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一线城市房价将涨10% 三线将成主战场
2014-04-01 11:48:13 作者: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去年合约销售额突破千亿的恒大地产(03333,HK)于昨日(3月31日)发布2013年全年业绩。数据显示,恒大地产去年净利润大幅上升49.3%至137.1亿元(人民币,下同),股东应占利润从2012年的91.7亿元上升37.5%至126.1亿元。
针对年后国内房地产(行情 专区)市场出现的“倒春寒”,更有部分城市出现降价的苗头,恒大地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认为,今年房地产形势并没有业内想象的那么悲观。他认为,只要今年中国经济GDP增长率能够维持在7.5%~8%,一线城市房价依然能维持不低于10%的涨幅,二、三线城市也能维持约5%的涨幅。
此外,尽管自去年起恒大地产大举回归一线城市拿地,但许家印再三强调,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浪潮下,三线城市仍将是未来房地产企业的主战场。
去年合约销售额破千亿
在整个房地产行业利润率下滑的态势下,恒大地产的利润率却逆势上涨。年报显示,去年恒大地产的营业额从2012年的652.6亿元上升43.5%至936.7亿元,毛利润从2012年的182.1亿元上升51.8%至276.5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利润率上涨与恒大地产的市场布局更加均衡不无关系。年报显示,恒大地产全年实现合约销售额1004亿元,以项目数量计算,一、二线城市占比约45.4%,较2012年上涨2.2%,带动销售均价同比上升13.1%至6741元/平方米。
截至报告期内,恒大地产持有现金总额536.5亿元,净负债率下降至69.5%,较2012年下降14.7个百分点。此外,恒大地产宣布拟派发股息每股0.43元,记者发现,以公司于3月31日3.66港元/股的收盘价计算,股息率高达14.7%。许家印表示,由于公司现金充足,加大派息力度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股东回报率。
未来看好三线城市
年报显示,恒大地产去年新增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达2684.9万平方米,新增土地储备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天津、杭州等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全年共新增一、二线城市项目34个,占比高达51.5%,较2012年大幅上涨23.9%。
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钧坦言,过去公司在三线城市的布局占比高达70%,确实是有点失衡,但经过去年加大经济发达城市的布局比重,恒大地产已经逐渐实现一、二线与三线城市各占一半的布局,结构调整初步见效。
“恒大回归一线城市,并不意味着不看好三线城市”,对于目前的三线城市 “鬼城论”,许家印表示,全国范围内三线城市数量高达400多个,每个城市的供需关系、经济情况都不同,不能因为个别城市的供过于求就全面否定三线城市。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房地产未来最大的机会还是在三线城市,尤其是经济较发达、且依托高铁资源的三线城市将成为房地产企业的主战场”,许家印认为。
“今年楼市不悲观”
进入新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寒意渐现,在经历了今年1~2月份的成交低迷期后,备受期待的“小阳春”也被没有在3月份出现。
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54个重要城市3月份累计签约住宅20.9万套,同比跌幅达33.5%,其中二线城市成交跌幅达47.5%,一线城市跌幅也达到了40.4%。杭州、常州等地陆续出现部分楼盘降价出售的现象,市场弥漫着一片悲观情绪。
不过,许家印认为,业界对于房地产市场形势有点过度悲观。全国范围内有几百个城市,还有接近3万家地产商,部分城市由于供求压力出现降价的苗头,少量开发商由于资金压力降价促销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不能对全国市场一概否定。实际上,今年前两个月大型房企销售业绩上涨势头良好,足以说明市场还是相对乐观的。
“虽然今年一季度房地产成交态势不太好,但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攀升,大型地产商由于市场布局更为广泛,抗风险能力更佳,加上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大型银行(行情 专区)倾向于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向主流房企,房地产将进入强者恒强的局面,恒大对市场态度乐观,对完成今年1100亿元的销售目标充满信心。”夏海钧表示。
恒大公布2013年年报 八项核心指标第一
各大地产上市公司在近期陆续公布2013年全年业绩报告,新形势下的行业格局逐渐明晰,万科、恒大等龙头企业表现抢眼,标杆地位越发突出。
3月31日,恒大在香港发布2013年业绩报告,各项业绩数据增长显著。其中恒大总资产达3481.5亿元,同比增长45.7%,规模稳居香港内房企第一。此外,恒大全年营业收入达936.7亿元、全年净利润达137.1亿元,八项核心指标继续居行业前列。
民生地产造就八项第一
在稍早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的房地产调控工作将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业内人士分析,楼市的去投机化,让刚需市场成为了楼市主力,产品定位契合刚需的房企发展迅速,恒大产品都是针对首次置业者和自住的刚性需求,产品结构合理,这也是恒大近年来不断巩固并加强其行业龙头地位的原因所在。
恒大年报显示,其2013年度八项指标居行业第一。其中,总资产达3481.5亿元左右,香港内房企第一;全年营业收入达936.7亿元,香港内房企第一。全年净利润达137.1亿元,同比增长49.3%,增幅全国第一;全年在建面积3948万平方米,全国第一;竣工面积1938.2万平方米,全国第一;进入全国147个城市,布局城市数量全国第一;现金余额超过536.5亿元,行业第一;品牌价值达267.8亿元,全国第一。
恒大以薄利多销取胜,其楼价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数据显示,2013年恒大实现销售额1004亿元,销售面积1489万平方米?整体均价仅为6741元/平方米左右。减去1500元/平方米的精装修均价,恒大销售均价仅在5200元/平方米左右。大部分项目分布在刚需旺盛的区域或城市核心地段,契合民生需求,且具有高增长潜力,加之极具吸引力的价格优势,备受刚需置业者青睐。
“恒大2013年净利润达137.1亿元,同比增幅达五成,增幅第一,可见刚需市场潜力之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而实际上,恒大净利润达到近五成的增幅,又是通过较低的利润率完成的,恒大2013年利润率约在11%,低于龙头房企15%的平均水平。恒大凭借民生地产、薄利多销、企业规模创下137.1亿元净利润,巩固了当下最薄利多销房企的地位。
财务稳健前景可期
在常态化的调控形势下,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龙头房企纷纷现金为王,增强财务实力,健康而充裕的财务状况成为当下检验房企实力的一大重要指标。
恒大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其现金余额同比增长113%至536.5亿元,达上市以来最高水平,居行业第一,可动用资金同样达到1020.4亿元的历史高位。这样的数据让其在流动性趋紧的当今市场显得底气更足。
与此同时,恒大宣布2013年期末每股分红0.43元。这是其自2009年上市以来连续5年派发末期股息,体现了对股东和投资者的责任感。
基于恒大财务状况以及上述经营业绩、区域布局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各大型投行及研究机构纷纷唱好。海通国际3月5日报告表示,恒大地产首两月200.7亿元的销售表现令人满意,重申“买入”评级。(中国经济时报)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