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保荐“有病”不能让投资者“吃药”
2012-12-10 15:44:03 作者: 来源:荆楚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正在全力冲刺IPO的国信证券,其引以为傲的投行业务,今年以来可谓负面消息缠身:“PE腐败第一案”落听公司原投行人员被处600万罚款,保代突发心肌梗塞猝死,投行人员遇害。今年以来国信证券保荐承销业务力压中信与平安证券。
中华PE:
正在全力冲刺IPO的国信证券,其引以为傲的投行业务,今年以来可谓负面消息缠身:“PE腐败第一案”落听公司原投行人员被处600万罚款,保代突发心肌梗塞猝死,投行人员遇害。今年以来国信证券保荐承销业务力压中信与平安证券,成为A股市场的“保荐王”。但可能令国信证券难堪的是其另以“业绩变脸王”的桂冠——今年上市的次新股中,讫今营业利润跌幅最大的前十家有四家是由国信证券保荐上市的,无人能出其右(《经济参考报》12月7日)。就此,可以肯定,国信证券在是A股市场“保荐王”的同时又成了“业绩变脸王”,最后受害的还是股市众多投资者。换句话也就是说,按当前相关股市制度,尽管国信证券的确登上了“业绩变脸王”榜首,可其仍然可以在不用负什么责任同时稳赚不赔,而最后买单的还是股市投资者。而这不仅不合情理,而且也是一种明显的市场不公。
首先就制度对券商保荐要求讲,想谁都知道,券商作为一个股市中介机构,其所承担的保荐责任,就是要以自身的专业优势以推动优质公司通过IPO进入股市,并进而使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与优胜劣汰机制发挥作用同时,自已也从中获取相应的收益。可现在不得不要面对的是,国信证券的保荐承销业务虽然力压中信与平安证券并就此成为“保荐王”。然与此同时问题的关键是,今年以来营业利润跌幅最大的前十家上市公司中有四家也是由国信证券保荐上市的。这说明了什么?而按一般常识判断,这至少应该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国信证券或许在内部运行管理上有“重保荐轻督导”倾向,二是,国信证券保荐人员的专业水平可能普遍低于市场制度要求。否则,就很难找到能够让人信服的国信证券保荐业务为何出现 如此问题的理由。
还有券商保荐责任承担角度讲,众所周知,券商作为一个市场中介机构,其在承揽保荐业务并获取收益同时,即意味着要承担与自身所获收益相对应的责任。对此就是说,如果证券商所承担的保荐业务出现明显差错,并且这种差错,与市场制度对其所应具备的平均专业水平要求存在明显不合时,那券商就要对自身错误承担相应的后果。在此具体就以国信证券的保荐业务来说,在今年上市次新股中,营业利润跌幅最大的前十家上市公司中有四家是由国信证券保荐上市的比例也许已经可以说明,其中原因,要么是国信证券的相关专业水平不符合制度要求,或是国信证券相关人员没能尽到勤免尽职的职业要求。对此换句话也就是说,除非国信证券能够提出另外可以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则,国信证券就应该对由自身保荐 业务差错所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承担后果。可以说,这不仅是投资者的权利,并且也是市场公正、公平的要求。
所以,面对上述国信证券成为变脸“保荐王”报道,笔者在此想对相关市场监管部门说一句:券商保荐“有病”,不能让投资者“吃药”!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