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注册制渐近 VC/PE将回归价值投资
2013-12-03 09:30:05 作者: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A股市场首次公开募股(IPO)始终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不久前,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IPO注册制改革是股票发行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资本市场改革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要坚定不移地推进IPO注册制改革。
业内分析,股票发行由核准制转向注册制将对A股市场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海通证券(600837,股吧)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下,资本市场将更加重视价值投资,配套退市制度将会起作用,这将改变当前股市中无退出机制的现象。投中研究院认为,股票发行由核准制转向注册制将加快新股发行节奏,拓宽退出渠道,投资于企业上市之前(Pre-IPO)的模式将难以为继,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有望重新回归到价值投资上来。
IPO注册制渐行渐近
据了解,我国现行证券发行实行的是核准制,即所谓的实质管理原则,依照证券发行核准制的要求,证券发行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而且必须符合证券监管机构制定的若干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
“符合条件的发行人经证券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取得发行资格,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禁止质量差的证券公开发行。”投中研究院表示,近年来,IPO过程中“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额募集资金”等“三高”问题,以及层出不穷的IPO造假上市问题都令目前的发审制度备受诟病。
注册制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判断,将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
业内分析,在注册制下,监管部门仅对拟上市企业进行形式审查,确保发行人信息披露的准确、全面、及时性,但不对其投资价值和持续盈利能力进行判断,审核程序简化,发行效率更高。此外,拟上市企业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即可上市,由投资者给出合理的上市定价,市场化程度更高。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IPO注册制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接近尾声、最后阶段的临门一脚。“去行政化”已成为当前中国股市最重大的改革任务,推行IPO注册制将是惟一选项。
相比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呼声,业界人士更关注IPO注册制改革的现实可行性。“IPO注册制改革,放开上市节奏是关键。”一位投行资深人士表示,可以以市场化的退市制度来倒逼市场化的上市制度。“退市的标准应该是市场化的标准,就是由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来确定是否应该退市。”
事实上,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11月初时曾表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要逐步实现退市制度的常态化。下一步,要严格执行新的退市制度,实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IPO注册制的试点与推行,将引发A股市场革命性的深刻变化,值得投资者期待。”董登新说。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持续活跃
A股市场自去年11月浙江世宝(002703,股吧)上市以来,IPO停摆已长达一年,目前重启时间仍不明朗,A股IPO的持续“冰封”使拟上市企业不得不向境外资本市场拓展。仅以2013年10月为例,共有16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完成IPO,累计融资65.6亿元,IPO企业数量连续两个月增加,创下今年年内新高。机构退出方面,共有4家拥有VC/PE背景的企业成功登陆境外资本市场,合计融资38.4亿元,占比达到58.6%;10家投资机构共实现10笔退出,合计获得账面退出回报65.7亿元,平均账面回报率为4.31倍,IPO退出平均账面回报率企稳回升。
记者从投中集团获悉,2013年10月完成IPO的16家中国企业集中分布于港交所、纽交所及悉尼证券交易所。其中,香港资本市场持续活跃,10月份共有14家中国内地企业登陆港交所,累计融资52.9亿元。此外,10月8日,99无限在悉尼证券交易所上市,累计募资2000万澳元,且首日表现优异。
在美国资本市场,10月31日,58同城登陆纽交所,每股发行价17美元,融资1.87亿美元,成为国内分类信息第一股,也是今年年内第4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58同城上市首日股价表现优异,截至当天收盘大涨42%至24.12美元。
“随着去哪儿网11月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亦将迎来一轮新的赴美上市热潮。”投中研究院分析。
VC/PE将回归价值投资
“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实行注册制,是因为它们有较为理性的投资者、强大的立法保障以及严格的事后惩罚体系,而中国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注册制仍需等待相关法律确认。”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表示。
不过,备受瞩目的IPO注册制仍然受到资本市场各方特别是创投机构的期待。投中研究院认为,新股发行由核准制转向注册制,将对VC/PE机构产生三方面的影响:
一是“壳资源”不再稀缺,借壳上市风潮将退。自2012年11月以来,IPO停摆已长达一年,VC/PE机构退出渠道受阻。因此,VC/PE机构不得不另辟蹊径,助推企业借壳上市以实现退出,进而引发借壳上市风潮。而在IPO注册制下,上市公司股票不再是稀缺资源,发行人将所有信息进行真实、全面披露后,由投资者自主决定是否投资发行人,并给出合理的上市定价,彻底打破核准制下无论企业好坏、发行定价高低,新股都会遭遇疯抢和恶炒的局面。
二是Pre-IPO模式难以为继,VC/PE回归价值投资。近年来,VC/PE机构疯狂追逐上市前企业,部分机构甚至以能否上市作为筛选项目的惟一标准,利用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价差进行短期套利。而在IPO注册制下,市场化程度将明显提高,过高的定价和不被投资者看好的企业即使通过注册登记,也可能发行失败。因此,VC/PE机构投资阶段将向早期甚至种子期转移,回归价值投资的本质。
三是新股发行节奏加快,VC/PE退出渠道拓宽。在IPO注册制下,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时间将大大缩短,新股发行数量有望大幅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VC/PE机构的退出渠道,成长性良好、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能够使投资机构获得相应的回报。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