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给孩子零花钱 "狼爸"是这样教孩子理财的
2012-12-17 15:01:17 作者: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因其“一天三顿打,孩子进北大”的“萧氏教育理论”而被称为“狼爸”的萧百佑,最近为筹备新书和讲座来到广州。在与羊城晚报记者的交谈当中,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的“狼爸”对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观,以及家庭如何理财都有独到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战略上:视钱财如粪土
“智商、情商、财商这些理论来自于西方。大约15年前,国内才开始引入理财观念。”“狼爸”认为,现在很多人把理财变成仅仅在房地产、股票等方面投资或者投机的各种权衡,“我是很反对这种观念的。”
“我的理财观就是:对于孩子,给他知识就是真正的理财;对于企业,就是打造团队精神;而对于家庭,理财要建立在和谐和幸福的基础上。”“狼爸”认为,目前整个社会的理财观有点本末倒置,应该先树立最核心的理念,也就是在战略上应该对金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视金钱如粪土。”同时,给孩子们讲《论钱币》的道理,金钱有干净和肮脏的两面,如果付出努力合理合法得到的钱就是好的,但如果贪赃枉法得到的钱就是肮脏的。钱的使用也是同样的道理,用在孝顺、良性的社会投资上是好的,而浪费则是可耻的。
“狼爸”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孩子们既不应该以钱为终生的皈依,也不应该以钱为耻辱。“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一种观念是利益最大化。我很反对,我认为应该是利益最优化才对。否则就会出现一系列只为钱的不良行径。”
战术上: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在生活中,“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是“狼爸”从小给孩子们灌输的对于金钱的战术思想。
“想上好的学校,请好的老师,去旅游,去留学……这后面都是钱。”“狼爸”要让孩子知道挣钱不容易。从孩子们上高一开始,他就让他们勤工俭学。“老大到酒楼帮厨,老二在酒楼帮做行政工作;老三做酒楼服务员,老四去酒楼做收银。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床去上班,特别是老大,4点钟就要起来到酒楼帮助洗菜、择菜、准备各种食材。每天晚上七八点钟,孩子们干完活回到家都累得连澡都不洗就去睡觉了。”
不仅如此,每年广州春节的花市,“狼爸”会花几千元赞助孩子们投一个摊位,让老大主管,剩下的由孩子们分工,再找来一些同学一起从采购、销售、现场兜售等环节全方位锻炼他们。赚到钱,孩子们要还给“狼爸”本金,这能让他们更多地认识社会。
财富观:勤俭节约永远不过时
培养孩子们的财富观,“狼爸”有自己独特的一手。
“我从来不给孩子们零花钱,但是从每个孩子11岁开始,就把他们投稿的稿费、获奖的奖金、勤工俭学挣的工资、新年的红包等按照每个孩子一个存折的方式存下来。直到他们18岁上大学时再给他们。我的老大在上大学时拿到了6万多元。”“狼爸”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孩子们,钱要一分分节省下来,等到需要用时,就会有好的效果。
“中国很多富二代、官二代为什么问题多多?因为从小没有培养勤俭节约的理念。”“狼爸”的孩子需要花钱都要跟家长说,经过评估后再决定是否给钱。这样也培养了孩子花钱不会大手大脚的习惯。面对财富机会:
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现在,已经在北大读书的三个孩子都要面临留学的选择。老大想去伦敦政治学院读研,但现在收到的是丹麦名校的全额奖学金,每个月还给2万多元人民币的生活费;老二想去美国读研,目前则收到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一般在欧洲读研究生,每年按照普通花销,所有费用在60万—70万元之间;澳洲要50万—60万元;美国则要70万—80万元。如果我的小孩选择全额奖学金,这笔费用就可以节省下来。”“狼爸”告诉记者:“我会在今年春节和孩子们商讨选择的问题,会从家庭的资金实力等方面探讨。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希望他们明白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当机会出现时,不要轻易放过。”
“狼爸”观点
目前整个社会的理财观有点本末倒置,应该先树立最核心的理念:视金钱如粪土
反对利益最大化的观念,应该提倡利益最优化,否则就会出现只为钱的不良行径
为什么中国富二代、官二代问题那么多?就是因为从小没有培养勤俭节约的理念
给未婚女青年的理财忠告:
千万不要买房
“狼爸”有三个女儿,他对未婚女孩子的理财忠告非常特别。
“未婚的女孩子不要投资房产。因为一旦买了房子就会影响生活的流动性。而女孩子如果终身不嫁,留下房产也没有意义。如果要嫁,那么自己有房子会减少对婚姻的期望值,这也是不少大龄剩女应该注意的一点,很多女孩子自己有了房子,往往难以找到心仪的另一半。”“狼爸”常对自己的女儿们说,女孩子有钱应该赚钱买花戴,女为悦己者容。
家庭理财:
买多套房不如买一件艺术品
说到家庭理财,“狼爸”特别反对购置很多的房产。“仔细算算,房子的升值比起真正的艺术品来说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如果家庭有闲钱,应该买些艺术品。”“狼爸”告诉记者,自己只有一套房,房子多了是累赘,而且不自由。为了养老和应付家庭的突发事件,“狼爸”建议每个家庭应该把每个月收入的四分之一用来储存,而且要选择有信用的银行。
“狼爸”教路
一、卖掉三套房子让儿子创业
朱医生:两夫妻65岁,退休医生,依然每人打两份工,年收入60万元,在广州有五套房。儿子是个体户,收入不稳定。由于担忧儿子的生活,两口子每天拼命赚钱,有了钱就计划买房。这种投资理财方式对不对?
“狼爸”:朱医生的问题主要是有一种恐惧心理。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应该做的是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因此,建议朱医生夫妇卖掉手中的三套房,帮孩子找一个创业的方向,让孩子去闯一闯,否则,孩子永远长不大。而做一个包租公,靠“食利”赚钱,这个人是没有事业感的。
二、不是只有读书才有出路
黄先生:两夫妻40岁,国企员工,年收入30万元,在广州有三套房。儿子读初中,学习不好,因此非常烦恼。
“狼爸”:我的小女儿小时候也是不能专心读书,后来找了心理学的老师来评估,认为她应该走另一条道路。我们给她找了好的音乐老师,目前小女儿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古筝,非常快乐。
我想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孩子的问题如果是注意力不能集中,也许读书不适合他,而学一门技能也许对他的人生更好。建议黄先生应该首先找心理医生对孩子进行一个评估,然后选定孩子喜欢的方向,结合家庭的经济实力,给孩子创造条件,让他能够学会一技之长。不论在哪一方面,争取做到这方面的最好,对孩子来说一样前途光明。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