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扩容大猜想:5年后挂牌5000家 市值万亿
2013-10-17 10:53:18 作者: 来源:融资中国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在挂牌数量和市场资源相对有限的前提下,东部沿海地区的竞争优势将更为明显,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将成新三板主流。
2006年第一家新三板公司(世纪瑞尔)挂牌时,新三板只是一个面向北京中关村的小小试点。2012年8月,新三板试点园区从北京中关村扩展到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天津滨海等其他三个国家级高新园区。
2013年6月19日,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审核趋严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多项政策,包括将新三板试点扩大至全国,鼓励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2013年7月底,证监会发言人表示,证监会正从制度建设、人员储备、市场推广和组织培训等方面积极做好扩大试点准备工作。制度建设方面,正抓紧制定或修订公司监管、定向发行、并购重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相关制度规则。待具体方案成熟后及时向市场公布。
业内人士乐观估计,新三板扩容至全国或在2013年9月启动,同时,4-5年后,新三板挂牌企业可以达到4000-5000家,市值或达上万亿元。
新三板企业挂牌后,其股份可以实现标准化流通和连续交易,这为企业股权的合理定价及后续的直接融资提供了基础,也为企业实现信用增进、股权激励和并购重组创造了条件。一时间,具备“转板”前景的新三板,成为众多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重要跳板。7-8月间,不仅挂牌数量激增,投资机构的参与热情也日益高涨。
中西部需求更大 东部沿海竞争力更强
据专业咨询机构前瞻投顾的初步统计,截至2013年8月30日,4个试点高新园区累计有307家顺利挂牌,其中8家成功转板至中小板或创业板。从区域分布来看,目前,北京中关村有206家挂牌公司,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天津滨海分别有31家、29家、20家。
按照新三板的设立初衷,全国高新区是其主要服务对象,因此,此次全国扩容的消息传开后,各大高新园区相继进入高度备战状态。而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各地的国家级高新区已达103个,遍布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在扩容细则还未正式公布之前,每一个高新区都犹如久旱盼甘霖,急切渴望新三板的政策红利。
前瞻投顾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受益于地理区位优势,资源相对集中,高新区的分布相对密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较为领先;而以四川、青海、陕西、湖南等省份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创新经济并不活跃,高新技术企业分布也较为分散。
基于此,新三板扩容至全国以后,在挂牌数量和市场资源相对有限的前提下,东部沿海地区的竞争优势将更为明显。尤其是汇聚了9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广东省、6个国家级高新区的江苏省,扩容后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有望实现井喷式增长。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东部沿海省份经济较为发达,金融市场也较为活跃,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可能比中西部地区更多元,尽管资金渴求度大体相当,但新三板对于两地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可能还是会有所差异。
以四川省成都高新区为例,据前瞻投顾成都分公司负责人董乾透露:“今年以来,企业界人士对新三板的讨论热度前所未有的高涨,省级、市级、园区各单位组织的新三板相关培训,大大小小不下百场。当地券商、投资机构更是频频踏访高新区企业,积极筹谋。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成都企业的新三板发展诉求,我们前瞻投顾成都分公司也专门组建了新三板咨询小组,专门针对高新区企业提供新三板咨询服务。”
据他分析,成都企业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新三板,一方面是IPO堰塞湖压力高企,迟迟不见开闸,企业的融资需求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成都高新区经历前些年的持续发展和累积,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这部分企业倚靠四川及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而强势崛起,迫切需要借力资本市场走向全国,让更多的优质资金、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并认知他们,从而推动企业走向另一个发展高度。
“据我所知,成都高新区目前储备的新三板企业已经有数十家,只待全国扩容令下,即可进入申报程序完成挂牌和后续融资操作。”董乾说。
从高新技术扩至新兴产业 产业结构更多元
前瞻投顾就目前挂牌企业的行业构成进行初步分析发现,挂牌公司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节能环保等领域。
在去年试点扩容之前,近7成公司的主营业务都与电子科技有关。不过随着天津、上海、武汉高新区的参与,挂牌公司的行业分布开始更加多元化,延伸至现代教育、手机支付、移动智能终端、环保产品等新兴产业。
前瞻投顾认为,新三板全国扩容在即,更多高科技、创新型的企业将会得到更多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必将在扩容后的新三板市场得到进一步体现。因为新三板的服务目标正是广大初创期的创新型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以创新型企业为载体。
顺应未来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企业,一方面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一方面也因其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而成为风险投资机构最青睐的投资对象。尽管他们处于初创期,现有盈利指标也不够漂亮,但这些企业因其产品或商业模式的创新性,因其满怀激情的研发与经营活力,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导者。
预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将成为扩容全国后的新三板极力支持的企业。
另外,近期有消息称,新三板挂牌企业有被劝退的情况,劝退原因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财务要求不规范,二是企业所处行业属于国家不鼓励甚至是严格限制的行业,例如房地产行业。可见,新三板市场对企业所处行业的把关也甚为严格。一旦全国扩容,竞争加剧,市场的选择势必是那些未来成长性更好的企业。
最后,我们认为,新三板寄托了中国广大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梦想,全国扩容虽是一大利好,但其背后隐藏的竞争因素、风险因素,仍旧值得深思。要想使其真正成为投资者的“创富板”和资本市场的坚实塔基,必须做好制度变革。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