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中信证券为何拒不认错

2013-05-29 10:09:39 作者: 来源:证券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5月8日在证券公司创新大会上的讲话,近日被市场重新翻出来二次解读,而且读出了相当的利好意味。券商板块一改此前颓势,几日来接连走强,昨日所有个股更是全面收红,涨幅无一例外超过大盘。

中华PE: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5月8日在证券公司创新大会上的讲话,近日被市场重新翻出来二次解读,而且读出了相当的利好意味。券商板块一改此前颓势,几日来接连走强,昨日所有个股更是全面收红,涨幅无一例外超过大盘。

券业监管政策乃至监管部门的相关表态,前后其实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但市场的认知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

其实,还有更多细节耐人琢磨。比如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作为监管部门人士,张育军对于券商固定收益业务暴露出来的问题,有着充分清醒的认识,而且态度坦率毫不避讳;但与之形成对比,作为涉案的当事人,中信证券(600030,股吧)面对问题却拒绝认错。

在创新大会上面对证券业大佬们,张育军表示,“证券公司应当高度重视此次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债券业务进行全面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健全内控机制建设。”他甚至明确指出,要加强业务人员管理,坚决防止出现业务杠杆缺乏控制、交易权限缺乏监督约束等情况,防范各种利益输送、违规代持、账外经营等违反监管高压线的行为。

张育军此番表态显然是有所指。

4月中旬媒体报道,万家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邹昱、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杨辉被监管机构调查,主要涉嫌债券市场利益输送。随后,易方达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马喜德、西南证券(600369,股吧)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薛晨亦被爆涉嫌债券市场违规。

不过时隔数日之后,中信证券有关人士对媒体发布,“据公司目前了解的信息,杨辉接受调查系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目前杨辉已被公司除名。”同时,中信证券正在对固定收益业务进行全面自查,目前相关业务正常、平稳开展,后期将继续大力支持固定收益业务的发展。

中信证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也是最早进入银行间市场的两家券商之一。然而,根据常理分析,中信证券上述表态令人难以理解难以接受。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任内犯事,仅靠事后除名,就能与公司完全撇清干系?作为行业老大,出了问题不坦诚认错承担责任,而是一味逃避,中信证券此举不是加分而是减分,可谓“一蠢再蠢”。

监管部门对于券商加快创新、加快发展的政策和态度并没有改变,并不会因为个别违规案例就出现转向。对于券商而言,虽然鼓励创新亦即意味着鼓励“试错”,但并不意味着加快创新加快发展就没有了底线没有了原则。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尽管“法无禁止”原则应该取代“法无授权”,创新实践甚至可能一度领先于监管政策和规则,但创新主体的风控合规管理必须跟上。

换言之,不管创新发展的步伐迈得多大走得多快,券商都要做一个“好孩子”。“好孩子”犯错了,就要敢于认错。否则,一个孩子犯错不认错,可能影响到其他孩子。
 

关键词:中信证券为何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