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国信证券成保荐杀手 IPO项目3成撤单5成破发

2013-06-13 09:02:04 作者: 来源:东方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一场IPO财务核查风暴让IPO排队企业风声鹤唳,而对中介机构的重罚更震动着券商投行部门,整个业界生态正发生着改变。

中华PE:

一场IPO财务核查风暴让IPO排队企业风声鹤唳,而对中介机构的重罚更震动着券商投行部门,整个业界生态正发生着改变。

两者都在风暴眼中的国信证券无疑是雪上加霜,一方面,今年来国信证券22个保荐项目终止审查,撤单率高达3成,仅次于海通证券(600837,股吧)的50%。

另一方面,国信证券也在IPO排队企业名单之中,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企业信息显示,国信证券的IPO计划正在落实意见反馈阶段,为其保荐的是广发证券(000776,股吧)。

除此之外,国信证券投行业务祸事不断,2011年国信保荐上市的勤上光电(002638,股吧)和隆基股份(601012,股吧)业绩变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两名保代暂停保荐资格1年。

保荐项目撤单率超3成

Wind数据显示,国信证券2013年以来共有22个保荐项目终止审查,其中中小板11家、创业板9家、主板2家;从撤单比例来看,占其68家申报企业的3成以上。

在国信证券保荐企业撤回名单中,不乏大众熟知品牌企业,如顺峰酒店、千禧之星、洪恩教育等知名企业。

据中国网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海通证券的撤单率最高,其次是国信证券撤单项目占到保荐总数的3成以上,中信建投、民生证券排名三、四。

高撤单率除了保荐质量不佳外,或与财务抽查“中弹率”较高有关,在今年的两轮财务抽查风暴中,第一批企业共30家,国信证券就独中6家;第二批10家企业财务抽查中,国信证券依然未能幸免,金龙精密、上海全筑装饰2家企业“中奖”。

金龙精密和上海全筑装饰目前问题缠身,金龙精密曾因遭员工举报、诉讼官司、高负债等一系列问题广遭诟病;而上海全筑装饰的成长性和持续盈利能力问题同样被投资者质疑,顺利通过审查的前景不容乐观。

保荐项目成业绩变脸集中营 破发率超过5成

2009年1月至今,国信证券首发上市的新股96家,承销保荐费用收入38亿元;2012年IPO放缓,国信证券依然保荐22家公司IPO,承销保荐费总收入超过8亿,领跑券商。但国信证券投行业务大赚背后,上市公司业绩却频频变脸。

统计数据显示,在国信证券保荐的这96上市公司中,65家出现不同程度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下降,占比高达67.71%。

此外,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这96家上市公司中有51家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破发率高达53.1%,

其中9家公司股价低于发行价50%,分别为荣盛石化(002493,股吧)、佳士科技(300193,股吧)、亚星锚链(601890,股吧)、昌红科技(300151,股吧)、慈星股份(300307,股吧)、德尔家居(002631,股吧)、佳隆股份(002495,股吧)、内蒙君正(601216,股吧)和桐昆股份(601233,股吧)。

保荐项目中两家公司被立案调查

今年5月,由国信证券保荐上市的勤上光电和隆基股份接连遭证监会立案稽查,勤上光电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隆基股份则是因上市首年出现亏损。前者的保荐人为两位“80后”保代 林斌彦、龙敏;后者为王延翔、曲文波。

隆基股份2012年营收17.08亿元,同比下降15.35%,净利润亏损5467.22万,同比下滑118.61%;2013年一季报继续亏损1591.83万元。上市第二年即告亏损,让隆基股份成为2012年“新股变脸王,市场影响极为恶劣。

据《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72条规定,新股上市当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50%以上,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隆基股份保荐人王延翔、曲文波已被监管部门采取了12个月不受理其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的监管措施。审计机构中瑞岳华也被出具警示函。

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网记者表示,“这两家公司的立案调查虽然监管部门对保荐人进行了处罚,没有涉及国信证券,对其影响较小。但是随着近期监管层对中介机构监管和处罚的明显加强。按照国信证券此前的保荐质量,余下的排队企业上市前景堪忧。若果真如此,也会危及其自身的上市进程。”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