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岁末银行忙吸金 近5成理财产品收益率超5%

2013-12-13 10:02:54 作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每到年底的时候,银行都要面临年度任务考核,其中最关键的指标就是存款量。如今年末临近,银行揽储的酣战带动了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

中华PE:

每到年底的时候,银行都要面临年度任务考核,其中最关键的指标就是存款量。如今年末临近,银行揽储的酣战带动了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记者采访发现,目前珠海所有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中共有112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5%以上(含5%),占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理财产品总数近50%。这其中,有29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超过6%(含6%),预期收益超过7%的产品有2款。收益率呈现奔“6”争“7”的态势。

现象 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收益率更诱人

临近年末,不少银行都面临着存款任务考核,近年银行更倾向于以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吸金”。而面对国有大行的竞争,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更是纷纷迎战,推出了更具有诱惑力的理财产品。

记者通过银率网检索发现,目前珠海所有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中共有112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5%以上(含5%),占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理财产品总数近50%。这其中,有29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超过6%(含6%),预期收益超过7%的产品有2款。这些高收益产品大多为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外资银行所推出的,其中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年化预期收益率达到了惊人的12%。与此同时,几大国行则更倾向于6%以内的稳健性产品,但也比以往5%的预期收益增高了许多,以珠海某国有大行为例,今年6月该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其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5%上下徘徊,但是12月初推出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都在5%以上。

需求 多家银行近一个月销售不理想

某城商行资深理财师透露,银行年末都面临着考核压力,以往不少银行从基层职员到高层领导,都会领到数额不等的吸储任务,但最近两年这种任务式的分派逐渐减少了。

中国农业银行珠海综合部总经理助理何文军表示,最近几年农业银行已经不主张简单的揽储,而是希望通过多样性的理财产品来满足储户的理财需求。从简单的储蓄到理财产品的转变,对银行而言并不会减少资金量,但却存在客户的流失,因此银行往往通过收益率更高的产品来吸引用户。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客户对于近期扎堆上市的高收益产品依然比较谨慎。而记者走访多家银行获悉,临近年末持币投资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但最近一个月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却并不理想。“预计年终奖金发放之后,会有明显的增长,”某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说。

分食 保险公司有压力也来抢蛋糕

年末不少保险公司也赶着推出投资型保险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往往以岁末回馈、限量发售以及稳健收益等特点来吸引投资者。

近日,平安人寿在珠海推出了新品,打出“兼顾投资和理财”、“长期性的稳健收益”的招牌,一经推出就收到了不俗的市场反响。据平安人寿工作人员介绍,这款产品可以从第三个保单周年日开始,每年按基本保额的25%返还生存金,直至终身。此外,该产品还支持保单现金价值90%的贷款,且不影响原保单生存返还和分红利益。该产品在12月12日0:00正式推出之后,珠海限量1500万元的额度在1.5小时内就销售一空。

珠海某大型保险公司业内人士表示,每年的年末也是保险公司销售旺季,所有保险公司都非常看好近期的市场,因此都在年末推出限量的客户答谢型产品。该人士表示,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直观地体现在客户的资金流向上。因此各大银行在岁末开足马力揽储的同时,保险公司相应地推出高回报产品,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上,有些保险公司推出了收益达8%的保险产品,特别是一些门槛较低、周期较短的短平快产品,这让传统保险销售渠道深感压力。正因为此,保险公司在今年也格外在意岁末市场。

[风险提示]

选高收益产品

先看跟啥挂钩

“5%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基数,预期年化收益超过5%的产品的风险会相对较高。”珠海某外资银行资深理财师表示,对于近期一些商业银行推出的预期收益达到12%的理财产品,是属于结构性理财产品,是与股市挂钩,收益浮动会很大,如果股市不景气的话,甚至可能出现亏本的风险。该理财师强调,12%是最高预期收益,其背后是相当高的风险,消费者在购买类似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该产品的分级结构,明确是购买的优先级别、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

珠海华润银行资深理财师认为,任何理财产品都可以将收益率无限扩大,只要再增加一些附带的条件即可实现。因此消费者不应以收益率作为购买的唯一指向标。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