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个性90后成批杀入 职场时代谁能hold住90后

2013-07-10 10:53:38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部分90后入职后的表现常常刷新职场前辈的世界观。敬业、责任感、承诺、守时、尊重领导和长辈……这都是过气的价值观,换句话说,这样不酷,不潮!

中华PE:


部分90后入职后的表现常常刷新职场前辈的世界观。敬业、责任感、承诺、守时、尊重领导和长辈……这都是过气的价值观,换句话说,这样不酷,不潮!拿领导当空气、对前辈竖中指、对公司狂吐槽……90后职场新人,就是这么摇滚。也许不能说他们绝对是错的,但关键在于他们缺乏现代社会必备的契约精神。如此个性的90后成批杀入职场,谁能hold住?



90后成职场闪辞族频跳槽离职率超30%

近期发布的一份《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作为职场新生代,90后员工离职率达30.6%,高出平均水平5%。报告发布后,很多媒体纷纷讨论“90后”为何在短期的工作中有如此高的离职率。而其中"90后’比起薪金更看重理想”的说法,成为这代年轻人不断跳槽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辞职理由一览

公司咖啡不好喝,辞职!部门同事太无趣,辞职!

公司的员工太无趣?辞职!

公司的咖啡不好喝?辞职!

迟到了五分钟,公司居然就要扣钱?辞职!




90后生猛职场秀:

1。入职就打听什么时候可以“带薪休假”

如果一个公司只具有薪水高福利好的特点已经不足以吸引90后了!相对于70后,80后对公司的要求或许还只建立在待遇好一些、加班少一些的基础上,被认为思想更为独立的90后对于职场环境的要求细致得让人咂舌。

这时候再面对不少90后提出的薪水要多,福利要高,但加班要少的要求,不少雇主都能一笑置之了,要知道会有90后新人刚入职就一直打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带薪休假了?



2. 公司聚餐,不是埋头玩手机,就是谈自己,自我意识爆棚

进入后手机时代之后,每个人的手机基本就代表着他本人,90后们对手机也就是自我的依赖程度已经远远高出70后和80后们,具体表现在无论是吃饭时还是唱K时都机不离手,恨不得把眼珠子黏在屏幕上,这样就不用和同事有任何交流。有的新人不太玩手机,但他的话题永远停留在自身上,“我喜欢……”“我小时候曾经……”“我觉得……”,部门聚会不是《非诚勿扰》,不需要把个人经历介绍得这么清楚。



3。让我加班,领导太不懂事了吧?

去年年底,某实习生以“自己是来做实习导演”为由拒绝领导请他替大家订盒饭的事件红遍了网络,让很多人对90后的职场新人刮目相看:他们大概都是天生的美国公民吧,平等意识深入骨血啊。哪怕不是实习生,打着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工作的职场新人也不少。某外企的人事经理告诉记者,越是年轻的新人,越要讲究平等,一丝一毫的亏都不能吃。他们部门有个90后新人,有一次被要求帮领导临时赶一个计划书时断然拒绝,认为那是不属于自己的工作量。

有平等意识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王储娶了民女可以叫与民同乐,平民娶了公主只能说是下嫁一样,办公室也一定会有一定的阶级论,不是说对领导就要溜须拍马,保持基本的尊重还是必须的。比如有职场前辈感叹,出去旅游回来给领导和前辈带点手信这种礼貌的小细节,在很多90后职场新人中已经基本看不到了。



4。无知、没礼貌通通归结于个性

迟到算个性,因为自己可以藐视公司章程;对前辈无视也算个性,这基于自己平等不媚上的脱俗;不参加集体活动算个性,因为自己有自己的生活;拒绝加班也是个性,因为工作和个人生活就该分开,不少90后新人的职场逻辑让人叹为观止!

迟到不是个性,是散漫;对前辈无礼不是个性,没礼貌;不参加集体活动不是个性,是社交能力低下;拒绝加班更不是个性,只是因为工作能力不足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



5。还没开始做事,就猛提条件,“什么时候给我升职啊”

“我观察90后部分新人,他们眼中的自己,不管是外在还是才华,绝对是经过PS处理的。”工作11年的外企高管程婷感叹,她手下一新人,每天上班就打私人电话,从早打到晚,程婷找她谈话,对方掏心掏肺,“其实上班对我来说只是一种跳板,我的人生理想是当阔太,所以工作应付应付就行了。我虽然有160斤重,但别人完全看不出我胖。”程婷崩溃了,你当我们都是盲人吗?该新人还教她做人的道理,“你的职位啊,就是性价比太低,你虽然拿钱多,但辛苦啊,每天工作十几小时,时薪就低了,你看我多舒服,当然,你们要是给我涨点薪水,我会稍微努力些的。”程婷欣赏该女生的坦率,然后请人力资源部劝退了她。



6。认为自己智商太高所以不需要情商这东西

生活大爆炸里Howard的老婆在解释“谢耳朵”为什么会对别人那么mean时说,因为谢耳朵大脑里掌管与别人相处的那部分神经被其他发育得太好的部分挤压得几乎没有了,因此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说出来的话是多么不礼貌。现在很多职场新人也跟谢耳朵一样缺少了这根神经,只不过还没有任何有效的证据证明他们大脑其他部分发育得像个天才。在讨论时抢白前辈已经成为90后非常突出的一个优势,无知者无畏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我年轻又无知,所以我不害怕得罪别人。

大部分的职场新人总是希望迅速地崭露头角,不愿意在teamwork里浪费时间,有时候甚至认为抢白前辈是表现自己的最佳途径,如果只是为了出风头,只会留下没礼貌的印象。



7。做事原则:看心情,过于情绪化,且自我保护意识差

90后有可爱的地方,比如他们相对直率和单纯,心机没那么重;比如他们对人对事的一大原则就是,看心情。不喜欢的事,死也不做;喜欢的事,可以一头扎进去玩命地做。

最让人扼腕的是尽管不少90后们抗拒加班,对职场前辈们也会恭敬不足,还心直口快,但他们最对不起的人还是自己,或许是被外部环境保护得太好,太多的90后们还是不知环境险恶,业内人士就认为90后的自我保护意识太差,“他们可能在无知间会被公司骗签一些不合理的条例,同时也在之前提到不少90后对于喜欢的事务很专注,所以也有不少90后员工过劳死的事情发生。”在人们看得见的地方,很多90后展示着自己的不懂事,可其实却在无形中被公司压榨劳动价值,这样的现实是不少90后职场新人还未意识到的可怖现实。

 


8。“勤奋禁忌”:谁努力上进谁傻帽

“忘了交报告是因为我家的狗狗生病了。”“这份PPT做得不好是因为我还不太适应新电脑的苹果系统。”“什么?数据错误?要不要你再算算看?”诸如此类来自职场一年级生的回答在Alice那里已经可以编成一本借口大全,在某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带新人的她提到这些的时候已经能够带着戏谑的平常心来对待了。

其实职场新人犯错很正常,但犯错后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错误,反而各种找借口会给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当然,他们听到这种规劝只会一句,大叔大婶,你们已经OUT了,有点娱乐精神好吗?不就是个工作嘛!在他们中间,甚至有一种“勤奋禁忌”,谁表示出热爱工作、积极上进,谁就是傻帽,会被鄙视和讨厌的。他们以自己有各种时髦病症为荣,比如拖延症、选择障碍、脸盲症、密集恐惧症,以此为借口来表达自己工作做不好也是身不由己,领导要是责怪,反而显得老土了,怎么看不懂90后卖萌呢!

9。公司就是拿来挑剔的,人人是批评家

维权意识和问责意识对于90后而言,已经深入骨髓。把公司当民主社会中的政府,每天扮演批评家,挑三拣四、指点江山,把自己当大爷,公司是孙子,一个不高兴就翻脸走人。

要知道,人生做任何选择,都涉及两个问题,你想要什么以及你要得起什么。很多时候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你要得起什么?这个关键性问题大部分90后都假装它不存在。他们往往很重视自己喜欢什么,这很好,但更重要的问题是,你擅长什么?你喜欢唱歌但五音不全、你喜欢当模特但身材五短这挺有古希腊戏剧的悲壮感,但全世界都得配合你永远活在以你为主角的戏剧中吗?

或许是因为辞职对于不少90后来说没啥太大负担,所谓的安分在不少90后职场新人身上难寻。他们习惯的是大大咧咧指出公司制度不合理(可能是因为公司实习考勤制度,但他们贪睡迟到),说着自己可能有机会去其他公司高就,不在意这些言行是否会阻挠自己在公司的发展,而人力资源专家说这样的现象出现在90后职场新人身上也挺正常,“90后认为机会多,不愿意轻易就范,而求职阶段的心态依旧延续至工作中,一旦工作里有不顺意的事,他们就想着”我这么好,就该去更好的地方。(文字来源:南方都市报)



90后求职秀:

1.90后的暑假为求职扎堆整形

日前,记者走访时发现,广州市内各大整形美容中心接到不少学生一族求美者,其中更有不少是应届毕业生,他们在求职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并认为是自己长相不佳导致的,希望借整形美容来提升形象,找到一份好工作。

据一份关于女大学生整形美容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女大学生已经成为整形美容大军的一大群体,占当前整形美容大军总数的34.4%,其中60.3%是为了增强自己的求职竞争力而整形的。



2.90后的“白目”求职语

间歇性失忆

“呃……我投过你们公司吗?我怎么没印象了?”面对此类间歇性失忆症,面试官可直接忽略。

父母经纪人

“什么时间面试、在什么地方面试……”接电话的不是求职者,而是求职责者的父母。面试官会认为:或许你的孩子还没准备好。

皇帝来了

“不加班、不帮领导倒茶、不打扫卫生……”90后的独立值得欣赏,但求职总以不字开头,让面试官有皇帝来了的感觉。

直接放鸽子

电话通知了几次,对方要求换时间。换了时间也就算了,最后直接来个关机,且关机时间不明,通常1—2天。

未雨绸缪

面试还没过,就开始考虑衣食住行:“有食堂吗?菜色怎么样?能提供员工宿舍吧?不能太远哦!”孩子,虽然很欣赏你的坦诚,但还是先显示一下做好这个工作的能力吧。(文字来源:重庆晚报)

3.90后求职特质

快乐自由大于工作

“我不想、我不要、我不去、我不能、我不愿意……这几乎是90后说得最多的话。”

“他们不关注升职空间、未来职场计划或工资。他们只需要一份让他们高兴的工作。”某公司负责人王文泉摇摇头说,有这种想法的90后大学生不在少数。相比薪资,他们更关注自我感受,快乐自由更重要。

专家建议

重庆联英人才有限公司副总裁曾华认为,关注自我,是90后最显著的共性特征,这与其从小到大生活环境有关,也是独二代教育体制下潜移默化形成的。“过于关注自我,忽略对周围人的影响,其实是一种不自知的懵昧。”他建议90后,求职应避免自我色彩较重的词,可用期待型词语,如:我希望、我想、我觉得是否可以等代替。

 
3、求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90后大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强,敢于创新,自主性强,企业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参与管理和决策事务,承担更大的责任。参与激励和授权激励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满足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要,使他们干劲十足,关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积极提高技能水平,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授权激励还会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责任感强烈的员工勇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不断激发自己向更高的目标挑战,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同时,企业要宽容他们的失败,帮助他们找到失败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培训,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让他们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失败和学习中成长。

90后大学毕业生刚步入社会,往往自视过高,职业规划过于理想化。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企业要想把他们的潜能完全挖掘出来, 需要给他们制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使他们从挑战中得到激情。坚定而可行的目标,让他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百折不挠,身处逆境还能有巨大的奋进激情,潜能得到最大的释放,一步步实现梦想。目标激励还可以帮助90后大学生克服抗压力和抗挫折能力差、情绪稳定性差的缺点。

内部晋升是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既满足了员工对集体的归属需要,也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90后大学生是企业未来的接班人,内部晋升制度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让他们看到眼前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看到未来的希望,激励他们更努力工作。内部提升的接班人对行业和企业有深刻的理解和运作能力,更容易调动资源开展工作,增强他们对企业和行业的归属感。



4、情感需要。

情感激励不是以物质利益为诱导,也不是以精神理想为刺激,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感情为手段的激励方式,如:思想沟通、 慰问家访、民主协商等。90 后大学生内心孤独,追求平等和尊重,喜欢友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的沟通方式,不喜欢传统的说教方式,敢于质疑权威。所以,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用命令或指令的方式与他们进行工作交流和情感交流,而是用友好、尊重的方式加强与他们的感情沟通,用心倾听他们的需求,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工作热情。



5、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

正激励是对员工符合企业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负激励是对员工违背企业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奖罚分明不仅对当事人有效,而且能直接影响周围其他人。奖罚及时,有利于把员工的激情推向高潮,使其创造力持续有效地发挥出来。企业对90后大学生入职时的晋升、培训、福利等承诺,应及时兑现,以免员工产生不满情绪,寻找其他更好的机会。

消极的惩罚往往产生更加消极的后果,90后大学生自尊心强,有强烈的反叛心理,不喜欢批评。惩罚时不应贬低人格,给他们留下面子;惩罚的同时要肯定他们的成绩,使他们在惩罚中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把负激励变成正激励。(文字来源:健康时报)



自信,爱和领导平起平坐

“我曾经面试了一个90后学生,相互交流完全是本末倒置。”某公司人力资源办公室副主任王丽说,面试时,完全是求职者在问问题,包括是否能限定加班时间、公司必须确保一日三餐有肉等。这让她觉得:求职者才是领导。

专家建议

人力资源专家汪郸认为,90后有平等意识是件好事,但不能过于放大平等的范围。“职场里肯定有阶级论,但并非要对领导溜须拍马,保持基本尊重是必须的。”有职场前辈为此感叹,旅游回来,给领导和前辈带点手信的礼貌小细节,在很多90后职场新人中已基本看不到了。

什么是基本的尊重?汪郸认为,做事有始有终,不要放鸽子,也不要突然失踪;对领导和前辈抱着学习请教的心态。如果意见出现分歧,可向领导提意见,切忌乱调侃领导或把无聊当有趣。



自大,配合他人的意识下降

“不好意思,我不想去了,请不要再打电话。”在对方催促N次后,戴黑框眼镜、身穿哈伦裤、22岁的沈杰直接表明了态度。

“前几天就一直催我面试,我当时有事改了时间。后来觉得没啥兴趣,干脆拒绝了。”沈杰认为,找工作应看双方意愿,和责任感无太大关系。

“经常遇到类似情况:打电话叫对方面试,结果对方忘了,要不然就是要求改时间。有几次,还被莫名其妙放了鸽子。”某广告公司负责人李翰认为,这些反映出不少90后自我管理约束能力以及配合他人的意识下降。“责任感不强或没有责任感。”

李翰说,很多90后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就业经验不丰富,却自以为很懂。比如实习周期多长、工资如何发、工作心情怎样。“其实忽略了很多重点。”以违约赔偿金为例,很多人想走就走,结果要求偿还大笔赔偿金;有些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尚未获得职位就开口问赔偿金,直接告诉面试官做不了多久,给人一种不是他在找工作,而是工作在找他的感觉。

专家建议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周小燕认为,90后工作选择面多,但资历经验尚浅,常常不知如何选择。其自我约束力差,性格脆弱,却偏要表现得强大,因此出现与成年人职场格格不入、过分强调自我的行为和系列反差。“不少90后因对于喜欢的事务很专注,往往会疏忽对自己合法权益的保护。比如可能会因为无知,被公司骗签一些不合理的条例。”在人们看得见的地方,很多90后会展示自己的不懂事;看不见的地方,往往可能被无形压榨劳动价值。



直白,不屑于打肚皮官司

“我不能理解的是,有些90后喜欢在QQ、微博等公开渠道表现自己的不满,甚至传播公司内部的事。他们认为,这是个性的表现。”中国银行(601988,股吧)渝中区支行某工作人员说,很多人会把面试过程甚至面试官的问答放在微博上,通过自己的理解发出来,甚至通过微博来讨伐面试官。“并非说分享心情或经验不对,但微博是公共平台,你的言辞及生活态度,都决定了你是否适合企业提供的职位。”

记者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上输入90后求职发现,不少微博上写着求职感受。网友“谍海天涯”称:“微博是我的私人领域,爱发什么发什么,凭什么要受左右。”

“厚黑术、弯弯绕这些人际关系学,不少90后很不屑。”王文泉说,如果遇到看不惯的事,他们会直接和领导当面沟通,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喜欢打肚皮官司。“对于坦白、目标明确的员工,我们愿给他平台,只要他懂得珍惜这个平台就好。”

专家建议

某公司面试官梁光勇认为,对90后求职者,用人单位也要端正态度,不要居高临下,觉得给别人工作就是施舍,90后不吃这套,他们需要的是企业的平等相待和真诚关怀。要融入90后世界,为其营造一个开心的工作氛围。很多事实证明,只要有这样的环境,90后的忠诚度及工作热情同样很高。(文字来源:重庆晚报)

关键词:个性成批杀入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