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中考”成绩公布在即 统计局建言改革

2013-07-04 13:39:35 作者: 来源:北京商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作为宏观数据发布单位,国家统计局在一周内罕见地连发五篇评论文章,从各个层面建言社会经济改革。

中华PE:

一份关系到下半年宏观调控节奏的全国经济“中考”成绩公布在即,作为宏观数据发布单位,国家统计局在一周内罕见地连发五篇评论文章,从各个层面建言社会经济改革,并强调统计评价体系要淡化速度,突出质量、效益和结构;既要反映增长的成果,也要反映增长的代价……在市场普遍“唱衰”二季度及上半年经济增速,以及年中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关口,统计局此举释放的改革信号耐人寻味。

近期,国内银行流动性告急、股市再度下挫,经济下行因素增多。此前公布的5月主要经济数据也远低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为4个月来最低水平。在此背景下,多家机构纷纷下调了二季度GDP增速。其中,中金公司、高盛、花旗将二季度GDP增速预测下调至7.5%,花旗还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去年底的7.8%下调至7.6%。

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没有新刺激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寻找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成为各方关注焦点。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国家统计局从6月27日开始,连刊五篇关于“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的评论文章,从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生态文明、改善民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五个方面对积极推进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在《积极推进改革 加快结构调整》一文中指出,要淡化速度,突出质量、效益和结构;既要反映增长的成果,也要反映增长的代价。促进各地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追求速度转向更有效益、更有质量和更加可持续的增长上来,促进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上来。在《撬动改革杠杆 繁育生态文明》中提出,要加快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认为,统计局在这个节点密集关注改革,强调经济发展从速度到质量转变,可能一方面是为即将发布的二季度经济数据做一些舆论铺垫,让市场对增速回落有所预期;另一方面,传达新一届政府坚持改革释放红利的思路,让大家明白只有从速度转为质量,中国经济增长才能更加持久。

“虽然以前政府也强调要从速度向质量转变,但是事实上还是很重视速度,但新一届政府对经济增长放缓的忍耐度已经大大提高,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出台刺激政策,这点非常值得肯定。今年政府多次强调通过改革释放红利,并公布了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预计下半年在改革方面可能仍有较大政策出台。”陈及说。

在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预测处处长祝宝良看来,从以往经验来看,货币政策、政府投资刺激增长会产生很大弊端,从前几年的通胀水平和产能过剩就可以看出,而且目前财政收入回落明显,这种政策更是不可持续,现阶段只有不断推进财税、国企、城镇化等改革,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居民收入、打破市场垄断,才能在经济发展中注入新的动力。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