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创新风控进行时:私募债强担保 抵押物1.5倍以上
2013-05-08 13:39:16 作者: 来源:21世纪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5月8日,迎来券商创新一周年时刻。据悉,风险控制将成为本次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风控可以说贯穿在每一项创新的角落里,比如债市案引起的固定收益里面的风险控制、资产证券化里面的杠杆控制等。
21世纪网采访了解到投行方面风控加强的方向:“目前正在运作一个中小企业私募债的项目,跟去年发行条件相比,在风控上有了更高要求。”沪某中型券商保代告诉21世纪网。
而他所指的风控要求提高,缘于沪深交易所同时提高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抵押条件。
其中,上海交易所明确提出,中小企业私募债抵押物的价值至少能覆盖债券的本金,最好达到1.5倍以上。
“由于私募债高风险特征,及需要担保条件,私募债发行成本一直都高居不下,去年有的私募债成本甚至高达16%左右,现在又提出增加抵押物,企业的成本又将大为增加。”上述保代表示。
除此以外,监管层的风控要求覆盖了资管、场外市场等众多券商业务。
中小企业私募债强担保抵押物1.5倍以上
风控本来已很严的中小企业私募债,近期更是猛添一条紧箍咒。
沪某中型券商保代向21世纪网证实:“现在风控要求确实在加强,就在前两天,沪深交易所同时提高了中小企业私募债抵押条件。”--
从沪深交易所对私募债担保要求来看,两交易所均不认可发行人全体股东以其所持有的本公司100%的股权作为质押物为本期债券的还本付息提供质押担保的方式。
这意味着,公司发行人不能以其所持有公司的100%的股权作为质押,须提供能覆盖债券本金的更有效的抵押物。
其中,深交所同意采取顺位抵押方式,认可的抵押物价值为原值减去已抵押借款使用部分后的价值。接受不足额抵押担保债券的备案,同意债券不加评级。
相较而言,上交所更加严苛。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同时,要求抵押物的价值至少能覆盖债券的本金,最好达到1.5倍以上。
从去年已发行的私募债来看,沪深交易所当时对抵押物和担保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当时沪深交易所允许发行人全体股东以其所持有的本公司100%的股权作为质押物,甚至公司大股东还可作为担保方进行担保。
“私募债发行初期,即使有些私募债抵押物没有覆盖债券本金,最后也成功发行了。现在上海交易所提出了抵押物的价值是债券本金的1.5倍,虽然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对企业来说发行成本无疑又增大了很多。”上述保代表示。该条文的下发,让目前正在运作中小企业私募债的保代们倍感压力。
而私募债发行初期,尽管沪深交易所对增信措施没严苛要求,但为了应对市场对于私募债信用风险的担忧,私募债发行主体普遍加强了外部增信措施,比如增加专业的担保公司等,这无疑使发债企业的发债成本大大增加。
据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介绍,当时专业担保公司收担保费率一般为年化1.5%至4%不等,加上目前债项评级为AA的私募债券产品9.0%的发行利率,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往往会突破12%,因此优质的中小企业一般很难接受如此高的成本。
而现在除了上述增信措施外,又增加了抵押物的要求,无疑是监管层加大了中小企业私募债的风控力度。
据上述正在运作私募债的保代透露,私募债发行时间也就六个月,他的项目已运作时间过大半,“现在除了找买家,我们还在努力解决抵押物事宜。”
券商资管风控加严:违规投向也纳入
实际上,除此以外,早在去年末,针对券商资管的风控监管就早已开展。
2012年12月证监会举行了证券公司风控管理培训,今年2月在新闻通气会上宣布对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进行重点现场检查,要求3月20日之前完成自查,上半年完成现场核查。
3月14日,证监会办公厅下发通知,针对资管业务重申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规定,要求证券公司采取切实措施,保护投资者利益。
这份通知于3月14日印发各地派出机构,其主旨是要求证券公司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包括未来的公募基金业务时加强风险管理,尤其是在与其他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时。但并没有明确界定和叫停通道业务。
而在单个券商资管产品的监管上也是重拳出击。
资管规模发展最快的国泰君安在今年2月初发行君得稳一号产品时,由于涉嫌违规承诺保本收益也遭到监管部门严查。
而华龙证券的两个小集合产品因违规投资了商业银行票据,也遭到监管部门核查。
另外在OTC产品的监管上,也开出了一例罚单:
今年4月,由于海通证券发行的“一海通财”系列OTC产品是现行监管规则未予明确的创新型产品,而公司并未向监管部门进行报备。由此,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发出《关于对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针对券商集合计划备案管理出现的问题,证监会已经要求上海、江苏、甘肃证监局对国泰君安、海通、华泰、华龙等个别产品进行现场核查。
“去年创新放开后,不少券商开始打擦边球,表现在资管上更是明显,管理层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一直在强调创新和风控要并重,从目前市场流传的消息来判断,这次创新大会风控将会成为主基调。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前期的创新内容,更多的是强调在创新下要控制风险。”北京某券商研究员对21世纪网表示。
事实上,除了对资管的风控加强外,今年以来开展的IPO财务大检查,以及近期引发债市地震的债券市场稽查,都是管理层加强风控的有力表现。
据某券商债券部门研究员透露,不少公司的债券部门如今都很忙,“为了迎接监管层各种各样的检查,大家都在忙着准备和报送材料。”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