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回应ST国恒遭处罚 称保荐人未失职
2014-05-14 11:43:32 作者: 来源:和讯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和讯网消息 随着天津证监局下达一纸处罚书,*ST国恒又一财务黑洞浮出水面,而负责ST国恒的募资保荐人为浙商证券。业内人士认为,保荐公司出现问题,保荐人难辞其咎,正处于IPO冲刺期的浙商证券一旦因此受证监会处罚或将影响其上市进程。
对此,浙商证券相关负责人对和讯网回应称:“已经收到监管函,但并非警示函或处罚函,而是要求我们配合监管展开调查。现阶段不存在失职一说。公司对此十分重视,正在抓紧进行内部核查工作,一旦有结果会予以公布。”
9亿元资金利息疑遭挪用
*ST国恒5月9日晚间公告:公司于5月9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监管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审计机构在对公司年审中发现,公司子公司中铁(罗定岑溪)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酒航铁路有限公司涉及的募集资金存放情况与前期披露内容不符,金额巨大。责令公司立即对上述事项作出公开说明。
*ST国恒对此称,根据天津证监局的要求,公司会尽快对相关问题进行核查,如有核查结果,将尽快公布核查结果。截止发稿尚未有公布,而且其2013年年报还处于难产中。
*ST国恒新东家力元投资的高管曾对媒体表示,在银行查询*ST国恒账户发现,3月21日的对账单显示募集资金有9亿元,“但是显示在里面的利息只有几万块。按照正常的利率,当然不止这点利息。”
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来计算,9亿元的资金一年利息有2700万。“我们认为这个钱肯定没有了,资金肯定被挪用过。如果最终被查出来,我们会报案。”上述力元投资的高管表示。
浙商证券核查结果与证监会存在出入
2009年,*ST国恒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1.13亿元,浙商证券是此次定增的保荐人。2009年10月-2012年10月,*ST国恒与专户银行以及浙商证券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按照协议,浙商证券至少每个季度对*ST国恒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一次现场调查。
事实上,浙商证券曾在2013年5月发布《关于天津国恒铁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该意见指出2011 年度国恒铁路及其项目子公司在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方面存在多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问题。
浙商证券指出,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多次将募集资金转入非监管账户等,在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对子公司的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并将问题向主管部门报告并予以公开披露,多次出具《持续督导意见函》书面要求国恒铁路就相关行为进行整改并在今后的募集资金使用过程中予以杜绝。
然而,浙商证券认为2012年募集资金却不存在问题:国恒铁路管理层编制的《关于 2012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所披露的信息与公司 2012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但这一结论在今年2月24日被证监会推翻,2012年ST国恒也存在财务问题。证监会查明,在*ST国恒罗岑铁路项目中,2009年财报所述的投入资金中,有2.92亿元未投入。2010年、2011年财报所述的投入资金中,有4.95亿元未投入。2012年上半年财报所述的投入资金中,有4.955亿元未投入。
浙商证券回应:不存在失职
证监会曾发布《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何进行尽职调查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而在2010-2012年浙商证券督导期间,*ST国恒不仅存在挪用利息嫌疑,*ST国恒财务黑洞劣迹斑斑,作为保荐人浙商证券是否存在督导失职?对此,浙商证券回应和讯网表示,不存在失职一说,目前为止浙商证券并未收到任何监管处罚。现阶段,我们内部正在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对ST国恒项目展开核查工作。
浙商证券孙报春是该项目的保荐代表人,他日前对媒体透露,“监管机构找过我们,我们有向他们陈诉我们的核查工作。”不过他坦言,“我们只是管公司资金流向的真实性,但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我们不做判断。”
去年已经有多家券商提交IPO申请,浙商证券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已有四家券商华安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东方证券和东兴证券进行已预披露。而据证监会5月4日发布的IPO项目最新上市进程,浙商证券提交的IPO材料处于“已受理”阶段。
对于ST国恒事件的影响,某券商人士认为,保荐公司出问题,保荐人肯定脱不了干系。一旦浙商证券因ST国恒事件遭受处罚,其 IPO进程将受到拖累。
从2013年开始,证监会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人的处罚越来越多。根据公开信息,2012年至2013年3月,证监会就对7家保荐机构采取了9次出示警示函的监管措施,24个保荐代表人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