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中美不能走离婚的路 代价太大
2013-07-12 12:00:53 作者: 来源:新闻晨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与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10日出席经济对话
当地时间10日,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正式开幕。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加州会晤后中美两国间举行的首次高级别会谈,也是中美两国政府完成换届之后举行的首次战略与经济对话。诸多美国媒体注意到了此次会议现场和谐愉快的气氛,并将此作为中美关系开启“新篇章”的信号。
汪洋将中美关系比作婚姻
本轮对话首日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开幕式。美国副总统拜登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美国《华尔街日报》11日在题为《中美官员在高级别会谈中打破“坚冰”》的文章中称,汪洋用幽默打破了外交上的尴尬,他将中美关系比作了婚姻。“我们两家不能走离婚的路,像邓文迪和默多克,代价太大了。”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中美经济对话上,汪洋的这句话给现场带来了欢笑声。汪洋表示,中美经济关系有点像夫妻,“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也有吵架,有分歧,但是都必须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培育共同的生活基础。”
在当天开幕式上致辞时,汪洋也强调,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坦诚对话、精诚合作才是中美的正确选择。“纵观世界历史,国与国之间对话比对抗好,吵架比打架好。”汪洋称,对话、争论常常是激发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争论中被对手逼到墙角时,往往就会急中生智,或者找到新的‘翻墙’的方法,或者达成合作的共识,从而解决了问题。正如中国古诗所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愿意对话,愿意听到不同的声音,乐意接受正确的意见,因为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在与包括美方在内的其他各方的对话中,从不同声音和意见中,找到了一些影响我们进步的问题,从而改进了我们的工作。当然对那些可能会动摇我们基本制度、损害国家利益的意见,像美国一样,无论什么样的对话,我们都不可能接受,我们不会失守自己的底线。”
杨洁篪谈中国梦和美国梦
杨洁篪在致辞伊始,就点明本轮对话突出的特点是“新”,并提到了中国梦与美国梦是相通的。“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融相通,相得益彰。”
杨洁篪还在演讲中强调,中美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合作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我们之间存在许多共同利益,也存在着一些分歧和摩擦,但我们的共同利益远远大过分歧。”杨洁篪说,“我们认为,中美合作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长,中国在某些方面竞争力的确在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果中美之间存在竞争的话,这种竞争也应该是在相互尊重基础上进行的良性竞争。”
拜登称用冷战描述不准确
拜登在致辞中表示,美中两国在太平洋两岸仍然有很强的不信任和猜疑的声音,用冷战或新G2(两国集团)来描述美中关系,都不准确。
拜登表示,美中都是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无论是促进两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还是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都需要美中两国通力合作。美方欢迎中国的发展,相信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对美国、对世界都有利。
拜登还称,美中双方存在竞争与合作,但两国关系不是零和游戏。双方要拿出战略远见和建设性态度,发展美中关系,深入对话、增进互信、加强合作、管控分歧、良性竞争。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对两国都很重要。预祝本轮对话推动美中关系取得更多实际成果,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拜登还代表美国政府对日前在美国旧金山坠机事故中遇难的中国公民表示哀悼,向其家属及受伤中国公民致以慰问。
美方称应寻找利益汇合点
克里当天在致辞时表示,美中是两个大国,美中关系应该具备全球视野,加强对话与合作,不断寻找新的利益汇合点。本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是新的里程碑。希望双方秉持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的理念,坦诚沟通,加深了解,增信释疑,妥处分歧,扩大合作,并把对话成果转化为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
雅各布·卢表示,美中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利益深度融合,相互高度依存。当前,美国经济正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但仍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中国正在推动经济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两国经济走向对世界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双方应该求同存异、真诚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共同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另据报道,由于妻子病重入院,克里当地时间10日下午动身返回波士顿,继续陪伴病重的妻子,这也就意味着他会缺席11日的对话。据悉,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将代替克里主持相关会议。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