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资本竞相追逐快递行业
2013-09-11 09:02:55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8月20日,民营快递龙头企业——顺丰速运宣布了其成立二十年来的首次股权融资:中信资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及古玉资本组成的财团,共同投资顺丰速运不超过25%的股份,成为顺丰的新股东。此前的1月份,力鼎资本、凤凰资本、鹏康投资三家机构投资2亿元入股全峰快递;5月,红杉中国和金石投资入股中通速递。上市方面,除中国邮政速递(EMS)外,圆通速递、宅急送、中通速递、韵达快递等多家快递企业也在低调酝酿上市计划。
应该说,2009年的新《邮政法》颁布后,快递行业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迅即引起了VC/PE资本的关注。今年以来,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为快递行业带来发展新机遇、快递龙头企业上市传闻不断等一系列因素促使VC/PE资本加速入股快递企业。
目前,我国快递行业主要有国有快递、民营快递和外资快递三大竞争主体。国有快递企业包括中国邮政EMS、中铁快运、民航快递等,这些企业依靠其背景优势和完善的网络在国内快递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民营快递企业既包括顺丰速运、申通快递等大中型快递企业,也包括众多的小型快递企业。外资快递企业包括FedEx、DHL、TNT、UPS等跨国企业。
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2013年上半年,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29.3亿件,同比增长70.1%,业务收入完成404.1亿元,同比增长50.9%,增幅明显领先于国有和外资企业。同时,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占全部的比重分别为76.2%和64.2%。国际市场方面,外资快递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较难逾越的壁垒,约占8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余份额则大多数由EMS占据。同时,以顺丰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也在积极拓展跨境业务,以求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数据显示,2008-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持续快速发展,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达到13040.0亿元,同比增长66.2%。其中,EMS以15.5%的份额排第一位,申通以15.2%的份额位居第二,位居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圆通和顺丰,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12.9%和10.3%。
快递行业的兼并重组呈现加速趋势,一方面,行业前列的快递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自己的业务和网络范围;另一方面,其他行业的部分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将业务拓展到快递行业。
2009年,国际快递巨头DHL在华合资公司中外运敦豪3亿元收购全一快递100%股权,希望借此拓展国内快递业务,扩大国内快递的市场份额。两年后,中外运敦豪退出国内快递市场。究其原因,一方面,外资企业多以国际快递的运作模式来经营国内快递,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加之不具备网络优势,使得外资快递公司在华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另一方面,《邮政法》明确规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也给中外运敦豪进军国内快递市场带来了阻力。2010年,海航集团以1亿元的价格收购天天快递60%股权,正式进军快递行业。但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生产成本、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在经营压力下,海航集团不得不选择退出。2012年,申通快递出资1.6亿元接手天天快递,天天快递完成二次重组。
2011年6月,国家邮政局出台的《关于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通过兼并重组,快递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培育出一批年收入超百亿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递企业。
投中研究院分析认为,未来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持续高速发展,必将带动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的爆发式增长,快递行业总体发展前景良好。纵观国内快递市场,目前行业基本格局已经确定,新进入者机会相对较小,主要由于快递行业具有资本投入大、人力资源需求大、区域性较强等特点。随着快递企业规模较小、业务模式单一、经营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快递企业兼并重组、扶持实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成为未来快递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