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合会:到2050年大多数人将住在宜居城市中
2013-11-13 13:03:32 作者: 来源:一财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到2050年,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将成为一条准则,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会达到一个更加合理的水平。
中华PE:
到2050年,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将成为一条准则,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会达到一个更加合理的水平,将建成生态文明良好的“美丽中国”。大多数人将住在宜居的城市中,大部分生态恶化景观都得到恢复。将于本月13日至15日召开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下称“国合会”)2013年年会描绘了这样一幅我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远期改革路线图。
记者注意到,提出此项建议的包括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以及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等决策机构的高级专家。
国合会于1992年由中国政府批准成立,每年向中国政府领导层与各级决策者提供前瞻性、战略性、预警性的政策建议。今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接任第五届国合会主席。
在国合会即将发布的《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专题报告(下称《报告》)中,国合会提出了我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2050年目标和2020年行动框架。
到2015年,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目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初步形成环境保护的主流价值观念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法治体系更加健全,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趋于完善,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土空间格局和环境功能区划基本形成并发挥作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结构和体系基本建立,资源利用效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单位GDP能耗大幅降低。随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显著减少,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生态文明观念在整个社会的牢固树立。有利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法治体系、政策体系、社会风险防控体系和环境保护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初步完善。
到2030年,更多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解决。环境质量全面达到目标要求,群众健康需要将得到满足。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并能提供稳定的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科学合理完整的国土空间布局和环境功能区划形成,经济和产业结构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资源利用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普及,形成保护环境的主流价值观和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科学完善的环境公共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绿色繁荣的和谐社会初步建立,美丽中国初步呈现。
到2050年,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将成为一条准则,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会达到一个更加合理的水平。将建成生态文明良好的“美丽中国”。大多数人将住在宜居的城市中,大部分生态恶化景观都得到恢复。为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得到有力实施。能源利用模式将彻底改变,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工业运输系统和实践,对矿物燃料的依赖大大降低。
《报告》介绍,由于我国的工业多集中人口密集的城市与地区,地表水的污染
遍及主要经济发达与人口密集区域,以及采矿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导致的农田污染,导致人群直接暴露于环境污染物,并且这些人群长时间以来对污染物的摄入量和暴露水平要远高于发达国家。
《报告》认为,根据中国复杂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有必要建立等同于经济、社会政策强有力的综合环保政策。
具体政策措施包括从“十三五”规划开始,中国政府将每五年的规划改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规划”。在此规划中,环境政策与经济和社会并列成为同等重要的内容。中国各级政府在每年“两会”上所提交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也相应地改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报告”。
《报告》建议,建立重大政策的环境社会评估机制、环评结果的追溯机制和责任制,环评单位和个人要对环评报告负责,加大环评违法的处罚力度。改革政绩考核方法,逐年提高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促进地方政府主动在生态环保上加大投入。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