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电商化隐忧:当创新面对“风险玻璃门”
2013-10-28 10:20:51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规模,是基金公司永恒的“海洛因”,通过“余额宝”的模式,天弘基金确实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大了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的规模。
但在基金行业无比羡慕“余额宝”的规模时,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监管面前,创新与风险的底线究竟在哪里。正如近日一位基金业内人士直言:“自始至终,我都认为余额宝是不合规的,在现有的基金销售制度框架之下,它取得了‘超国民’待遇。”
只有一点,当我们在历数“余额宝”的风险时,不是否定它的创新,而是,在金融行业,不把风险说够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风险玻璃门”
在基金行业,当大家坐下来谈到“余额宝”时,基本可以用“羡慕嫉妒恨”一言而概之,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余额宝已经成为基金行业的研究热点。近日,有多位基金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余额宝”在创新之余,也缺失掉了一些风险屏蔽步骤。
比如,无论通过银行渠道抑或基金公司直销渠道,在开户的过程中均需要投资者填写一份投资风险测评调查问卷。
这份问卷通过标准化的问题对投资者进行风险等级测评,在基金认购/申购时,系统会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和基金的风险等级进行匹配,如果基金风险等级大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系统会做出风险提示。
根据证监会2007年已经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适用性指导意见》,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在基金投资人首次开立基金交易账户时或首次购买基金产品前对基金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调查和评价;基金投资人放弃接受调查的,基金销售机构应当通过其他合理的规则或方法评价该基金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
深圳某基金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网销渠道与银行渠道的最大差别是,投资者的行为是自主的,在银行柜台会有专门的客户经理向其揭示风险,但在网上,投资者需要自己辨别风险,风险测评可以说是向没有能力辨别风险的投资者揭示风险的最基础步骤。
“既然有了这个规定,大家就应该一视同仁,但‘余额宝’显然没有这个步骤。”他说。
而除了省略掉这一动作之外,基金业内人士很快又发现“余额宝”还存在另外一层问题。
广东某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在研究了支付宝的界面后,对本报说,在支付宝的界面上,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余额宝并没有明确提醒用户购买的是货币基金,货币基金作为非保本性质的理财产品,本身存在投资风险。“一旦‘余额宝’用户因收益发生争执,法律纠纷很难避免,由此引发的影响很难估计。”他说。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上述深圳某基金业内人士的认同,他说:“支付宝并非基金销售机构,它仅仅是支付平台,却将‘天弘增利宝货币市场基金’这个名称更改为‘余额宝’,更改名称的同时也没有充分揭示余额宝卖的是货币基金,作为一般投资者将很难辨别。”
本报记者发现,事实上在支付宝的界面上,需要用户进一步点击余额宝的详细介绍,才能跳转余额宝作为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的介绍。而在介绍里面,“余额宝”更加强调的是账户安全,在“常见问题”项下,“余额宝”称,“货币基金作为基金产品的一种,理论上存在亏损可能,但从历史数据来看收益稳定风险极小”。
定位决定未来
近日,关于基金淘宝店开业的消息在圈内广为流传,国内一基金公司高管对本报透露,其淘宝店开业的时间定在11月1日,首批上线的有15家基金公司。
“淘宝不是按照公司实力的大小来进行排名的,而是基金公司与淘宝的配合程度,以及运行的效率等,我们也在首批之内,内测已经没有问题,现在就等着监管层一声令下。”他说。
对于交易规则,国内另一大型基金公司电子商务部负责人对本报道出了一层担忧,他说,基金公司淘宝旗舰店开业后,各家基金公司一定会大力推广自己的货币基金,而购买基金份额也可以用支付宝支付,“支付宝”对应的就是余额宝,那么,对于“余额宝”来说,是否存在被分流的风险尚未可知。
对此,上述国内基金公司高管对本报说,短期内,“余额宝”或将被分流,但对于淘宝来说,从长期来看,它是希望将余额宝作为一个基础账户,包括现在支付宝的账户余额都可以设置自动划账到“余额宝”。
的确,“余额宝”的问世,解决了支付宝沉淀资金的收益难题,在淘宝巨大的用户平台上以及高于银行存款收益10倍的光环之下,余额宝的潜力不可限量。但作为货币基金的内核,始终无法摆脱货币基金的既有风险。
上述广东某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股市具有周期性特点,在熊市的大环境下,货币基金以收益稳定而胜出,一旦市场进入牛市行情,那么货基的吸引力毕竟大打折扣。“这样很容易引发流动性问题。”他说。
他解释,基金公司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基金出现大幅缩水或投资者集中赎回的情况,而基金手中所持流动性又不敷支出时,货币基金必将面临严重的被动局面。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