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冷对“双十一” 理财需“面签”成主因
2014-11-12 10:41:20 作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双十一”是电商的集体狂欢。去年,多家银行针对“双十一”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试图紧跟互联网金融的潮流。
中华PE:
“双十一”是电商的集体狂欢。去年,多家银行针对“双十一”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试图紧跟互联网金融的潮流。然而,今年的“双十一”,各大银行的热情却骤然下降,“双十一”特别款的理财产品难以寻觅,只有一些不痛不痒的抽奖或积分活动。多位受访理财师表示,今年“双十一”银行热情的下降是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面签规定,是影响银行热情的重要原因。
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资深理财师向南都记者表示,“双十一”对于银行而言,和国庆、中秋等节日并无二致,只是银行强化营销的其中一个时点。去年,整个市场资金面紧张,一些银行为了吸收资金,借着“双十一”推出了不少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改善流动性的动机较强。但是今年以来,整个市场资金面比较宽松,银行不愿再高成本吸收资金,因此营销的动力变弱,所以看上去不像去年那么积极。
建行一位资深理财师则认为,今年银行理财市场对“双十一”等闲视之,政策监管的限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去年,整个互联网金融刚刚兴起,银行也在积极应对,主动探索。但这一年来,多起事件让商业银行逐渐意识到,银行理财产品的互联网渠道化有着难以逾越的界限。”该理财师表示,面签是挡在银行理财市场互联网化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对于银行而言,过不了面签这一关,要通过互联网拓展新客户,困难增加了太多,因此今年银行对 双十一 的热情都下降了不少。”该理财师说道。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