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抛盘逾400亿 积极派一路向北
2013-09-11 10:42:39 作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这边厢,新鸿基上周以218亿的高价抢下上海徐家汇(行情 股吧 买卖点)地块;那边厢,华人首富李嘉诚出售了旗下两大商业地产———广州西城都荟跟上海陆家嘴(行情 股吧 买卖点)商厦,正在撤离内地一线。两个港资大鳄截然不同的做法,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关注。
新鸿基地产有关负责人也在回应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对内地一线城市的市场仍十分看好,特别是上海自贸区成立以及后续政策预期,都将对公司发展有所利好。而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李嘉诚在过去一个月中,包括计划中项目全盘出售,如果全部完成可套现400多亿港元,大胆举动震惊不少投资人。
港资投资现两极
今年以来,国内的房地产(行情 专区)市场一片火热。房价高涨、地王频出,如此场面不仅内地房企看在眼里,众多港商也将其视作大举进军国内房地产的契机。
上周上海徐家汇地块的出让点燃了港资抢占土地的导线。此次竞拍,多家港资企业被吸引前来争夺,其中就包括了新鸿基地产、香港怡和、恒基兆业、九龙仓等众多知名港企。
最终新鸿基以217 .7亿的成交价拿下了这块号称上海市中心最大及最后一幅黄金地块,外界分析称该地块总投资或逾400亿人民。
如此大手笔抢下地块,新鸿基显然有所准备。
“徐家汇地块位置优越,极具发展潜力,我们对投得项目感到非常高兴。”新鸿基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表示,“继上海国金中心及上海环贸广场后,我们希望徐家汇中心项目,为上海带来崭新瞩目的新地标。”
但是作为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则持另一种态度。继日前对外抛售超市王国“百佳”后,李嘉诚将抛售的脚步踏至商业地产领域。近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系”以近33亿元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及停车场,而同时,长江实业也打算出售其在陆家嘴开发的首个写字楼项目———“东方汇经O F C”,并出开6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售价。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在过去一个月中,李超人共出售香港百佳超级市场、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及广州西城都荟广场等。如果加上计划中项目,如果全部完成可套现400多亿港元。
抛售了内地物业的“超人”李嘉诚在欧洲却大展身手。据了解,目前李家控制着英国近三成天然气市场、四分之一的电力(行情 专区)分销市场以及约5%的供水市场。自2010年以来陆续投资,包括长江基建以9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电网公司,再将奥地利第三大移动通信公司纳入囊中,更以1550亿港元收购英国电网、水务、燃气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除去这两家大头开发商,香港多数开发商都在坚持“内地化”的战略。九龙仓近年来不断在内地高调夺地,并向内地开发商绿城入股,目前40%资产已经位于内地。恒隆地产的内地资产更已经超过一半
各方均称“看好内地市场”
两位港资大鳄截然不同的做法,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关注。从新鸿基抢占地王显然很看好后期房地产市场。而李嘉诚大量出售内地物业,则让人不禁猜疑,“超人”是否看空内地房市?
对此,新鸿基主席郭炳联态度坚定地表示,集团对内地经济的长远前景充满信心,“徐家汇地块位置优越,极具发展潜力,我们对投得项目感到非常高兴,成交价格合理,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且上海IFC及上海IC C的写字楼及商场租务一直表现卓越,上海IF C商场及环贸iA P M已陆续开业,人流及租户营业额均有满意表现。”
虽然大量出售内地物业,但是长江实业却表示,绝对不会就此退出内地楼市。长江实业地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郭子威坦言,“上海徐家汇中心项目仅地价就已经投入200多亿,等到上市怎么也需要投入400多亿,打造成什么样的项目才能保证在一定时间内有投资回报率呢?时间一定短不了,风险也不小。”
面对两家港资的做法,方圆地产首席分析师邓浩志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不能说李嘉诚是百分之百正确的。”邓浩志表示,新鸿基房地产规模实际上比李嘉诚的盘子大,论房地产,新鸿基可能更有说服力。邓浩志告诉南都记者。
港资大鳄内地投资分歧:李嘉诚撤资新鸿基夺地王
就在李嘉诚撤资内地和香港之际,香港几大富豪却不约而同地增资内地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由郭氏家族掌舵的新鸿基地产(00016,HK)以218亿元夺下上海徐家汇地王,九龙仓集团(00004,HK)近年来大手笔增持多家内地房地产公司股票,恒基地产(00012,HK)掌门人“四叔”李兆基频繁增持自家股票提振信心。
在这轮以一二线经济发达城市为核心的房地产热潮中,港资地产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歧,耐人寻味。
新鸿基抢下徐家汇地王
8月29日,“长和系”宣布以30.3亿港元出售位于广州的购物中心西城都荟广场。据有关媒体统计,“长和系”通过转手百佳超市、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和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三大项目,可套现近300亿元人民币。
作为华人首富的李嘉诚,旗下“长和系”的一举一动往往被业界解读为港资企业战略转向的风向标。
但在9月5日举行的上海徐家汇中心地块拍卖会上,这样的忧虑被一扫而空。新鸿基、恒基兆业与九龙仓三大港资企业联诀现身,徐家汇地王最终被新鸿基地产近218亿元的成交价,仿佛昭示着这些港资大鳄看多内地楼市的决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不计成本抢下徐家汇地王的新鸿基,去年联合万科、绿地以54亿元拿下上海南站商务区地块,今年也在上海浦东与浙江宁波连夺两地。
更引人关注的是,九龙仓近年来频频在资本市场做多优质内地房产股,公司不仅于去年6月以51亿港元投入绿城中国,控制后者24.6%的股权,同时还持有远洋地产6.02%的股份,九龙仓主席吴光正更频繁增持龙湖地产股份,成为龙湖地产第二大单一股东。
与前两者相比,被誉为“亚洲股神”的四叔却选择在股市做多房地产。截至8月22日,李兆基于今年内共54次增持恒基地产股票,累计投入资金30.6亿港元,“四叔”的大手笔增持为内地资产投下信任一票。
“超人”战绩更胜一筹
在盛富资本和协纵国际总裁黄立冲看来,与长和系战略西移相比,新鸿基、恒基、九龙仓等却在加重内地投资配置,与这些企业缺乏国际化布局有密切关系。
“随着今年初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香港楼市出现了明显的降温,导致港资企业对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前景由乐观转向谨慎,这些上市公司出于业绩增长的压力,它们也需要新的投资去向,但由于缺乏国际化布局,无论是新鸿基、恒基地产还是九龙仓,他们的投资布局调整也只能局限于内地”,黄立冲认为。
翻开历史,每当金融危机或者经济衰退来临,李嘉诚往往看得更准,并能借助危机使个人财富更上一层楼。
以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为例,1998年5月,新鸿基地产推出青衣晓峰园160多个单位,楼面售价为4280港元/平方英尺,但随即遭到长江实业的狙击,长实以比市价低两成的“超震撼价”推出青衣地铁站上盖盈翠半岛,结果开售当天1300个单位全部售罄,而新鸿基的晓峰园则只售出约80个单位。
摩根士丹利同期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香港住宅市场自1997年6月以后持续下滑的形势,证明这是一个恰当的策略。长实对降价如此随意,也是因为它的收入来源比其他开发商更加多元化。”
在1996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诚以106亿美元名列香港富豪第三位,位居李兆基家族和郭炳湘兄弟之后,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李嘉诚的财富反而在1999年大幅增长,不仅首次坐上华人第一富豪的交椅,并在其后的15年牢牢坐稳华人首富的宝座。
在黄立冲看来,此次港资企业的战略布局调整很难简单地判断孰对孰错,李嘉诚目前选择套现并不意味着这些资产的价格已经达到顶部不能再涨,只是目前欧洲经济仍处在底部,价格便宜且缺乏竞争,低位买入资产等待经济复苏是李嘉诚的看家本领,如果从谋取超额利润的角度来看,李嘉诚胜算也许更高一些。(每日经济新闻)
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成谜 分析称传递重要信号
据港媒报道,香港首富李嘉诚继抛售超市王国百佳后,早前突然宣布卖甩开业不足一年的广州西城都荟。上周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商场绝非经营不善,商场租户及房地产业人士更一致看好。有内房分析员认为,超人抛售实属罕见,撤资中港的举动越见明显。
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8月29日宣布,以近33亿元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及停车场,为继放售百佳及市传以60亿元人民币出售上海陆家嘴商厦后,另一个抛售的中港资产业务。记者曾电邮及电话留言予长和系发言人,查询近期举动是否打算撤出中国,但截稿前未获回覆。
记者今年初及上周,曾前往广州黄沙站上盖,离上下九步行街仅数分钟路程的西城都荟视察,场内有不少港人熟悉的品牌进驻,包括百佳、太兴及UA戏院等。虽然上周商场仍有吉,但大部份已经租出并进行装修,明显较年初时、只有约一成店铺开业理想。人流方面亦算不俗,在下班时间后,有不少人行经商场进入地铁站。两次实地考察,无论人流及店铺的开业率,不足三季内已见明显改善。
西城都荟的地皮资料1999年首次出现和黄年报中,最初原定2003年完成的工程亦一拖再拖,直至去年底才开业。负责商场租务的和黄地产的市场部职员称,现时出租(率)就八成五,开业按面积计都有七成五,较和黄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止的66%出租率再进步。
除广州项目外,长和系近期亦频放售中国资产,已惹来内房龙头万科董事长王石的关注,他于微博上指李嘉诚出售资产的举动“这是一个讯号,小心了!”外资地产分析员认为,这是李嘉诚进一步从内地撤资的讯号,诚哥去外国抢购基建项目,一年都可以有超过十厘回报,加上风险又低过中港两地卖楼、搞商场。
李嘉诚陆续出售中港两地的资产,长实及和黄已分别计划抛售百佳超级市场、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及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停车场等,若全数出售,料可为长和系带来逾300亿港元收入。
市场估算,百佳估值介乎30亿至40亿美元(即234至312亿港元)、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亦传叫价60亿元人民币(即76亿港元)、西城都荟的交易价则约32.68亿港元(连同贷款转让).
除了沽售资产,李嘉诚近年于内地的发展步伐亦见减慢。长实年报显示,自去年5月以16.2亿元人民币投得、应占面积156万方尺的上海青浦地皮,至今已超过一年未有成功在内地投地,远较2011年合共于内地投得4块地皮、应占面积高达420万方尺的拿地面积为少。
李嘉诚曾强调“只买不卖”的长和系股份,最近两年仅增持长和系股份合共约10次,涉金额亦劲缩水,比起2009年至2011年,平均每年增持逾70次亦大减。(凤凰网)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