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80后小伙宅家两年画张床卖58万

2013-09-22 10:37:49 作者: 来源:重庆晚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牛角刮,头发刷,鼠须笔……大渡口区茄子溪的80后小伙王黎阳用这些工具,以天然生漆为原料,用传统漆艺为家具粉饰。费时费力,枯燥乏味,但做一张床就要两年,但他仍在坚持,希望把传统漆艺传承下去。

中华PE:

牛角刮,头发刷,鼠须笔……大渡口区茄子溪的80后小伙王黎阳用这些工具,以天然生漆为原料,用传统漆艺为家具粉饰。费时费力,枯燥乏味,但做一张床就要两年,但他仍在坚持,希望把传统漆艺传承下去。

仿故宫漆器工艺

今年30岁的王黎阳指着一座屏风介绍。该屏风底色为红色,图案是竹林七贤,山石、竹林、人物均惟妙惟肖。其中,竹林和人物还贴以金箔,更显富丽堂皇。

记者粗一看,以为图案是雕刻的。“你摸摸,它是平的。”王黎阳立即纠正,屏风是一块平实的木板,上面的所有图案、纹路等全是用漆堆画出来的,说白了就是在家具上做漆画。

做漆画步骤繁多,有木胎生漆涂刷封固、补填木屑、刮底漆灰、通体裱麻布、再分别刮粗、中、细漆灰等共十二个步骤,而且每个步骤完成后都要研磨一次。王黎阳称,故宫里的漆器,就是用的这种传统工艺。

据介绍,做漆画很有讲究:毛刷要用女人的头发扎成,因为生漆粘稠化纤毛刷质地达不到效果;描金必须用鼠须笔,因为它的软硬程度才能刚好合适;刮灰不用腻子而是用瓦片粉末,这样才能延长木胎的保存期。

两年才画一张床

王黎阳的工作室,杂乱破旧,房顶已有多处开裂,除了一张简易床、一台笔记本电脑和烧水壶、锅等餐饮用具外没有其他的日用品。

工作室是2009年租的,现在已经成了危房,王黎阳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搞创作的。

王黎阳的第一件大件作品是一张床,第二件作品是个屏风,结果床做了两年,屏风做了半年。从设计图到制作都是他一个人完成,所以费时间。

王黎阳称,“漆艺对温度要求很高,如果温度低于15℃或者高于35℃就需要再进行调制,否则容易起皱。”

做床设计、制作木胎花了半年,堆漆成图花了一年,描金花了半年。描金时必须先给图案描漆,然后等漆干到95%的时候才能操作,也就是用手摸上去黏稠但不沾手的程度。太早或太晚都不行,一旦错过了时间,就得把图案磨掉从头再做起,所以必须一直守着。

每天吃过早饭后开始描漆,一个上午只能描30平方厘米,一旦错了、厚了,整个图案都得磨掉,所以必须慢工出细活。午饭后再描30平方厘米,晚饭后上午描的漆半干,正好适合贴金。零点以后再给下午描的漆贴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把漆艺传承下去

两年间面对一张床日复一日的工作是否会枯燥?对此王黎阳表示,干这行就得耐得住寂寞,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地让自己处在封闭状态,每次出门买三天的菜,然后三天不出门,吃住都在工作室。无聊时就练书法或玩电脑,每周休息一天。

可喜的是,这张床被渝中区某画廊出价58万元收购。

“我有个梦想就是创办自己的漆艺公司,把这门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这是我能坚持下去的动力。”王黎阳解释让自己坚持的理由和动机。

王黎阳和传统漆艺结缘时,他已经上大二。王黎阳是四川美术学院漆艺专业05级学生,上课时使用的都是化学漆,大二时偶然间看到一本介绍传统生漆工艺的书,由此产生了极大兴趣。

专家点评

生漆家具属高端消费

市场小利润大

据重庆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生漆是用从漆树上割出来的脂液制成的,属于天然树脂涂料。它防腐防潮,耐久性也比化学漆好。可直接涂饰物件,所得漆膜坚硬、耐水、耐久、耐潮且富有光泽。

“生漆制品,在我市的城口已经有企业做到了年产值上千万,不过它依然属于高端消费,尤其是动辄上万的生漆家具,市场很小,不过利润空间大。”业内一专家分析称,生漆家具纯手工制作价格昂贵,但工艺水平、工期长短不好界定,水分很重,王黎阳生漆生意的市场前景不好评价。

重庆大学管理学教授曾国平表示,王黎阳用传统工艺做生意是值得提倡的,现在很多手艺都失传了,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抢救。但如果他开微企,这么长的工期会对自己造成压力。

曾教授建议,可先向科委申请一些文化遗产项目,还可以和实力强的公司、家具厂合作,技术入股,这样可以避免工期太长拖垮自己,此外还将这些传统技艺可以和现代技术结合改进,扩大消费群体,开拓市场。

关键词:80小伙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