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外储投资要加小心

2013-01-22 15:49:26 作者: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需多元化安排是众所周知的任务,外汇储备的运用方式则一般不为人所知。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证实,已成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这是外储投资管理探索的一小步,标志着外汇储备打开了风险投资渠道。

中华PE:

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需多元化安排是众所周知的任务,外汇储备的运用方式则一般不为人所知。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证实,已成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这是外储投资管理探索的一小步,标志着外汇储备打开了风险投资渠道。
  
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猛开印钞机”,中国3.3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面临缩水风险。中投高层已明确表态,美国国债不再是理想的投资标的;央行官员也多次指出,外汇储备多元化十分迫切。新成立的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可谓是顺应这一思路的产物。
  
谈及外汇储备管理,历来是安全性第一,流动性第二,增值性仅位居第三。从收益角度而言,放贷的收益率着实高于量化宽松下的美国国债,但流动性和安全性不如后者。若要追求更大的利润,必然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这似乎有别于此前“安全性”和“流动性”优先于“收益性”的先后次序。这也正是争议的焦点所在。
  
近年来,利用外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呼声不绝于耳。但截至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大部分并不算成功,尤其是能源和矿产领域,正出现越来越多的风险案例。
  
如此一来,对于尚不具备商业银行贷前调查能力的央行而言,直接委托贷款的挑战可想而知。这其中包括对于专业水准、人力资源、授权机制等多方面考验。
  
除了上述风险,企业拿到委托贷款会否回流国内套利?外管局作为政府部门,直接从事贷款业务,会否发生寻租等负面事件?诸如此类,或多或少让外界感到疑虑。
  
无论如何,现阶段外汇管理部门已经打开了新的风险投资渠道,不能因为惧怕风险就不放手去做。业内专家也并非反对外汇储备资产的新运用途径,只是一句善意的提醒——风控才是核心。
关键词:投资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