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后你想做什么?小伙伴们请对号入座
2014-11-03 10:42:08 作者: 来源:新快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财务自由以后,你想做什么?无论你的梦一本正经抑或荒诞不经,我们要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在做梦,来亲亲,抱抱。
中华PE:
财务自由以后,你想做什么?有人说,他想投资请梁朝伟、吴镇宇、郑伊健、张家辉所有男神,或者范冰冰、林志玲、桂纶镁、高圆圆所有女神拍一部大片;有人说,他想请科学家研究哆啦A梦口袋里的神器,或者做出能穿越回清宫大戏的时光机;更有人说,他想买一个太平洋小岛国,在上面盖起城堡,按照你自己的愿望来治理王国。当然,也有人只是纯纯地想去环游世界,想移民去多偶制的国家地区爱生几个生几个,花费千金取悦当下这位心爱的某人。嘿嘿,无论你的梦一本正经抑或荒诞不经,我们要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在做梦,来亲亲,抱抱。退化成一只草履虫
Anson
38岁 某国际4A广告公司
就职于某国际4A广告公司的Anson,刚刚在加班中度过自己38岁的生日。作为一枚天蝎座,他坦言自己本身就不太擅长社交,尤其是打了这份工十年,朋友也越来越少。“人家说经常半夜还不下班的,要不就是特殊行业,要不就是我们干广告的。刚入行的时候加班出差多,工资也低,总是想着多努力表现一点,等升职以后就稳定下来,生活质量能提高,也多些时间陪伴家人。”
这也是他对父母妻儿的承诺,不料这“一点”就是十年。“因为确实没有时间了,所有时间都用来加班。这期间,父母的年节问候、养老送终都是妻子料理的。我甚至不知道孩子的幼儿园叫什么名字。”
去年,他被提拔为创意总监,妻子因为小型车祸受伤入院,他因为在开会中没能及时去医院探望,她终于提出了离婚。
Anson转述他妻子的话说,他基本上每天四五点才到家,她早上6点半就要起床送孩子上学,一家人两个月都吃不上一次晚餐,感觉像是合租的室友而已。“她说她跟我过了这么多年,两个人根本都不熟的样子,连一次旅行都未去过,老公对她来说,就是每天洗衣机多洗几件衣服、有个人负担生活开销而已。”
他数十万的年薪,在CBD白领里面并不算低,但要应付双方四位老人、全职太太和刚上小学的孩子依然是让他感觉捉襟见肘,因为家庭负担的缘故,他很少像同级别的同事一样享受生活,反而比较吝啬,“我一个人养活这么多张嘴,背着房贷车贷,冒不起任何风险,客户老板一发飙我就很怕。”
如果抛开这些压力,给他打上财务自由的补丁,他说宁愿待在家里窝在床上,吃了睡醒了又吃,过废人一样的生活。他好不尴尬地将自己形容为“草履虫”,他说,“草履虫是最低级最简单的种类。久久会动一下,维持最基本的吸入和排出功能,什么都不用想不用做。”
“不上街不见人,洗澡洗头刷牙穿衣服什么都可以免了,邋遢也没人来说你,做人多累啊,如果有够多的钱不用工作,我还不如退化回去做最低级的生物。”
回归儿时的田园
杜先生
近60岁 金融类执业律师
杜先生年近60岁,老家在湖南省某偏僻乡村,通过刻苦读书考学来到广州,取得博士后的学位,现在已经是个成功的金融类执业律师。他太太从事投行业,膝下有一子一女,现都在美国常青藤名校读书,位于广州珠江帝景苑的家里平时就他们俩和一名菲律宾家政人员。
在很多人眼里,这位拥有全采光落地玻璃双层书房和温室小花园,家里放满名家书画古董,每天迎来送往皆无白丁的老先生,已然无限接近财务自由的境界。他自己也认同,等孩子们学成归来,帮助他们在各自的事业上站稳脚跟,最好还能成个家,他就可以安心携妻回乡养老了。
身着西装革履、手里摇晃着高脚杯,可在他的心里跟很多前人一样,被传统国学文化浸浴着一个田园牧歌式的乡土梦——草堂两间,薄田半亩,种些瓜果蔬菜的话够自家食用就好,像陶渊明那样悠然见南山;若种鲜花就赶集拿去市上卖,像唐解元那样换几两酒钱返归。“老家村子后面有一个大水塘,我想把那中间填出一个小岛,然后按照明清江南园林的风格设计一栋宅子,不要红红绿绿,就要水磨砖青黛瓦,跟国画里面一样。宅子前面种满一池的荷花,开花时在户外可以赏玩,在家中可以闻香,天阴了还能坐听雨声。那时候就不再跟现在的圈子来往了,只和当地的乡里乡亲交朋友,说些天气和农事。”
他告诉新快报CBD记者,即使现在身体已经老迈,“老是喜欢种些什么”,对土地有种难以释怀的情结,觉得松土、播种、浇水施肥然后收获的过程是人生最美的赏心乐事,能够获取从事业成功、儿女成才以外迥然不同的幸福和平静。
“物质享受现在也都不缺,财务更加等同于责任。所以财务自由对我来说,更意味着卸掉各种身份带来的负担,做律师对客户的责任、做老板对员工的责任、做父亲对子女的责任——能够完完全全为自己而活,返璞归真的状态。”数十年里最无忧无虑的记忆,在杜先生看来,“反倒是儿时提着藤篮、里面装几个馒头番薯,赤脚哼着歌穿过乡间小道,边走边摘花拔草、追猫逗狗,去田里给长辈送饭的路途上。”
像钢铁侠一飞冲天
小严
35岁+ 公务员
小严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中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成长的过程里没有兄弟姐妹,大多跟邻居的孩子们玩在一起。在儿童的世界里,谁有最好的玩具,谁就是被众星捧月的孩子王。因为家里有海外亲戚的关系,童年时候的他总不时收到别的小朋友没见过的新鲜玩意,比如各种机器人玩具。他回忆说,在小学时代结束以前,手拿机器人的他一直是“方圆十里小朋友中的霸王”。因此对机器人和相关的动漫作品的喜爱一直伴随他至今,即使过了而立之年,下班后他经常还会去中小学校旁边卖动漫模型的商店里买一盒模型回家慢慢装。
他的职业是市社保局的一名办事员,每天朝九晚五地坐在办公室电脑前,撰写修改各种文件、总结和讲话稿。父母都是公务员出身,他们一家从小就希望他学而优则仕,他在学业上也十分争气。后来,很多读书成绩不如他的同学经商下海,财富和社会地位逐渐超过他,而他在基层公务员的位子上却纹丝不动,薪酬待遇也没有什么提升。
小时候独生子女当仁不让是时代的宠儿,年纪渐长却感到自己越来越像时代的弃儿,这期间的落差他只有在幻想里才能得到弥补。这份幻想在可以触及的现实里,就寄托在他满房间的动漫海报、模型和手机iPad屏保图片里, “到那时候,我就花很多很多钱去请专家研究钢铁侠,做出他那种装备,随时随地可以变成超级英雄,烦了就一飞冲天离开地球!听起来有点幼稚吧,那对现在的我来说,没有父母的支持连供房供车都吃力,谈论财务自由本来就是很幼稚的,反正这辈子没什么指望。”
去深山找座庙
陈橙
40岁+ 珠江新城一企业老总
陈橙在闲暇时喜读《红楼梦》,尤其是出家后的贾宝玉拜别父亲那一章,“披着红色的袈裟走在茫茫白雪地里,多美的意境。”他甚至请美术学院的画家专门把这个情景画下来,挂在他位于珠江新城某甲级写字楼内的独立办公室里,旁边还挂着一副对联,上书:淡泊而明志,宁静以致远。
他所向往的宁静,却没有眷顾他的现实生活。他的家庭关系乍听起来比较复杂,简单地介绍一下也就是电视剧里翻来覆去那么点事:跟前妻育有一个女儿,离婚以后再娶,掌上明珠和家中两老都极力反对,新任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家几口人在同个屋檐下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闹个不休,让身处证券这种高压工作环境的他很是吃不消。
“年轻的时候有精力,越折腾越来劲,过了40岁以后,很后悔自己亲手破坏了以前的幸福,所以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第二段婚姻,也希望能一家人清清静静过日子就满足。”
但是正值叛逆期的女儿总是摔东西闹离家出走,两老三天两头生病要住院,本来年轻娇媚的新夫人在家庭纷扰中逐渐变得面目狰狞,他只好越来越多地躲在办公室里,有家不愿回,每看到手机屏幕的来电显示是家里座机,他就愁云满面地皱起眉来。
据他的同事说,新夫人本来也在这家公司工作,经常在家里吵不过,就熟门熟路地直接摸上他办公室告状,“有几次还用iPhone录了家里几个人吵架的音频,在办公室就直接播给他听,捂着耳朵都没用。”
“如果我能够财务自由,不用再去忧心银行贷款和家人的未来,我希望把我所有的钱都给他们,人生下来就是来还债的,我上辈子欠了他们,他们爱怎么花怎么花,只要放我一个人去深山找座庙躲起来当和尚就好。什么都不求了,就想求得下半生清净的生活。”
一切的博物馆
小晴
85后 某知名外企的行政人员
小晴在天河区某知名外企的行政部门任职。跟许多85后女孩一样,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她工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网购,基本上所有碎片时间都不放过。等车、等人或吃饭的时候都习惯性拿着手机打开购物软件。
她自称是朋友圈中的网购达人,已经有十多年经验。到现在,借助在外企工作的英语强项,她已玩转美国亚马逊、日本亚马逊等海外购物网站,在猎德租住的小公寓里堆满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物品,穿戴、零食、摆设和新奇的小家电林林总总,她自己都不记得自己买过些什么。从地板到天花、门和柜子后面所有能够收纳的地方,都被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盒子堆满了,好几个包裹就堆在鞋柜旁边,她还没来得及拆开。
“我就是个恋物癖,可能是一种病吧,完全不能自控地喜欢买买买,沉浸在下单的快感里,等包裹拆包裹更加无比的欢乐,跟呼吸一样根本停不下来。所以现在是入不敷出,赚的钱都不够花。如果我财务自由了,就想盖一座博物馆,把我这一生买过的东西全部都放在里面,让人家来参观。”
小晴说,她的博物馆名字就要叫做“一切的博物馆”,里面不分种类随意陈列,或者按照购买时间的顺序来摆放,“我一生购买过的东西,不就体现出我这个人的生活轨迹吗?比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来更真实,自己的欲望、品味和选择是无法作假的,相信所有的恋物癖患者来参观都会有共鸣的。”
她补充说,其实人活着几十年的购买轨迹是很有趣的,什么岁数喜欢买什么牌子和颜色,到长大又会慢慢变化,但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又会变回去。“我这个 一切的博物馆 肯定是要收费的,恋物癖没有自由可言,即使财务自由了,欲望也不会让我们自由,所以还是要赚更多钱买更多东西——搞不好我的博物馆还有点学术研究价值呢。”
记者手记
你距离你的梦有多远,
不是取决于念叨多少次,
而是取决于你的时间去哪儿了
犹太诗人耶胡达·阿米亥写的一首名为《人的一生》的诗歌:“人的一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每一个欲望。当他失去了他就去寻找,当他找到了他就遗忘,当他遗忘了他就去爱,当他爱了他就开始遗忘。”
在广州这座包容的城市里,人人头顶都有一只满载梦幻的彩色气球泡泡。所谓梦想,就像是那十米开外的东西,你觊觎着它,却又不砸开那一米的铁链条。如果明天不用打卡上班也能有足够应付生活开销的钱,也许你会说,我要去健身,我要多陪陪家人,我要去环游世界。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文中,海子说:“从明天起,我要做个幸福的人。”
可是,挂在嘴边的梦想,你真的把它当作生命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对待么?你距离你的梦有多远,不是取决于念叨多少次,而是取决于你的时间去哪儿了?已经实现财务自由,或者仍然在路上的人,选择如何使用你的时间,就是选择接近你的梦的路径。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