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整省整县试点土地确权难度更大 意义也更大

2014-01-24 09:48:38 作者: 来源:一财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高层议程中已经不止一次出现。显而易见,新一届中央政府希望对此项工作有所推进。

中华PE: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高层议程中已经不止一次出现。显而易见,新一届中央政府希望对此项工作有所推进。

昨日,农业部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选择2个省开展整省试点,其他省份至少选择1个整县开展试点。

考虑到承包问题的复杂性,中央政府选择试点先行,探索经验。5年前,这项工作已经开展。2009年,农业部即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8个村开展试点。要求在当年年底基本结束。2010年1月,总结试点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

该次试点的目的是,将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证书等落实到户,把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落到实处,随后,2011年,又选择50个县部分乡镇、村开展试点;2013年起全国再选择100个县进行试点。

但是,试点工作并不顺畅。地方政府异常谨慎,甚至不积极。农业部农研中心研究员廖洪乐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在确权的过程中,关于承包土地的历史遗留问题过多,很容易引起纠纷。

换句话说,这是二轮承包中新旧矛盾不断积累的必然结果。据媒体报道,广东、安徽、江西等省份都出现,1998年二轮承包时发的承包经营权证与2004年再次发的证上农田面积和承包对象等不一致的情况。

这导致即便是作为试点县,也只是选择了少数乡镇的少数村开展试点工作。在全县,甚至全省,并没有全部开展。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不去确权的话,矛盾不那么明显。但是一旦确权,那么矛盾就一下子暴露出来。再加上工作经费比较巨大,也是难题之一。

廖洪乐表示,这次的工作,与之前是延续的。尽管,今年整县整省的试点碰到的问题会更大更多,但是意义也更大。所以,推广开的话,对全国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也承认这项工作的难度。去年12月25日,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土地承包过程中,存在承包期内随意调地、土地纠纷多发等问题,主要是二轮延包不完善、确权不到位。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在5年时间基本完成确权工作。也就意味着,必须在2017年底完成。

于是,在上述会议上,韩长赋作出要“整省和整县试点”表态。在试点的基础上,争取后年全面推开,力争5年基本完成。也就意味着,在2015年,土地确权工作会在全国全面推开。这距离2017年底完成工作,仅有3年时间。

除了以上的现实困难外,还有观点上的争议。党国英认为,目前的确权与之前的法律是存在冲突的。

我国农村第一轮土地承包从1983年前后开始到1997年止,承包期为15年。第二轮土地承包从1997年开始,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

此外,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的承包期为30年”,承包期内,“发包方不能收回承包地”、“不得调整承包地”。

“这一方面与法有别,另一方面农民是否愿意。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党国英表示。这是因为,目前,农民所占有的土地是不平等的,所以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结束之后,再进行一次调整,是利益的重新分配,然后再进行确权登记颁证。但是,现在就进行确权,也就意味着不再进行土地调整。

“应该听一下农民的意见,如果农民同意,那就做。至于确权,不一定要用5年时间来做完,再等15年未尝不可。这样在法律上,也是可以讲得通的。”党国英认为。

既然问题这么多,那么“试点”再次成为主要解决途径。《第一财经日报》梳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现,“试点”成为高频出现的词汇,共有26次。中农办主任陈锡文也多次表示,由于土地问题的复杂性,是需要试点取得经验才能开展的。

为解决确权的经费问题,2014年一号文件提出,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给予补助。并且可以“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

党国英表示,确权的难度比较大,关键是利益问题。资金、技术问题还不是最大的。再一个就是,确权之后,要不要留一部分集体公地,这都需要考虑。

在上述会议上,韩长赋提出“5不”,即不下指标,不搞强迫命令;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至于哪两个省份会被选定作为试点,至今尚未得知。不过,西部省份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农业官员表示,事实上,如果选中试点省的话,工作也不好做。一方面,时间短、任务重、花费多。另一方面,需要集中理清历史遗留问题,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关键词:试点土地难度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