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QFII大宗交易狂扫B股 青睐蓝筹

2013-07-09 10:46:21 作者: 来源: 投资快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昨日A股再一次暴跌,沪指再次失守2000点关口。A股市场“春寒”不断,然而近期一些疑似QFII席位却频频在大宗交易平台扫货,且买卖对象均为蓝筹股。

中华PE:

日A股再一次暴跌,沪指再次失守2000点关口。A股市场“春寒”不断,然而近期一些疑似QFII席位却频频在大宗交易平台扫货,且买卖对象均为蓝筹股。

而关注度较低的B股市场,更是成了外资的挖掘的“金矿”。有关数据显示,包括7月3日在内的过去一年内,深市B股累计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的次数总计104笔,成交总金额为45318.27万港元。虽然外资唱空A股,但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外资投资A股意愿强烈。

大宗交易平台扫货大蓝筹

受监管层严查限售股减持等因素作用下,大宗交易平台自6月以来持续降温。然而近期一些疑似QFII席位却在该平台异动频频,且买卖对象均为蓝筹股,格外惹人注目。

大宗交易平台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5日,有号称QFII大本营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和一家机构席位分三笔购入了海康威视,合计购入250万股,耗资8152.5万元。和当日收盘价相比,QFII的购入价有4.96%的折价。

当日被QFII纳入法眼的还有新黄浦和金禾实业。

这已经不是QFII席位近期第一次“扫货”了。交易所3日发布的A股大宗交易平台信息显示,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先后三笔购入青岛海尔和上汽集团,且均为平价成交,成交金额共计2702.3万元;而卖方则为海通证券国际部和国泰君安总部。此外,美的电器也被高华证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以平价方式分两笔买入,成交金额合计1787.6万元,交易对手则是机构专用席位。

7月1日,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分三笔买入大秦铁路,共耗资2560.58万元;7月2日,又分四笔共耗资2568.48万元纳得中国平安。且上述买卖均为平价成交。这也意味着,自1849点以来,上述QFII席位通过大宗交易平台,累计买入接近4亿元的蓝筹股或沪深300ETF,凸显逢低进场的心态。

近期,有报道称,大摩与证监会、外管局就MSCI新兴市场指数加入A股权重进行了沟通。分析人士指出,A股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为A股带来大量新增资金。预计MSCI新兴市场指数ETF将为A股带来880亿元的人民币资金。此外,据悉,新一轮2000亿元人民币RQFII将开闸,外管局已启动审核,最快本月底会有首批机构获得新额度。“双Q”的重启无疑将为A股注入充沛的“活水”。

此外,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外资投资A股意愿强烈。据中国结算公司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QFII已在A股新开52个账户,几乎达到去年整个下半年水平,显示出外资积极入市A股的态势。截至目前,中国市场上共有217家QFII机构。

从QFII的情况来看,监管部门对QFII的审批速度明显加快,事实上,新增QFII机构总是成功抄底A股。

3日3219.77万港元狂买B股

而关注度较低的B股市场,更是成了外资的挖掘的“金矿”。7月3日,申银万国[微博]交易单元发生21笔大宗交易,共涉及14只深市B股,分别是万科B、张裕B、粤高速B、京东方B、长安B、大冷B、江铃B、粤电力B、深赛格B、中鲁B、古井贡B、鲁泰B、深基地B、杭汽轮B和富奥B,累计投入资金3219.77万港元,成交价格也均与当天各自的收盘价持平。

有关数据显示,包括3日在内的过去一年内,深市B股累计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的次数总计104笔,成交总金额为45318.27万港元。其中,申银万国交易单元是最为活跃的席位,累计贡献58笔大宗交易;另一家知名QFII席位——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则以15笔位居次席。而申银万国交易单元上一次的活跃期是发生在今年1月7日及8日,当时A股共有13只深市B股出现在该席位的大宗交易记录中,金额为802.95万港元。由此可见,无论从数量还是金额上来看,3日B股大宗交易市场的动向都颇不同寻常。

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本次B股的交易席位均为申银万国交易单元,很可能是QFII的倒仓行为所致,其动机和目的还不是很清楚;历史上也曾出现过B股集体现身大宗交易的情况,此后B股指数乃至A股指数均在一两个月内发生转折行情,具体的方向不好讲,可能是上涨,也可能是下跌。“本次会不会重演历史,值得投资者关注。”


关键词:QFII大宗交易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