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暖春将至
2014-01-20 08:46:22 作者: 来源:新金融观察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1月17日,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一波三折的IPO重启终于真正落地。纽威股份发行价17.66元/股,募资总额8.83亿元,开盘集合竞价21.19元,并最终以25.34元收盘,涨幅43.49%。
新金融记者 盛长琳
一波三折
踩着2013年的尾巴,IPO重启后的首批幸运儿包括新宝电器、我武生物(300357,股吧)、楚天科技(300358,股吧)等5家过会企业率先获得IPO发行批文,经历了14个月冰封期的IPO终于迎来暖春。开闸后的第一周就有26家企业获得核准文件后开始招股,占过会企业近三成。
然而,奥赛康(300361,股吧)因发行价过高、大股东一次性套现32亿元引发市场诸多质疑,在压力之下暂停IPO,打乱了市场的节奏。证监会约谈奥赛康的承销商中金,并紧急发布《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受此影响,五家拟发行新股的企业汇金股份(300368,股吧)、东方网力(300367,股吧)、绿盟科技(300369,股吧)、恒华科技(300365,股吧)和慈铭体检,均宣布暂缓新股发行或推迟刊登发行公告。
这意味着,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创业者需要坚守更长时间,一些期待早日兑现投资收益的PE基金也得继续等待,在前述五家暂缓新股发行的企业中就有两家PE的身影。北京鼎晖创业投资中心持有慈铭体检25.36%的发行前股份(3043万股),此外天津鼎晖股权投资一期、天津鼎晖元博股权投资基金也持有部分股权。而绿盟科技的创始发起人之一就有联想投资,后者持有这家公司发行前18.66%的股权。
浙商创投投资部副总经理李军华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IPO暂停期间,“不少PE的日子很难熬。”2008年以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逐渐升温,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万家PE基金陆续涌入市场,其中不少是出于短期套利目的。由于僧多粥少,当时市场估值普遍较高,不少PE甚至以15至16倍市盈率入股。然而,IPO暂停让PE退出无门,再加上受经济周期影响,很多企业业绩下滑,更是雪上加霜,上市无望。
IPO的开闸让不少PE看到了春天,尤其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引入的存量发行制度被视为PE快速退出的捷径。为了解决IPO市场的“三高”问题,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暂行规定》(下称《规定》),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新股时,公司股东可以将其持有的股份以公开发行方式一并向投资者发售,其转让老股的发行价格应当与新发行股票的价格相同。
《规定》同时提出了满足存量发行的原始股东的条件:即拟转让者持有公司股权的时间应该至少达到36个月。另外,公司发行新股的同时,应当载明公司预计发行新股数量、公司相关股东预计公开发售股份的数量和上限,并明确新股发行与老股转让数量的调整机制。
根据《证券法》第50条第3项规定,申请股票上市应当满足“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在25%的硬性约束下,根据新股发行与老股转让的数量调整机制,若是市值越高,新股发行比例就可以越低,则可以转让的老股比例就越高。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会鼓励投资方和企业释放题材,做高IPO价格,因此存量发行制度比原有的制度更有利于PE投资者。
李军华认为,在市场化背景下,倘若法律和规则不够完善,只会给投机者更多钻空子的机会。“中国的机构投资者也不成熟,甚至存在一些潜规则和利益交换的行为,因此只有加大惩罚力度才能具有威慑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急于盼望IPO开闸。近来开始发力医疗行业并购的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北京总部总经理郭海涛认为,IPO的开闸可能会失去一些并购机会,同时可能会推高一级市场上PE的投资价格。
多渠道退出
尽管IPO重启的火爆节奏或将因奥赛康引发的连锁反应而有所放缓,但毕竟大门已经打开,这对于久旱的PE基金来说,也算是一场甘霖。
在2013年第十三届中国股权投资年会上,同创伟业创始人、董事长郑伟鹤甚至认为,“PE最好的时代才刚刚开始,这一波浪潮可能比2009年、2010年还要大,同时美国、中国香港市场都很好,未来两到三年全球很可能注意力又转到内地来。”
在2012年至2013年间,PE市场寒冬论不绝于耳,募资首当其冲。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富有家族及个人LP的数量较2012年底仅增长10.9%,同时占比也有所下降,可以看出,个人投资者对VC/PE市场的热情逐渐下降,告别了此前保持的高速发展趋势。因此,投中集团分析师万格认为,IPO开闸对于改善募资环境会有所帮助。
同时,她认为,IPO重启对于存量项目的消化将是重大利好,但是毫无疑问,不依赖A股“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开辟多渠道退出已经成为各私募基金的共识,外部环境的改善也为此创造了条件。
长期关注海外市场的郭海涛认为,过去的一年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IPO环境有所改善。经历了大批中概股财务造假、被做空继而退市危机后,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一度处于空窗期。在2013年随着500彩票网、58同城、兰亭集势等企业赴美上市,再度打开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窗口。
尽管知名做空机构浑水的创始人Carson Block提醒,投资者不要忘记刚刚过去的教训,不应该对中国上市企业抱有太大期望。但是郭海涛则认为,一方面海外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有了更多的理性认识,对于企业价值的判断也有自己的标准。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时也更加理性,过度包装的现象会逐步减少。因此对于海外上市还是会持续关注。
除了上市,PE二级市场在IPO暂停期间悄悄萌生,北京、上海等地都有所尝试。2012年北金所曾经发起创立PE二级市场联盟,深创投、九鼎投资等近百家机构加盟,成为国内首个PE二级市场交易平台。但时至今日,仍然只有一单交易。而上海股交中心原本打算推出PE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却一直没有真正落地。
由于PE基金投资具有典型的J-Curve特征,即在初期具有负收益、负现金流特点,在后期具有极高的收益增值和现金流补偿。也就是说,对于不同阶段,不同特征的PE基金,估值方式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这就决定了PE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更多具有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特点。“很多投资圈的业内人士都很熟,倘若有转让的需求,私下交流可能就可以完成交易。”郭海涛认为。
同时,他认为,在PE二级市场上交易的大多是存在问题的项目,“真正的好项目,大家并不愿意拿出来,虽然一些投资基金号称退出期限已到,但是绝大部分还可以再撑两年。”
向价值投资转变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表示,IPO暂停所引发的行业淘汰已经在不少机构中显现。“当然,这些面临危机的PE大多都是带着一些投机目的进入市场的参与者。”李军华表示。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那就是注册制,IPO注册制将是彻底改变PE市场的制度变革。
郭海涛认为,投资者热情高涨也是推高发行价格,造成奥赛康现象的诱因之一。“这说明当下市场还是供不应求,倘若市场供给充足,价格自然也就趋于合理。因此,我认为注册制是大势所趋,也是减少权力寻租空间的重要举措。”
自从前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企业上市不审核行不行”的惊天一问,中国资本市场对于IPO注册制的讨论就逐渐升温,也促使政府高层认真考量,最终“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被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郭海涛对新金融记者说,“注册制的实施对于整个PE行业来说,将是一个逐步回归价值投资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行业淘汰还将持续。”他认为,2008年之前,PE投资是一个精英行业,但是之后演变成为全民PE的浪潮,注册制实施之后,仅仅凭借Pre IPO的机会来获利的企业将很难生存。由于大部分基金的存续期是5+2形式,郭海涛认为,PE行业最艰难的时候还未到来,在他看来,2015年投资成绩单揭晓的时候,才是绝大多数PE真正被淘汰的时候。
对于未来注册制可能带来的挑战,已经有PE基金做出了策略调整。李军华告诉记者,由于传统产业的价值普遍较低,注册制实施后对于PE的吸引力将下降,因此一些“富有想象空间,在资本市场上能够讲出好故事”的企业将会更受欢迎。“比如TMT、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等等。去年年底,一些私募基金已经在转变方向,招聘互联网投资基金经理。”
创新遭遇监管挑战
除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的注册制,影响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政策还有当下监管层对影子银行的约束。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即业内人士所熟知的107号文中,提到“证监会规范发展私募投资基金业务,要按照不同类型投资基金的本质属性,规范业务定位,严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债权类融资业务”。
作为PE试图突破寒冬生存的重要创新,股债结合的方式在2013年成为影视、矿业和房地产领域的重要投资方式。自2011年起,一些基金纷纷设立股债结合的夹层基金,如2011年中信设立50亿元中信夹层基金,重点关注并购融资、企业股权质押融资、矿产能源和房地产领域投资机会;2013年1月,鼎晖投资发起15亿鼎晖投资二期基金,涉足房地产领域;9月,弘毅投资宣布已完成人民币夹层基金的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拟投资基础设施、商业地产。
万格认为,在107号文“严禁私募股权基金债权融资”的限制下,将面临与LP重新沟通,选择非债权投资或非股债结合的投资方式,这将大大提高既有LP的投资风险,预计未来夹层基金在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将面临诸多困境。
尤其是对于房地产私募基金来说,由于国内知名房地产基金星浩资本的收益率不及预期,遭遇LP集体发难,给国内蓬勃发展的房地产私募基金蒙上了一层阴影,此番影子银行监管的加码将会让房地产基金的募资更加艰难。
在2012年至2013年间,PE市场寒冬论不绝于耳,募资首当其冲。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富有家族及个人LP的数量较2012年底仅增长10.9%,同时占比也有所下降,可以看出,个人投资者对VC/PE市场的热情逐渐下降,告别了此前保持的高速发展趋势。因此,投中集团分析师万格认为,IPO开闸对于改善募资环境会有所帮助。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