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光大银行H股今起招股:望募资200亿成年内最大IPO

2013-12-10 14:23:32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12月9日,历时三年波折的光大银行H股IPO终于尘埃落定,光大最终集资规模介乎24.9亿美元至36亿美元,有望超过信达资产,成为香港年内最大的IPO。

中华PE:

光大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H股上市直至最后一刻,仍不放弃对资本的渴求。

12月9日,历时三年波折的光大银行(行情 专区)H股IPO终于尘埃落定。出人意料的是,光大在原有“绿鞋”机制外,首次在IPO招股中加入发售量调整权,即光大有权根据投资者认购情况,在定价日当天决定是否增发不超过7.62亿额外普通股,占全球发售股本的15%。参照3.83至4.27港元的招股价范围,光大最终集资规模介乎24.9亿美元至36亿美元(编者注:按目前汇率,1美元=6.0712人民币元计算,合人民币为151.17亿-218.56亿),有望超过信达资产,成为香港年内最大的IPO。

招股书确认,19家基石投资者共认购17.44亿美元,约占公开配售规模的53.44%。其中,中国海运(集团)透过离岸公司最多认购8亿美元,刷新了近年来单笔基石投资者认购新股的最高纪录。

光大银行常务副行长林立表示:“所筹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光大的资本充足率,预计最高可提升100个基点,可应付未来2年2000多亿元的资产扩张。有信心在2018年前实现巴塞尔III体系下对资本的监管要求。”他表示,该行未来会积极考虑优先股等其他二级资本工具,补充流动性。

因香港IPO前后准备工作已历时3年,光大银行决定不再举行环球路演,同步进行国际配售和香港公开发售,12月13日最终定价,当日决定是否使用15%的发售调整权。

招股博弈

按照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光大银行H股上市申请,光大可最多发行不超120亿股普通股,但市场显然承受不了如此大规模的集资。

“经过反复商讨,光大管理层一致认定今年年底是绝佳的招股窗口期。为确保12月完成招股挂牌,决定缩减招股规模。”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行建账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招股规模多次调整,直到最后才确定。

瑞银董事总经理、亚洲投资银行部主管金弘毅表示,此前在香港市场从未有过设置IPO调整权的先例;考虑到市场认购的不确定性,管理层决定采纳承销团的提议,参考认购活跃度、整体市况、投资者质量和专业投资者预备购入价格等四个因素,灵活决定是否增发15%的股权。

11月27日,光大银行还选择在日本市场寻求非上市公开发行(POWL,即非日本公司于不在日本上市下,在日本市场公开招股募资的发行方式)。对中资股来说,POWL将和国际配售、香港公开发售共同组成整个招股过程。

前述投行人士表示,光大蛰伏三年,对上市的集资规模非常看重,在多家基石认购确定的前提下,仍希望透过各种途径吸引尽可能多的国际投资者。根据公开信息,中国海运(集团)单笔8亿美元是2010年农行香港IPO以来的最大单笔基石投资。近期,万科入股徽商银行4亿美元,而信达资产的单一基石最高为2亿美元。

12月9日,光大A股收报2.87元,折合3.63港元,即使H股按下限定价,对A股也有5.5%的溢价。林立解释,A股股价受大市影响,跌破资产净值,没有参考价值;H股招股范围已充分考虑了光大的内涵价值和预期利润增速。

资本渴求

由于在北京参加中央重要会议,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只能通过视频致辞:“H股上市首先兑现了光大回家的承诺,更为报答股东的耐心等待。”

众所周知,资本充足率偏低已困扰光大银行多年。截至9月30日,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为9.65%,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为7.89%,远低于银监会公布的内地商业银行的充足率(12.18%和9.87%)。在所有A股上市银行中,仅高于垫底的平安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

林立承诺:“光大将在上市完成后,制定组合式、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战略。除了将H股募集资金净额(约200亿港元)全部注入银行资本外,光大将延续这两年的战略转型,强化资本节约型业务;并积极研究包括优先股在内的二级资本工具。”

根据半年报,到今年6月底,光大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已达到2310亿元,占所有公司贷款的比例由2010年底的19.6%大幅提升至31.6%。而在“大零售”模式的指引下,光大全行零售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贡献度也由2010年的45.2%,增长到6月底的62.8%。

光大银行执行董事兼行长郭友表示,在未来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光大将继续专注于资本节约型业务,包括个人消费、小微金融和中小企贷款,提升中间金融业务占比。

郭友预期,类似同业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利好政策将陆续出台,更商业化的监管环境有利于金融创新的实践。

光大银行今日在香港招股 本月20日挂牌上市

12月9日晚间,光大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光大银行本次全球发售H股总数为50.8亿股,其中,初步安排香港公开发售2.54亿股,占全球发售总数的5%;国际发售48.26亿股,占全球发售总数的9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光大银行H股发行的价格区间初步确定为3.83港元至4.27港元。该公司H股香港公开发售拟于2013年12月10日开始,于2013年12月13日结束。预计定价日为2013年12月13日,并预计于2013年12月16日或之前公布发行价格,12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

当天下午,光大银行在香港举行H股新闻发布会。光大银行执行董事、行长郭友,常务副行长林立,副行长李杰,副行长刘珺,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卢鸿参加发布会。

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通过视频表示,近年来,光大银行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坚持加大业务转型力度,全力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建立多元化服务平台,着力服务实体经济,正在努力打造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商业银行。

光大银行在2010年8月完成A股上市后,曾两度尝试进军港股市场。2011年,光大银行筹划融资60亿美元港股上市交易,但彼时欧债危机爆发肆虐,全球市场萧条,该计划后来搁浅。2012年5月,光大银行H股上市重启,并获得了基石投资者和锚定投资者12亿美元的融资承诺,不料却遭遇外资投行唱空中资银行股、估值寻底等内外部阻力。

在新闻发布会上,郭友对此次光大银行H股发行上市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光大银行H股上市发售所得资金介乎195亿至217亿港元。光大银行现已成功引入基石投资者19家,主要为国内及国际知名机构、香港本地富豪、大型央企及比较知名的民营企业。

光大银行管理层表示,光大银行在香港上市后,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将分别上升1个百分点左右,未来会通过业务转型和提高盈利能力来实现资本的内源式补充,并表示短期内没有进一步的融资需要。

据了解,光大银行本次H股的初始发行规模已超过了今年以来其他H股IPO的初始发行规模,有望获得今年港股“集资王”的称号,并成为今年亚洲(不含日本)最大的IPO.(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