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谋重推“黑池” 吸引专业投资者
2013-07-22 09:44:44 作者: 来源:东方财富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据媒体报道,近年全球金融当局先后收紧针对“黑池”的监管,香港证监会也计划年内发表相关咨询文件,但愈趋严谨的监管要求反而增加金融机构营运黑池的兴趣。据悉,两年前曾触礁的汇丰银行(行情 专区)有意卷土重来,筹备针对专业投资者的黑池,而里昂证券和麦格理证券亦刚于本月获发相关牌照。
经纪业饱和投行抢黑池客
黑池交易是指买卖双方透过交易所,例如港交所(388)以外的平台进行的交易,随着近年电子交易逐渐普及,投资银行把过往透过电话进行的黑池交易,转至网上平台进行,成为主要黑池营运商。
近日市场盛传,汇丰积极计划重推黑池,有别于之前的StockMax股票对盘平台,新服务专攻专业投资者,待时机成熟便会推出。汇丰发言人响应查询时表示,不响应市场传言。
香港的黑池营运商必须取得证监会“提供自动化交易服务”牌照(第七类),2011年3月汇丰旗下汇丰证券经纪(亚洲)获得发牌,准备推出全港首个为散户而设的黑池,怎料引起政府和监管机构关注,担心加快市场分割(market fragmentation),同年8月证监会突然向汇丰施加发牌条件,规定只可向专业投资者提供服务,该行被迫搁置计划。
事后,汇丰一直保留牌照,因此市场对于其卷土重来不感到意外。有业内人士指出,经营黑池的成本高昂,而且要面对有增无减的监管要求;然而,投行经纪业务竞争激烈,吸引客户的关键是买卖指令执行的效率,以及投行能够凝聚的流动性(liquidity pool),使黑池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服务。
里昂麦格理本月获发牌照
根据Asiamoney调查,去年汇丰在亚洲(日本除外)经纪业务研究和销售类别排名第二。据悉,目前汇丰对于重推黑池还未有最终的定案,也没有时间表,即使推出,亦不属于散户的服务。
除了汇丰,里昂证券和麦格理证券双双在7月9日获发“提供自动化交易服务”牌照,进军黑池市场,令香港另类交易平台数目由今年3月底的13家增至16家,其中三家是独立营运商,其余均由投行直接或间接经营。
香港证监会跟随国际趋势,逐步收紧对黑池的监管,最快本季推出咨询文件。据悉,届时将建议加强营运商披露交易数据、客户交易指令必须比投行自营交易部的指令优先,以及加强风险管理的要求等。
虽然新措施未执行,但证监会率先在近日审批的牌照申请中施加上述要求,从里昂和麦格理的发牌条件可见一斑。此外,发牌条件最少比过往同类申请多八项,例如只能为专业投资者当中的机构投资者服务。高盛证券本来由旗下高盛(亚洲)经营黑池,本月转由高盛(亚洲)证券负责,同样被施加新条件。
自2011年2月起所有黑池交易必须符有“ALP”的标记,以便证监会收集交易数据,至去年10月把汇报交易的时间由交易完成后15分钟内,缩减至1分钟内,自此港交所每月发布黑池交易金额和占大市成交比例,仅2.2%至2.5%。
港交所“隐名交易”遥遥无期
港交所(388)现时是本港证券现货市场的独家经营者,但面对近年场外“黑池”的冒起,也开始关注一旦愈来愈多的交易流失,现货市场作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其业绩必定大受打击。
因此,港交所在2011年初首次提出研究“隐名交易”,作为改善市场结构的一部分,可惜至今仍然只闻楼梯响,行政总裁李小加近日被问及此事时,表示未有推出时间表。
一直以来证券交易的屏幕都显示经纪的身份,隐名交易是指这些身份不会向市场披露,目的是夺回被黑池隐名特性所吸引的投资者,例如多伦多交易所早已引入措施,让经纪行选择个别买卖盘是否需要以隐名进行。
不过,业内人士对此不抱期望,认为这将引起中小型经纪行(C组)的激烈反对。经过延长交易时间和收市后期货交易时段等新措施后,该批经纪与港交所关系一度转差,现已略为改善,但若再推行包括隐名交易、重推收市后竞价时段、甚至收窄买卖差价等措施,如操之过急,必定引来更大阻力。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