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明确扩大营改增试点 企业今年将减负1200亿
2013-04-11 09:46:50 作者: 来源:中国政府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要求继续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
会议指出,实行“营改增”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去年1月启动试点以来,有关地区和部门精心组织实施,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中小规模纳税人税收负担得到减轻,促进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税制得到简化和规范,有利于解决税制不统一和重复征税问题。
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行,这有利于解决因局部地区试点导致的政策差异和税收征管风险等问题。
(一)扩大地区试点,自今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据测算,全部试点地区2013年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
(二)扩大行业试点,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通过实行“营改增”,激发企业活力,形成新的增长点,不断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改革试点方案,精心组织,确保试点平稳有序推进。跟踪分析试点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随着“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要推动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研究合理调整增值税分成比例,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各级政府要转变政风,倡俭治奢,过紧日子,把钱用在刀刃上,为推进“营改增”创造条件。
会议听取了卫生计生委的汇报并指出,今年3月下旬以来,华东四省市先后确诊3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其中死亡9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有关地区和部门正在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目前确诊病例呈散发状态,密切接触者尚未发现异常情况,尚未发现人传人,疫情总体上处于可防可控状态。下一步,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继续组织医疗卫生、动物防疫、市场管理等专业力量,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全面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研判、排查,抓好疫情的源头控制,及时消除隐患。充分发挥科技在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加快推进病原研究、诊断试剂标准化和治疗药物筛选。加强疫情发生地区医疗救治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科学高效应对,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疫情和防控信息,宣传普及防治知识,引导公众理性对待,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中国政府网)
可能会影响到今年财政收入
据证券日报报道,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增的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事实上,文化创意产业并不等动漫产业,而是一个大文化产业,其中凡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纳税行业,都应逐步纳入增值税范围。 不过,在刘桓看来,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这比预期的步子迈的要大,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会提振很多产业从而产生正效应,另一方面考虑到今年我国财政赤字较大,如果相关配套措施跟不上,可能会影响到今年的财政收入。
“目前政府的相关配套措施能否随着营改增扩围的步伐一同迈进十分重要,需要开源、节流为企业的经营生产提供更好的资金空间。”刘桓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表示,营改增绝不仅限于宏观调控、结构性减税的层面,由于财税体制可以延伸到政府职能的各个层面,甚至可以牵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因此营改增已经点燃了新一轮中国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导火索。(证券日报包兴安)
央地财权事权需匹配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营改增扩围牵动着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神经。
此次会议表示,随着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要推动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研究合理调整增值税分成比例,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在税收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6%、26.2%、13.5%,其中营业税收入为15747.53亿元,增值税收入为26415.69亿元。
我国增值税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成,营业税全归地方。随着营改增试点的逐步扩大,按目前税制,其四分之三的税收将归中央财政。目前试点期间税制转换后的所得仍全部归地方,但这只是过渡安排。
王雍君认为,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的同时,为避免地方财政缺乏支持性税源,可以预见的配套制度包括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或提高地方政府对增值税的分享比例。
专家表示,调整分成比例不仅要做到税种之间平衡,更要维持中央和地方税收比例实现财权、事权相匹配。(每日经济新闻胡健)
上市公司再迎政策红利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落至微观层面,自去年1月启动“营改增”试点以来,已有众多上市公司从中尝到了税负减压的“甜头”。
以交通运输业为例,中国国航上月披露的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末应交税费为4.45亿元,较上期期末的27.56亿元大幅下降84%。对此,公司直言“主要是2012年9月开始执行的‘营改增’政策使得应纳流转税款减少”。同样是因为“营改增”,东方航空2012年在上海及北京等营改增适用地区的国内航线的主营业务收入已不需缴纳营业税。公司坦陈,“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执行使得2012年利润总额增加了1.78亿元。
身处服务业的省广股份亦是如此。公司此前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一季度业绩将同比大增50%-70%,原因之一即是公司及控股公司所在区域陆续已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从而增加了利润。
由此可以预见,随着上述两大行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铺开,相关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亦有望“更上一层楼”。
至于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行业,外界此前对其“营改增”试点亦有较高呼声。而业内人士更为关注的是两个行业“营改增”试点未来将试用何种增值税税率。针对邮电通信行业的“营改增”前景,有券商分析人士以中国联通举例称,若适用6%的增值税率,则企业税负率(税前)下降2.4%,对于净利率较薄的中国联通而言,意味着利润将增厚56%左右;反之,若适用11%的增值税率的话,中国联通的税负率(税前)则将增加约1.4%,对于企业盈利吞噬达到33%。
无独有偶,此前有券商研报也指出,在已开展“营改增”试点的上海市,一些物流企业按交通运输业注册,实施改革后,其3%的营业税税率改为实施11%的增值税税率,导致部分企业“营改增”后税负成本增加。
可见在不同的适用税率情况下,“营改增”改革对企业业绩所产生的效应将完全不同。(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