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逃离或加盟投行:保代考试“无底线”职业再也不神秘

2014-10-27 12:40:07 作者: 来源:理财周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2012年10月,中信砍掉保代津贴;2013年2月,中金投行部约谈员工降薪最高幅度30%;安信取消2012年年终奖,且2013年降薪幅度达30%。

中华PE:

逃离或加盟投行:保代考试“无底线”职业再也不神秘

2012年10月,中信砍掉保代津贴;2013年2月,中金投行部约谈员工降薪最高幅度30%;安信取消2012年年终奖,且2013年降薪幅度达30%。

理财周报记者 田小蕾/北京报道

2014年10月15日,保荐制实施10年9个月零17天。这一天,证券业协会网站挂出《关于进一步完善保荐代表人管理的通知》和《2014年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公告(第2号)》。

从此,保代这个群体面临重构。

最大的变化是,在职证券从业人员,即使不在投行工作,也可以参加考试,只要完成执业注册。

一旦通过考试,百万年薪不是梦。秉承着这样一种信念,每半年数千名投行人员挤破脑袋跻身这个群体。

但对于新进入者,将要面临的是,头顶逐渐褪色的光环。

逃离投行

“多少年前,我曾以为自己是金字塔下的一颗沙子,后来才发现自己只是无足轻重的一粒灰尘。”2014年10月16日,黄亮(化名)写下这样一句话。

黄亮,今年32岁,2006年从国内一所知名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投身国内一家大型投行,从最低级别助理做起。今年上半年,一个再融资项目,终于让他摆脱了多年的准保代身份。

但是,他已经错过了保代红利最盛的时代。

2013年1月,史上最严财务大核查打响发令枪。2013年5月,证监会宣布对万福生科(300268,股吧)的保代处以30万元罚款,撤销保代资格、证券从业资格;三个月后,南京证券、光大证券(601788,股吧)、民生证券也被暂停保荐资格。整个投行风声鹤唳。

黄亮所在的项目组,一个项目因业绩下滑无奈撤回;一个被抽中,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现场检查。财务核查期间,其曾连续多日每天工作14个小时,除了出差走访客户、供应商,就一直在项目所在的工业园里,两个半月未进家门。

行业责任和风险在加大,但收入却大不如前。

2012年10月前,一张保代资格,相当于一件吸金神器。

业内盛传的一个神话是,一家合资券商的保代一年赚得1400万元。百万年薪挖角保代,甚至转会费就百万,这曾是业内稀松平常的事情。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一般保代待遇由三部分组成:固定工资+津贴+项目奖金。北京一家老牌券商的保代固定工资3万元,津贴6万元,也就是说,即使没有项目,一个保代一年也有超百万收入。

但这一状况,从2012年10月IPO暂停开始,急剧转变。

财务核查期间,北京一家中型券商保代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他劝退了自己跟踪三年的项目,拿不到承销费,保荐费也要看跟企业商谈的情况,相当于辛苦白费。而该保代的经历并非孤例。

此前,由于不是保代身份,黄亮的月薪也不超过一万,每年就指望年终奖来兑换这一年的付出,但是谈起2012年年终奖,其感叹“太惨了!”

2012年10月,中信砍掉保代津贴;2013年2月,中金投行部约谈员工降薪最高幅度30%;安信取消2012年年终奖,且2013年降薪幅度达30%。

华东一家中小型券商的王姓准保表示:“原来准保曾有津贴几千元到2.5万元不等,现在也没有了。

2014年6月,IPO重启,形势并未发生明显好转。致命一刀是,投行收入主要来源——超募被砍掉。

历史不会再重演,还记得2009年6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各券商的市场部逐步得到重视,承销费用与募集资金总额挂钩开始普遍出现,券商投行承销收入大幅上涨,投行从业人员迎来最黄金的时代。

2014年10月15日,保代考试门槛降低,报名不再要求需在证券公司从事证券发行承销、收购兼并、固定收益等投资银行相关业务的正式工作(兼职和实习不算),并且相关工作经验要有两年以上。就像一只被放在温水中烹煮的青蛙,这个群体的含金量逐渐见底。

黄亮表示,津贴取消肯定是趋势。“之前一些中小券商投行顶着很大的成本压力,但因为保代本身不多,不敢轻易取消津贴,但现在对想降成本的高管来说是好事,”黄亮说,“那些光靠保代资格拿钱不干活的保代,也会有压力。”

上述王姓准保表示,春节过后就会离开这个行业,“我认识的很多同行,已经在过去两年陆续离开这个行业。”

“该考的还是得考”

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到来。

2013年开始,保代考试又由往年的一年一次变更为一年两次。2014年10月,报名限制放开,考试科目及内容减少,准保供应量增大,业内普遍认为对现有保代薪水有一定影响。

但对于备考者,只要还想从事这个行业,就必须拿到这个身份。“如果不考虑未来保代收入是否能覆盖工作量和承担的风险,考虑到保代和非保代的收入仍然有天壤之别,该考的还是得考。”华南一位投行人员表示,在投行工作8年,只因一直未“正名”,仍然停留在VP级别,工资跟刚进来的新人相差无几,今年12月20日,他还将继续参加今年第二次保代考试。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保代考试报名将以证券公司为单位,统一通过协会网站考试平台“考试报名”栏目办理。上述北京一家老牌券商,要求参考的投行人员与公司签订三年不允许离职的承诺函。

另外,尽管准保门槛降低,但要成为名符其实的保代,还需越过一道门槛——符合保代注册的条件,即准保需要担任一个成功发行股票项目的协办人才可以注册。“难易程度跟个人能力和投行的平台、资源相关。”上述华南投行人士表示。

除报考条件降低外,原有两个考试科目(证券知识综合考试和投资银行业务专业考试)调整为一个考试科目,名称为“投资银行业务考试”,单科过60分为及格。是否意味着考试变得简单,通过率将提高?

“考试未必简单,现在大纲这种模式更不好把握,”上述华南投行表示,“参考的明确法规还是有那么多条,加起来五六十万字。只不过把金融基础、证券基础给删掉了,对考试影响不大。”

2004年3月20日,证券业协会组织第一次保荐代表人考试,1549人参加考试,81家证券公司的614人通过考试,考试合格率39.63%。其中609人注册成为中国第一批保荐代表人。

“第一批的通过率最高,而且参考人的条件也比较高,谁去参考,证券公司内部会进行打分,第一批通过的很多都是领导。”上述华南投行表示。

通过率最低的是2010年,报考人数3183,仅31人通过,1.05%的通过率让当时的投行圈炸开了锅。

“2005年、2006年通过率低于10%,从2007年开始,参考的人数越来越多,2009年应该是25%左右,2011年、2012年、2013年应该是20%以下。”上述华南投行人士说。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全国目前注册保荐代表人数量共有5160人,在2012年初该数据仅为2000人左右。

而这一数字,在2014年12月20日后,将会如何被刷新,成为投行界未来密切关注的事宜之一。

关键词:底线职业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