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BBH合伙人Bill Rosensweig:期待内地和香港基金互认机制成型

2013-06-05 10:44:17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今年年初,内地、香港证券监管机构开始研究两地基金互认安排的建议,符合“互认”条件的基金将可获准并直接在对方的市场发售。

中华PE:

今年年初,内地、香港证券监管机构开始研究两地基金互认安排的建议,符合“互认”条件的基金将可获准并直接在对方的市场发售。

此消息对于致力于境外投资的内地机构以及寄望投资内地市场的境外基金都是一大利好,不过半年过去了,此政策仍然尚未明确执行。不管是拥有QDII的内资机构还是QFII以及RQFII的离岸基金都对此安排翘首以盼。国际金融服务公司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BBH)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再三强调该机制的重要性。

第一财经日报:BBH在内地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就是作为桥梁连接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在当前内地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推进机构和个人海外投资的过程中,有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Rosensweig:我们在内地的业务主要就是两部分服务业务,QDII的流入和QFII的流出。而对于中国的QDII和QFII机制,我认为今后在市场趋于平稳后,它们会经历持续增长。一个有趣的时间点是,内地刚刚开放QDII市场不久,就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同时QFII方面,境外投资者最近五年相当谨慎,他们偏爱固定收益投资而非股权投资。这两个项目都是在很特别的时段启动的。

QDII是内地投资者的资本流向国际市场,BBH在这个过程就是担任中国内地金融机构的境外保管人,帮助其保证其债券、股票等的安全、支持其结算和清算过程,也会对其资产进行会计和评估,以及证券交易过程中所需的外汇交易等全部的服务体系。

QFII业务与QDII的模式正好相反,在QFII的运行中,我们需要依靠内地银行为我们提供境内业务支持。

目前我们非常期待内地和香港的相互认可体制能够进一步明晰,通过该机制香港的基金可以在内地发售,这对我们的境内外客户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大多都有离岸基金,如欧盟可转让证券集合投资计划(UCITS)基金,他们可以在香港和台湾发售这些基金,但目前还不可以在中国内地出售。一旦互相认可的机制实现,境外资产管理者就可以通过香港的认可售卖基金介入中国内地的基金发行和销售。

日报:客户对内地资本市场看法如何,银行间债市和A股哪个更有机会?

Rosensweig:我们的客户是混合的,专注于固定收益的客户对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很感兴趣;而对于纯股票市场投资者,它们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表现并不是很乐观,不过不好的表现在某些人中恰恰代表了机会。

日报:那对于普遍关注的内地债务风险和金融体系风险您如何判断?

Rosensweig:许多媒体报道中国日益加重的债务负担,以及银行的不良贷款,应当指出的是中国政府仍拥有多种形式的货币储备来应对金融震荡,从长期来看这些并不是问题。

日报:那全球债券市场如何?多国接连降息影响几何?

Rosensweig:由于固定收益基金的稳定性,过去几年大量全球投资者涌入该领域。(一般)投资者可能不明白利率对投资带来的一些影响。举例来说,如果你买一张三年期债券。只要该机构不破产,他们就会偿还你。而一张三年期债券始终是在债券期限内投资的,如果利率变动了,你的本金就难免有损失。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