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军团收益走下神坛 拥趸依旧强大
2014-06-19 10:40:40 作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如果你是余额宝们的铁杠粉丝,在“锱铢必较”的理财行情下,你眼睁睁看着收益从7、8个点滑落到4、5个点,会是什么心情?在余额宝亮相一周年后,“宝宝”们走下了高收益的神坛,但它们在理财市场引发的变革却仍在继续。
去年6月中旬,对接货币基金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高调亮相,距现在恰好一年。来自业界统计数据值得玩味:去年6月底,上线十多天后,客户数251.56万户,规模42亿元;11月14日,凭借“双十一”活动带来的巨大用户流量,余额宝规模突破1000亿元;今年2月,余额宝用户数达到8100万户,资金规模超过5000亿元。而最新数据表明,现在余额宝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亿户。
据记者观察,此番“野蛮生长”激发了其他“鲶鱼”们的活力。百度百发、京东小金库、微信理财通等“宝宝”层出不穷,甚至非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业务无关的电信企业也纷纷涉足其中。传统银行在咬牙切齿痛定思痛之后,也迅速回击,工行、交行等传统银行大推自己的类“宝类”产品,以随顺大潮。
存款的此消彼长,成为“宝宝”理财的最直接后果。今年4月,居民人民币存款减少1.23万亿元。业内普遍认为,由于余额宝类的货币基金产品的收益率远超出银行的活期存款,大量的居民活期储蓄正在从传统银行流向互联网机构。
正所谓有河东必有河西,风水轮流转是难免的事。与用户规模暴增成反比的,是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的节节下探。南都记者从其官网看到,6月16日的最新收益率是4.7340%。进入6月后,微信理财通、百度百赚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逐渐破5%,另有三成“宝宝”类产品收益率破4%。无论怎么比,这些收益率都不如传统银行理财产品有优势。回过神来的银行们,基本采用了“长期限+高受益”的投资策略锁定客户。
按照电信分析师付亮的解释,余额宝面世之际,正是存款信贷利率差较大时候,“宝宝”类产品年化收益也一度冲到近7%,但目前这样的环境红利已经消失。
即便是互联网宝宝走下了高收益的神坛,前赴后继者依然不少。就在本月初,广东联通、百度及富国基金宣布联手推出“沃百富”计划,对接的货币基金富国富钱包货币基金当日七日年化收益高达6 .0880%。日前,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推出的娱乐宝二期计划上线,号称“100元拍电影”、预期年化收益7%等权益。“始作俑者”余额宝也再度发力推出话费理财,联手中国电信计划于“6·18”天猫大促活动中将这一模式首次推广至全国范围。
实际上,支撑这些机构们的底气在于拥趸者的忠诚,普通用户群十分庞大。对于余额宝当前规模,天弘基金方面日前就表示,“处于平稳增长阶段”。在理财业界人士看来,市场资金面有望继续保持当前的相对宽松状态,电商平台、银行、基金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乃至电信运营商等军团的“乱战”,会给普通理财市民梳理出更为合理的红利。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