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只基金同日发售 同质化冲规模仍难改变
2013-11-26 13:20:23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虽然距离2013年末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公募基金发行新基金的冲规模大战俨然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仅11月25日一天,就有12只基金同时开售。不过,在这种看似繁荣的背后,有一种现象值得一提,即在新基金发行依然困难的背景下,同一渠道的同质化竞争又呈现出强化之势。
12只基金同日发售
11月25日,又有12只基金加入发行大军(分开计算)。至此,本就拥挤的发行渠道上,51只新基金将展开同台竞技。
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获悉,因顾虑到最后一个月市场资金面会愈加紧张,银行渠道销售愈加困难,它们大多将11月份作为了发行新基金的“决战”时间。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渠道人员告诉记者,其实,目前新基金发行依然十分困难,渠道上还是以银行为主,之所以抢发,还是被逼无奈。
“不排除有的是为了冲规模,以达到年初制定的目标,给董事会一个交代,为争取明年各项预算增加底气,但更多的,则是担心被抢客户,大家都在发,你不发就会损失客户,现在的基民投资理念尚不成熟,赎回后或新进买入都更偏好新基金,喜欢从1元开始做起。”她说。
不过,新基金发行繁荣的背后,基金公司收获的却更多是苦涩而非喜悦。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的新基金平均首募规模不及16亿份,相较于去年的25亿份下降了36%。无论是偏股型基金,还是债券型基金都遭遇了销售的冷眼,延期募集亦时有发生。
一家正在发行混合型基金的基金公司渠道经理向记者表示,他们对规模并不抱太大希望,公司对渠道及营销人员也没有提出过高要求,只要保证基金能够成立就行。
他说,刚进入下半年时,曾因股市回暖而看好偏股型基金,遂申报了这只产品。但事实是,尽管存量偏股型基金今年前三季度普遍赚钱,但对新基金发行却并未起到多大的提振作用,仅有个别新基金规模尚可。
在这位渠道经理看来,今年的新基金市场依然继续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戏码,并无多少新增资金,新增资金也多是投向了货币基金和指数基金。
基金三季报曾表明,今年三季度,基金又整体遭遇净赎回,合计261.75亿份。其中,债券型基金净赎回最多,赎回高达280.03亿份。
“争抢这部分赎回的客户,也是基金公司偏爱发行债券型新基金的一个原因。”他表示。
同质化竞争不改
从近期新发基金的类型上看,虽然涵盖了股票、混合、债券、货币、QDII等所有类别,但还是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债券型基金占比过半;此外,基本上都是传统型产品,创新型基金非常少见。
“一直掣肘着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同质化竞争问题至今仍未改变,近两个月更有加剧之势。”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一位基金分析师如是表示。
对此,华南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解释说,需承认,基金公司在产品创新上还是动力不足,一方面,发行市场继续低迷,基金公司往往更加在意银行等渠道方面的意见,渠道方说需要哪种类型的产品,基金公司就去被动打造;另一方面,已到年底冲规模的激烈竞争时期,时间就是效率,创新型产品审批时间较长,即使有意发行也得暂时推迟。
自去年年底基金产品审批制度简化后,通过简易通道上报的普通基金产品在20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审核,而通过常规通道上报的创新产品的审核期限仍然为原先的6个月。
“一边是基金人士纷纷倡导差异化竞争,另一边却是同质化产品竞相发行;一边是基金费劲心思拓展网络、第三方等营销渠道,另一边却是蜂拥挤占银行渠道,维护银行小心翼翼,挣扎于这两种矛盾之中,公募基金行业至今未能走出‘困兽’之境。”一位知名的基金分析人士感慨道。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