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IPO圈钱的幕后推手?
2012-12-20 09:58:58 作者: 来源:海南日报(海口)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2012年,A股IPO市场从数量和规模上继续萎缩,Wind数据显示,今年共有154家公司IPO(以上市交易为准),合计募资1034.32亿元,然而,三季报显示,这154家新上市公司中有55家净利已出现同比下降,股民在二级市场进入接连不断的“死套”,据媒体统计,截至目前,这55家公司已蒸发市值近900亿,持有这些股票的90万股民,人均损失达到近十万元。
A股大幅度的扩容,早已被股民诟病已久,而A股审查制度的缺失让股民伤痕累累。超过千亿元的募资不仅让这些上市公司“吃”足了钱袋子,涉及的41家保荐券商也获得了可观的保荐承销费用。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作为今年创业板最大的IPO的慈星股份,其保荐费金额更是挤入今年所有上市公司前十的行列,达6672万元,超过今年其他上市企业的平均承销保荐费用逾四成。
然而长期以来,保荐机构只荐不保,这些券商在赚取大笔保荐承销费用的同时,由他们保荐的这些新股却圈走股民上千亿元,同时还让股民在二级市场财富缩水严重。隆基股份今年4月11日上市,公司在两年前曾一度IPO被否,根据招股书显示,国信证券旗下直投子公司国信弘盛早在2009年2月就已参与了该公司的增资,以每股5.26元的投资成本获取了1000万股。至隆基股份最终IPO前,国信弘盛持股占比4.46%,为该公司第七大股东。尽管上市后迅速破发并一路狂跌,如按隆基股份21元的发行价计算,国信弘盛手中2.1亿元的股权市值净赚近3倍。即使以现价计算,依然有可观账面盈余。与之相比,股民们则要悲惨得多。隆基股份自上市后到现在,半年多时间的累计跌幅已接近5成 ,股民可谓失血不止,然而保荐机构依然可以赚钱,这恐怕也是他们不遗余力地推IPO的主要原因。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