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晋亿实业8亿定增:大股东低卖高买疑做市值管理

2014-08-11 09:20:52 作者: 来源:理财周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二级市场总是一个充满着戏剧性的市场,如果说低买高卖在市场司空见惯的话,那么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控股股东低卖高买的行为则实在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中华PE:

这种短期内减持又增持的行为,最重要的还要看是谁来接的盘,如果是利益相关方,则有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

二级市场总是一个充满着戏剧性的市场,如果说低买高卖在市场司空见惯的话,那么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控股股东低卖高买的行为则实在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8月4日,晋亿实业(601002,股吧)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9900万股,发行对象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晋正企业,发行价格为前20日股票交易均价的90%,即8.11元/股,拟筹集资金8.03亿元。

本次非公开发行后,晋正企业实际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从46.13%上升为52.11%,增持股份比例为5.98%。

然而,奇怪的是,在2月17日至6月4日期间,晋正企业通过大宗交易以及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减持了近15%的股份,减持均价远远低于增发价格。

在如此短时间内控股股东频繁减持增持本已不多见,而先低价卖出再高价买入的逻辑则更是令人生疑,究竟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控股股东晋正企业低卖高买惹争议

日前,关于晋亿企业控股股东晋正企业低卖高买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2月17日至6月4日,晋正企业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和集中竞价方式进行减持,其中大宗交易的减持方式高达20次。

据wind数据显示,卖方全部来自于华泰证券(601688,股吧)上海西藏南路营业部,买方营业部则分别来自光大证券(601788,股吧)深圳深南大道营业部、银河证券青岛广西路营业部、华泰证券南通如东人民路营业部,其中近8成是接盘方通过华泰证券南通如东人民路营业部买入的。

某资深律师对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表示,“这种短期内减持又增持的行为,最重要的还要看是谁来接的盘,如果是利益相关方,则有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

理财周报记者针对此事向晋正实业公司证实,公司董秘涂志清介绍称,“我们并不清楚谁是接盘方,减持是大股东的行为,上市公司不知道,是华泰证券帮助联系接盘的人或者机构。都是不同的人,我们不知道对手是谁。”

对于这次减持的目的,在公司发布的公告中并没有详细列明,上述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解释称,“主要是想通过减持来解决上市公司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

据了解,公司在2013年8月进行了一次定向增发,拟向工商银行总行以及投资机构和公司控股股东定增募资15亿元,主要投向为浙江嘉善、辽宁沈阳、福建泉州的晋亿五金销售物流体系建设项目,湖北武汉晋亿五金销售配送中心项目,以及收购晋正自动化100%股权和补充流动资金。然而由于当时其他投资方资金未到位,最后只有控股股东定增了5亿元,募投项目只剩下收购晋正自动化和补充流动资金。

“因此,对于大股东来说,是有这个意图来通过此次的股票减持,来解决上市公司的资金,以缓解相关项目上线后运行时所面临的资金紧张问题。”上述律师称。

7月21日,晋亿实业因重大事项停牌。8月4日,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控股股东晋亿企业拟以8.11元/股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定向发行的股票共9900万股,持股比例为52.11%。据悉,此次定增主要目的是偿还晋亿实业及其子公司晋正贸易、晋亿物流、晋德公司、广州晋亿对控股股东晋正企业以及晋正贸易的借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董秘还表示,“之所以采取定增的方式,主要是因为晋正企业是境外股东,上市公司是外商投资性质的企业。按照规定,公司要向大股东或境外借款是允许的,但比较麻烦。在保荐机构的建议下,还是做定向增发比较快捷,而且减少不确定性。”

然而,记者对公司工作人员的说法有所保留。根据公司公告披露的信息,在2013年第三季度,晋亿实业就向控股股东借外债跨境人民币1.3亿元,借款期限暂定五年。为何2013年1亿元就可以通过借外债的形式,此次的8亿元资金就因为“麻烦”而改为定增,从逻辑上有些说不通。

况且,之前的晋亿实业及其子公司大部分是向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晋正贸易借款,借款总额达3.8亿元。为何这次不通过晋亿贸易借款也值得深思。

对此,公司董秘表示,“公司的目的要解决上市公司的资金问题,这有几种办法,一种是借款,还有一种是定向增发。如果是要借的话,则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在里面。此次定增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上市公司五金、物流配送项目要完成,并确保顺利进行。这是唯一的目的,对上市公司也是有利的。若成功定增,一年的财务费用也节省了,而且关联借款也是有期限的。坦白说就是补充流动资金,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定向增发或有隐情

据2013年年报显示,晋亿实业当年营业收入为27.32亿元,同比增长5.25%,也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当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0.83亿元,而2012年净亏损为0.11亿元。然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却同比下降82.56%,公司解释系支付材料采购款所致。

虽然上述人士的解释看似有道理,但是如果从控股股东的交易行为来看,则仍存在种种疑点。一位私募人士对此表示,“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就应该是在价格较低的时候增持上市公司股票,这样对控股股东的股份摊薄的比例较低。大股东怎么可能为上市公司着想,以高价来兑现呢?此外,为什么那么长时间都有关联交易却正是在减持后的时点进行定增,以达到其"减少关联交易和缓解资金紧张"的目的呢?此外,这次以较高的价格定增也存有疑问,有一种情况是可能他知道如果这时候不买,以后股价运作后就买不到了。”

据记者观察,在8月4日发布定增公告后,公司股价涨幅为9.99%,当天收于10.13元,换手率为9.33%;次日收盘价为10.36元,涨幅2.27%。

上述人士猜测,有可能是公司准备做市值管理。“因为公司这段时间股价比较低,徘徊在7元-9元之间。此外,公司有异常的大宗交易,而且目前二级市场上并购交易非常活跃,因此有运作的可能。”

“具体来看,之前减持可能是因为市值管理公司需要部分公司股票,因此控股股东通过低价减持的方式卖给该市值管理公司,这是双方合作的前提,但是由于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前景比较看好,因此通过定增的方式买回来。有人跟我做市值管理的话,这个公司股价可能就往上走了,大概率的事件是市值管理公司可能会帮公司联系些并购标的,做些并购。”该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

不过,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于市值管理的说法表示否认。

关键词:市值股东实业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