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上海机场整体上市预期再现:政策利好解地价难题

2013-12-19 10:13:55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上海国资委公布发布《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共计20条,分别从加快国资与产业联动调整、优化国资布局和结构,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立足本土融入全球、提高国际竞争力、优化国资监管体系等多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举措

中华PE:

编者按:12月17日,上海国资委公布发布《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共计20条,分别从加快国资与产业联动调整、优化国资布局和结构,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立足本土融入全球、提高国际竞争力、优化国资监管体系等多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举措。 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地方公布的第一个国资改革方案。

其中,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是本轮上海国企改革新政的核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本轮国资改革的重要实现途径,分类监管、建立市场化的竞争类国有企业治理和激励机制是本轮改革的重要突破,而针对创新型企业等特定类型企业的改革措施预计将会对这些企业产生显著的影响。

伴随此前兰生集团的合并重组,进一步改革的号角已经在上海国企中吹响,并将引发一轮全国的国资改革浪潮。

上海机场集团的整体上市计划再闻楼梯响。

上海市国资系统改革方案出台后,交运板块的上海机场(600009.SH)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截至12月18日收盘,上海机场上涨2.86%,在整个交运板块处于领先。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属国企,拥有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是上海国资旗下交运板块的重要基础产业。但迄今为止,其下属的上市主体上海机场的母公司仅拥有浦东机场部分的资产,虹桥机场一二期、货运和城市航站楼等资产并未装入上市公司。

尽管外界普遍认为整体上市有利于解决上市公司和机场集团之间的同业竞争,但要实现资产注入会带来的土地成本问题多年来一直未有进展,因而此次沪国资改革方案中完善土地资源配置的条款再度引起外界遐想。但梳理上海机场资产置换以来的信息可发现,上海机场集团对虹桥机场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承诺已经延宕十年。

十年四传整体上市

上海机场集团1998年5月28日由市政府批准组建,统一经营管理分别位于城市东西两侧的上海浦东和虹桥两大国际机场。机场集团成立后采用募集方式设立了中国第一家大型机场上市公司,这便是如今上海机场的来历。

而市场对上海机场集团整体上市的期待则要追溯到近十年前。

2004年1月,上海机场发布公告,以虹桥机场相关资产和负债,与上海机场集团拥有的浦东机场资产和负债、浦东机场航油公司40%权益进行了置换。当年完成置换后,上市公司上海机场的主要资产和业务转至浦东机场,而虹桥机场归属于其大股东机场集团。由于上市公司和集团同时经营民航客货运业务,形成同业竞争,上市公司首次提出未来在合适时间以合理价格优先收购虹桥机场候机楼和地面保障服务等资产。

两年之后的2006年1月,上海机场推行股权分置改革。作为唯一的流通股股东,上海机场集团方面再度承诺,“上海机场未来将通过一个上市公司整合集团航空主营业务及资产,并一如既往地注重和保护股东利益”。这被视为机场集团方面下决心推动资产整合的郑重表态,外界对上市公司的期待由此拉开。

其间尽管一直有传出时间表,但收购虹桥部分资产的计划此后几年一直未有实质进展。到2010年,上海国资委明确机场集团在内的五大集团的主业划分,被外界解读为上海机场资产重组改革有望再度启动。时任常务副总裁的上海机场集团现任总裁李德润也曾公开表示,虹桥机场相关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正抓紧,最终两大机场肯定会整体上市。

这一消息最终不了了之,甚至一度引发了外界对上市公司违背股改承诺的质疑。此后上海机场方面对整体上市的消息不愿再做高调预测。

直到今年三中全会后上海国资系统改革思路逐渐明晰,整体上市一说再度成为热点。

根据上海市国资委12月17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第十条激励政策中提到,完善土地资产管理的配套政策,研究国有划拨土地采用国家作价入股方式支持企业发展,探索企业参与土地二次开发利益分配的机制。

由于收购资产意味着需要涉及众多评估事项,其中对虹桥机场所占土地的作价问题一直困扰着上海机场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18日从接近上海机场方面人士获悉,机场集团方面对此次国资改革方案中有关国有划拨土地作价的内容表示了谨慎期待。上述人士表示,由于虹桥机场和周边涉及的土地成分复杂,要完成收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程序和法律问题,只能寄希望于政策放松。事实上,根据虹桥机场二期的环评报告,机场跑道的间隔也由于周边土地开发完成度较高而捉襟见肘。

土地升值难题未解

对于要收购占地超过30平方公里虹桥机场的上海机场来说,这一政策如能实现,意味着有望降低收购土地的现金成本,是再直接不过的利好--因为在资产注入进展缓慢的同时,虹桥机场所在地的地价已经大幅上涨。

在上海机场最初承诺将收购虹桥机场资产的2004年,按照上海市国土局2003年制定的基准地价,虹桥机场所在地最高可不超过295元/平方米,但国土资源部于2007年对全国工业用地进行了调整,虹桥机场所在的长宁区土地等级被划为一等,而一等工业用地对应的最低出让价为840元/平方米,增长了近两倍。

此外,由于虹桥机场二期扩建增加了土地使用面积,目前虹桥机场一二期总共占地已经不少于3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如果按照现行政策进行收购,用于虹桥机场资产收购的资金已经增加上百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18日分别联系上海机场证券事务部、董秘和新闻办,未能就上述推算获得回应。

虹桥机场二期2010年投运至今已经两年有余,和最初修建浦东机场时分别定位国内和国际机场的思路不同,二期建成后虹桥机场有能力同时运营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且机场距离市区更近,与浦东机场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关系。一个佐证是,尽管上海保持着航空旅客接待量全国第一,但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统计,虹桥机场去年旅客接待量排名全国第四,达到3385.12万人,而浦东机场去年的旅客接待量为4485.7万人,仅能排名第三。

此外,机场集团的货运物流和城市航站楼资产仍未注入上市公司,目前上海机场方面仍然以浦东机场为主开展国际货运业务。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明年浦东机场的第四跑道将投运,届时在四跑道和在建的五跑道之间将设立有新的货运发展空间,并将借此整合机场的货运资源,机场方面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入驻。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