机会。仔细想想,这些资源商品正是世界经济运转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物资、原材料的供给与需求。在大经济周期中,它们的供给与需求出现失衡变化,价格也跟随波动。按照各种投资时钟的理论,在经济上行、通胀上行的过热阶段,原材料需求增大,商品市场明显走牛;甚至在随后经济下行、通胀上行的滞胀阶段商品价格依然高企,显示出比股票、债券更好的投资价值。
也就是说,商品价格的起伏大周期是相对可把握的,供给和需求有规律地失去平衡,导致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周期重复出现。罗杰斯指出,历史上每隔25到30年就会出现原材料的牛市。“1970年代我们经历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1980至1990年代陷入熊市,眼下则又是一轮上涨牛市。”
实际上,无论牛市与否,商品期货在做多做空机制下都有投资机会。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研究供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判断给定商品的未来价值,更紧俏可以做多,更泛滥又可以做空盈利。
大宗商品的信息一般都比较透明,无需想象等待上市公司虚假传闻一样神秘。意识到大宗商品中的机会,报纸上关于石油或农业补助、大豆净出口限制的标题不再只是新闻 ;不光是抱怨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繁,还要想到巴西的天气是否让咖啡和食糖价格涨跌。你可以从感兴趣的商品上发现投资机会。
商品投资的风险不一定高于股票
先设想一下,要从24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挑选潜力公司并跟踪其经营状况,与专注研究棉花、谷类等某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供需变化,哪个更花费精力?
另一个着名投资交易者威廉·江恩觉得显然是后者比较省力——“纽约证券交易所几千家上市公司仅数据都是海量的,但对于棉花,也许只需要一到三张图表和数据。”这虽是夸张的说法,实际上商品投资的风险可以更好地控制和规避。正如江恩所言,大宗商品价格趋势相对更纯粹地受供需关系的影响,付出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是可以把握价格大趋势的。商品价格的波动主要是受市场供应和需求等基本因素的影响,即任何减少供应或增加消费的经济因素,将导致价格上涨的变化;反之,任何增加供应或减少商品消费的因素将导致库存增加、价格下跌。商品市场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分析商品的供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来解释和预测期货价格的变化趋势。只要能用心去收集信息、分析影响力度,它的走势是相对可预期的。
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就不单如此了,且更易被大资金操控。期货直接与产品价格挂钩,但产品价格和A股上市的业绩、股价却没有直接的正相关。
股票投资更复杂,与情绪预期、市场环境、机构操作息息相关。
耶鲁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2004年《商品期货的事实与幻想》表明,前几十年,商品期货投资回报率的波动性还略低于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波动性,“从1959年以来商品期货带来的年投资回报率高于股票,甚至高出债券很多”。
如此,投资商品冒的风险实际并不比投资股票或债券更大——在商业周期的特定时候,商品是比周围任何东西都好的投资。而在经济繁荣时或经济倒退期,做多和做空机制下, 使得一些人都能投资商品赚钱。而股票板块还有群动效应,甚至会比现实中任何商品波动更剧烈,就如之前经历过的科技股泡沫。
而且每一种商品价格因素的研究是日积月累的,当你学会了判断和交易大宗商品的规律后,它们从不改变,因为多年来交易的标的仍然是大麦、玉米和棉花等。所以,研究商品价格走势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高不可及,试想你对于手中的个股是不是也付出了相当的心力去研究分析呢?对商品的研究同样值得付出。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