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理财打破刚性兑付

2013-10-23 09:47:49 作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昨日,专供银行理财管理计划投资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综合业务平台正式报价交易。

中华PE:

昨日,专供银行理财管理计划投资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综合业务平台正式报价交易。

南都记者获悉,目前获准发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银行家数已经增至14家,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无疑又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财产品。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表示,债权直接融资工具最大的推出将打破银行原有的刚性兑付模式。不过,有银行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由于打破了以往银行刚性兑付的模式,一旦融资企业出现违约,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造成银行理财管理计划投资者的直接损失。

融资企业信用等级高

南都记者获悉,目前参与第一批理财管理计划试点的银行可能增至14家,在原来工、建、交、平安、民生、光大、中信、浦发、招商、兴业及渤海银行的基础上,中、农、北京银行也加入扩容名单。而目前每家银行基本都设立了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并携本行理财管理计划募集的资金进场互相买卖。

据悉,今年9月末银监会批准国内11家商业银行开展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同时进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试点。根据规定,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唯一投资资金是银行理财资金,各家银行获得的试点额度在5亿~10亿元之间。据了解,融资企业相对信用资质较好,主要以国企为主,信用等级在2A、2A +以上。

对于这种全新的融资理财工具,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向南都记者介绍称,在运用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像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的受托人一样,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发行债权融资“受益凭证”,向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募集资金,然后投向融资企业。这种“受益凭证”一方面按照份额发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使得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受益凭证”的“价格”反映出来。

面对高净值人士

南都记者从市面上看,目前已经有多家银行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从已经面世的产品看,此类产品一般主要针对高净值客户,购买门槛较高,在收益上,采用净值收益,收益率相对高于一般的同期限理财产品。

比如工行的某款产品,发行规模为75亿,募集日期是10月15日~20日,认购起点虽然是10万元,但对象必须是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个人超高净值客户,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净值型)产品,资金投向中,债权类资产部分只投资于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比例范围为0%~70%,取代了以往投资者在产品说明书中常见的信托计划、券商、保险资管计划等基础资产。

而某银行的此款产品认购起点5万元,其中这两期产品都是属于连续滚动型的开放式产品,首个封闭期的年化收益率为5.18%和5.32%。南都记者对比发现,相同认购门槛下,与运行期相近的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上述两款的年化收益率分别高出0.48%和0.42%。

除了在投资品种上有创新外,南都记者留意到,此类理财产品形式也与过往产品不同。如存续期方面,以往银行理财产品期限为以30天、60天、90天、180天左右,其中以1个月至3个月的产品为主,而投资直接融资工具的银行资管类理财产品设置则成开放式结构,存续期限长,定期可赎回,只要投资者在赎回当天不操作,即可自动滚入下一个期限。

[投资提醒]

投资者自担风险

“类似于信托产品。”招行佛山分行财富管理产品经理徐毅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收益率预计将与市场资金价格存在一定相关性。

而对此,叶林峰表示,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运用对于现有理财市场最大的冲击体现在以预期收益率为主的理财产品发行形式。

叶林峰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银行理财产品以约定收益率方式为主的发行模式,刚性兑付的现象客观存在。在这种模式中,银行主动负债,使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收益隔离没有真正确立。而以债权直接融资工具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资产管理计划不会承诺预期回报率,而会有净值公布,银行由此将彻底摆脱刚性兑付的风险,并由此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

叶林峰认为,投资者在拥有自由的申购、赎回权的情况下,将最终回归理财产品的风险承担者的角色。这意味着,银行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为投资者谋求最大的收益,投资者则需要自己承担产品风险。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