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利益集团魅影闪现*ST创智:设局或谋低价收购

2012-12-26 10:52:26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12月24日,A股退市新政“靴子”落地,*ST炎黄、*ST创智成为悲情祭旗者,即将被终止上市。事实上,经过数年努力,已成功实施破产重整,成为“净壳”的*ST创智,一度被视为湖南最有希望恢复上市的ST公司。

中华PE:

12月24日,A股退市新政“靴子”落地,*ST炎黄、*ST创智成为悲情祭旗者,即将被终止上市。

事实上,经过数年努力,已成功实施破产重整,成为“净壳”的*ST创智,一度被视为湖南最有希望恢复上市的ST公司。手握大把优质一级土地开发资产的四川大地集团(下称大地集团)更是随时准备拯救*ST创智。

然而,历时5年重组,*ST创智依然没能逃过退市厄运,这究竟是谁之过?

“丁亮掏空创智,是公司退市的罪魁祸首;创友联盟心存幻想,认为监管层不会让创智退市,为此屡屡否决重组,也有责任;而大地集团高价入股创智,欠缺理性,沟通不够,所以才铩羽而归。”熟悉*ST创智重组内幕的人士如是评析。

多名对重组方案投赞成票的*ST创智中小股东甚至透露,他们曾遭不明身份人士的电话威胁恐吓,还有部分股东甚至遭到堵门、以家人安全相威胁的“待遇”,种种有组织的行为身后,闪现出力阻*ST创智重组的利益集团魅影。

“该做的努力我们都已经做了,我们只能放弃。”12月25日,接到记者的电话,大地集团副总裁樊林语调中难掩身心俱疲。而在正式退市前,*ST创智将进入为期30天的退市整理期。

创友联盟屡阻重组

2007年,*ST创智因三年连亏被暂停上市。当年12月,大地集团在竞争对手的一路加价下,以高出起拍价4倍的1.07亿元,获得*ST创智4463万股,成为大股东。

此后,为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大地集团又陆续掏出2亿多元真金白银,加上入主的1.07亿元,大地集团接手*ST创智的成本超过3亿元。

“现在看来,我们当时确实过于自信,花的代价太高了。”樊林话锋一转,“不过当时的心思主要是想尽快把创智遗留问题处理好,争取公司早日恢复上市,所以也就没有过多计较成本。”

不过,此后的破产重整和资产重组,却成为大地集团的噩梦。

2011年3月,*ST创智酝酿缩股重整:大股东及承担经营责任的第三、四大限售股东让渡持股的35%,持股1万股以上的股东让渡30%,持股1万股之下的让渡25%,合计让渡股权1.11亿股,占总股本的29.34%。

不过,缩股方案却被创友联盟否决。创友联盟代表金康令称,“缩股方案让散户利益严重受损,侵占了小股东利益,而且大地集团有意拖延重组,缺乏诚信,所以用脚投票。”

首次被否后,*ST创智调整重整草案,此后,中小股东通过调整后的方案,*ST创智完成破产重整,成为无负债、无质押的“净壳”。

但此后的资产重组仍然阻碍重重。2011年底,*ST创智重组方案出炉,公司拟以3.72元/股向大地集团和成都泰维投资发行7.8亿股,购买其持有的国地置业95.3%的股权。但该方案在股东大会上再度被创友联盟否决。

之后,*ST创智修改重组方案,大地集团将中小股东让渡的股份予以返还,同时在置入资产方面作出让步,并作出增持承诺,但依然没有挽回创友联盟的心。2012年9月13日,终极重组方案再次被否。11月6日,大地集团宣布退出*ST创智重组。

利益集团魅影闪现

业内人士坦言,*ST创智今日败局,罪魁祸首非公司原实际控制人丁亮莫属。

1998年,丁亮旗下的创智科技借壳五一文上市。登陆A股后,丁亮资本玩家的面目逐渐暴露。

2002年至2006年,丁亮操控创智科技大股东创智集团及其关联方,累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超11亿元。2004和2005年度,*ST创智及其子公

司创智软件园累计违规提供担保超过8.86亿元。

然而2006年东窗事发后,丁亮却仅受到“公开谴责并罚款30万元”的轻微惩罚,其本人及挪用上市公司的数亿元资金不知所踪。

丁亮消失后,其大学校友、新通投资实际控制者衡阳人唐南军接任*ST创智董事长,并开始着手重组*ST创智,但任职近一年后的2007年4月,不知何故,唐南军却挂冠而去。在此期间,唐氏对*ST创智的情况已熟稔于心。

实际上,*ST创智曾有两次命运选择的机会,但均被创友联盟拒之门外,*ST创智重组屡屡流产背后原因,似乎并不如外界看到的“大小股东分歧难以弥合”般简单。

记者了解到,力阻*ST创智重组的创友联盟成分复杂,并非完全是为自己争取多一点收益的中小股东。

“我接到过所谓股市维权代表的电话,他所持创智股份不过数千股,却在创友联盟中上下活动,不惜放下手头的正常工作,串联大家投票反对重组,动机很可疑。”*ST创智小股东刘乾星曾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而记者多方证实,在*ST创智重组过程中,曾有持股极少的小股东向大地集团开出天价,要求大地集团回收其所持股份,以换取其不投票反对重组。

相比个别利用创友联盟为自己谋取非分利益的小股东,*ST创智重组更大的阻力来源于其背后若隐若现的利益集团魅影。

2012年10月,*ST创智持股10%以上股份股东倡议,对此前被否的重组方案进行二次表决,但不久这一倡议就作罢了。

记者私下了解到,这些股东在提交倡议后,受到不明人士的电话恐吓威胁,更有部分股东被陌生人堵门,“对方连我老婆在哪里工作,小孩在哪里上学都知道,他们说如果不想小孩被打扰的话,最好不要搞什么二次表决倡议。”

更为离奇的是,有些股东在表决前接到不明电话,对方称可以以高价收购其手中*ST创智股票的投票权,“或者只要投反对票也行,在确认之后按照反对票数量付费。”

“种种迹象显示,这不是一个或者几个人可以做的事,应该是背后有利益集团在有组织、有计划地专门做(反对创智重组)这个事。”刘乾星质疑,“谁在设局阻止创智重组?”

后市命运难测

深交所在12月24日对*ST创智的恢复上市申请不予核准,按相关法规,*ST创智在终止上市决定后5个交易日届满的次一交易日,将进入退市整理板交易。

目前来讲,*ST创智最可能的命运是经过退市整理期后,进入三板交易市场。

如果*ST创智通过改善经营、资产重组等方式,消除终止上市情形并达到重新上市条件,在股票终止上市后进入场外交易市场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或者18个月后,还可向交易所申请重新上市。

此前,创友联盟的一名人士坚决反对大地集团重组,“就算是退到三板,以创智目前的价值,至少也值1元/股,说不定还有人来重组。”

“这说法看似有道理,其实不然。”中信建投湖南总部研究总监刘亚辉分析,ST股退至三板后,最多只有七八毛钱股价,而三板也非退市股天堂,“博弈又会重新开始,要重新上市的话,从实现盈利,到申报重新上市,至少也要两至三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有了大地集团的承诺兜底,保守估计,*ST创智复牌后达到8元基本没有问题,而两三年后即便再申请重新上市,股价估计也难以超过10元,“但中小股东又得等2-3年,何况等待创智的还是并不确定的未来。”

“背后真有利益集团推手的话,它的目的应该是将公司打到三板,再以几毛钱的低价大量收购中小股东手中的股份,超越大地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然后伺机申请重新上市并进行资产重组,以获取暴利。”刘亚辉猜测。

而力撑*ST创智6年危局的大地集团显然已经心力交瘁,去意坚定。樊林透露,即便退市后还有机会,大地集团也不会再重组*ST创智,“亏了就是亏了,总得放下吧”。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