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股最佳投资时点
2012-12-10 16:08:52 作者: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投资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投资机会、投资品种、投资价格、投资时点。前几期,我们讨论了今年上市新股的投资机会、投资侧重点、投资条件等,本期将对投资时点如何选择进行分享。
新股因为发行估值偏高、上市过度溢价,因此在二级市场上市后,大部分需要较长时间的消化,使其与市场同类型板块和公司的估值逐步接近,这时才是一个较好的投资时机。
四季度是新股走势最差时期
2012年上市的新股,整体在第四季度迎来了最差的走势。150只新股,整体呈现“一季度同步、二季度落后、三季度领先、四季度超跌”的格局。因其整体估值偏高,累计表现远远落后于市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迎来解禁高峰前期已开始出现快速下跌走势。
从时间来看,新股整体走势在今年前8个月还保持相对稳定,但自9月7日市场指数大涨后,在随后的下跌调整中,新股跌幅明显超过了沪深两市,出现了超跌情况。从9月10日至今,期间上证指数最大跌幅为8.41%,而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跌幅分别为21.34%、22.92%,而新股期间整体最大跌幅约21%左右,基本上和小盘股指数一致,但却远远落后于沪深两市(见图1).
如果以上证指数为对比,统计发现,从9月1日至12月3日的阶段高点到低点期,今年上市的150只新股只有14只超越了同期上证指数表现,比例还不足10%。这些新股包括福建金森 、蒙草抗旱 、龙泉股份 、东风股份 、中国交建 、奥马电器 、一拖股份 、亿利达 、东土科技 、龙洲股份 、海达股份 、旋极信息 、美亚光电 、三诺生物 、中国汽研 。而落后上证指数同期表现10%以上的新股达到110只之多,其中落后20%以上有58只,落后30%以上的有15只,占比分别为73.33%、38.67%、10%,可见新股9月以后的表现确实很弱。
每年一季度上涨概率相对较高
目前,新股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因此整体表现和这两个板块的相关性相当高。从中小板和创业板开板至今来看,无论是2004年6月启动的中小板,还是2009年10月开板的创业板,基本上存在每年春季年报行情的惯性上涨表现。时间大都集中在每年1月至2月,部分会延长至3月。行情上涨的主要动力正是来自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高送转预期和方案公布,其中刚上市一年的新股占比相当高,是推动这类波段交易行情的主力 .
从图2可以看到,无论是当时市场处于牛市、熊市或震荡市,中小板和创业板都在年初出现一轮反弹行情。特别是在年初反弹行情前,如果出现一轮较大幅度的下跌,那这轮反弹的幅度将有望更大更持续。新股在此期间获得超越市场超额收益的概率相当大,这是全年投资上市不久新股的最好时机。
选择新股时机建议在业绩快报前
由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在业绩公布前,都有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而高分红送转方案是在业绩快报后真正业绩公布日期才会公告。因此,根据业绩预增情况和公司业绩快报数据 ,将会明显提高判断新股高分红送转的概率。但另一方面,业绩快报公布前后一般是新股股价的短期高点,把新股三季度的业绩预增作为前瞻性指标进行参考,从而较好地判断业绩增长情况及分红可能。
因新股大多数资金本公积金较高,所以暂时忽略新股这方面的条件,应从新股每股净资产收益率高低(建议在25%以上)、业绩预增幅度高低(建议预增30%以上)等几个方面考虑。
符合以上条件的公司有首航节能 、海思科 、克明面业 、美亚光电、东江环保等。当然,如果一些新股在今年9月以来的跌幅相对较大,而公司业绩预增又较高、且净资产收益率也相对较高,也可适当放宽相应筛选条件。
对于新股投资时机的选择,整体综合判断,每年1月至2月是较好的时点。但对个股而言,由于不同的公司股价推动因素也不尽相同,因此先利用整体条件筛选后,再结合具体新股的基本面进行选择。最后,再次强调,这只是新股的交易时机,要在适当时机获利了结。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