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系理财产品功能萎缩
2014-04-03 09:56:38 作者: 来源:现代快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收益下降、规模缩水、即时到账功能暂停……
业内提醒投资者,互联网金融风险积累需关注
收益从7时代滑入5时代、规模收缩、部分“T+0”赎回暂停……众多购买“宝宝”系理财产品的市民发现昔日的互联网金融“神话”,现在其部分功能正在缩水。专家表示,“宝宝”系理财产品正面临重重成长的压力,潜在的风险日益积聚,应注意分散风险,开拓新的投资渠道,如投资短债或银行间市场产品等。
收益缩水 “宝宝”收益滑入5时代
以门槛低、收益高、方便为特点的余额宝、如意宝等“宝宝系”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齐刷刷下滑,让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感受到昔日的高收益正在回归理性。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宝宝”投资协议存款的比例高达80%-90%,节后资金面较宽松,三大行开始拒绝“宝宝”们的协议存款,所以“宝宝”收益大面积下降。
但在银行存款利率放开之前,“宝宝”目前接近稳态的收益和规模出现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小。杨德龙说,“宝宝”之前的高收益并非常态,当前收益回归到4%-5%是正常的水平,总体规模也将保持在1万亿左右,这个规模对银行存款的冲击相对较小。
重压之下,“宝宝”换花样招揽客户。“支付宝借你1000元体验余额宝,7日后收回本金,收益归你”。口袋里揣有旅游费、书籍费、生活费的同学们在微博里惊呼,“余额宝给大家白送钱了。”
便捷功能缩水 “宝宝”即时到账“附条件”
“上次赎回瞬时到账,但这次得等一天。”购买微信理财通的广州投资者李先生无奈地说。曾经大红大紫的“宝宝”们在快速成长中正被此类烦恼困扰。
4月1日记者拨打华夏基金客服电话,语音提示,“由于业务升级,您的微信理财通赎回资金将于下个工作日到账,到账时间以微信页面提示为准。”这意味着理财通的“T+0”资金赎回暂停。
即时到账功能缩水正在困扰着“宝宝军团”。长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向威达表示,“T+0”即时到账是“宝宝”的大卖点,目前正大打折扣。因为“宝宝”的“T+0”不是通过货币基金结算方式创新实现,而是基金公司用自有资金为客户提前垫资,这个比例约占基金规模的5%,垫资压力随基金规模扩大同比上升。
近日,央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允许存在提前支取存款而不罚息的合同条款。”这意味着货币基金投资协议存款“提前支取不罚息”的政策红利将结束。杨德龙称,这迫使“宝宝”留够充足的钱防止流动性风险,将影响其收益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风险日益凸显
“宝宝成长”遇困境
而利率市场化后“宝宝”危险的时刻或将来临。杨德龙认为,银行将活期存款利率如果提高到3%以上,活期存款的优势大大体现,“宝宝”的收益和规模可能会大幅下降。
广发证券分析师黄鑫冬称,一旦货币基金吸引力下降,收益达不到客户预期,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将集中体现,可能面临大规模赎回风险,形成巨大的流动性风险。
向威达说,互联网金融理财中的货币基金,其多数资产投资于银行协议存款,投资集中度较高,其风险不断积聚并日益凸显。
华泰证券分析师王乐乐告诉记者,近期基金公司的“提前支取不罚息”的政策红利终结,意味着基金公司要拿出更多的钱以备客户赎回,届时基金公司将面临维持高收益和保持流动性等多重挑战。
杨德龙认为,面对传统银行的联合绞杀及监管的不断收紧,靠银行协议存款获得高收益的生存之道被堵,“宝宝”要绝处逢生就应开拓新的投资渠道,如投资银行间市场的产品、金融债等。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余额宝提前调仓买短债
全市场最大的货币基金余额宝正在经历调仓的烦恼。“前一段时间,天弘基金的人在银行间市场收了一波短债。不过近期短债的供给也相对较多,没有见明显的扫货。”深圳一位债基基金经理对记者透露。
彼时,三大行暂停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基们投资定存,那个时段更是传出银监会摸底货币基金投资协议存款、央行欲废货币基金享受“提前支取协议存款不罚息”的政策红利等利空消息。
“余额宝明显受到影响,在满市场地收短债。”上述债基基金经理透露,能做定存的话肯定优先做定存,做不完钱太多只能在银行间买三个月以内的券。
“我们一直在收短券。”天弘基金某人士透露,但具体的资产配置不方便透露。但记者采访发现,“大象难以起舞”,拥有几千亿体量的余额宝,在债券市场大规模投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持券者已然待价而沽,这或给收益率一路走低的余额宝,再次带来压力。据《21世纪经济报道》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