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为何投资自行车硬件?
2015-03-27 10:31:15 作者: 来源:腾讯科技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这两年的投资主题有各种分法,有的从行业角度去分,有的从阶段去分。对华创资本来讲,主要分成三个大方向,新实业、新消费和新金融。张向东的700BIKE项目就符合新实业和新消费两个主题。
中华PE:
这两年的投资主题有各种分法,有的从行业角度去分,有的从阶段去分。对华创资本来讲,主要分成三个大方向,新实业、新消费和新金融。张向东的700BIKE项目就符合新实业和新消费两个主题。为什么要说新实业和新消费?
从国内大环境来讲,目前面临着产能过剩的环境。这也是早年的计划经济,包括全民制造业遗留下来的产物,很多的细分行业里面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在这样的前提下,相比较传统产业,新实业需要去杠杆化,让供应链压缩得更扁平、更短、更高效,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方式改造实业效率,提高品质。
过去国内的制造业都是以OEM、ODM为主,没有自己平台,但现在的消费者其实已经到了品牌消费、文化消费和价值消费的阶段。
新消费意味着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不光是基础功能需求,除此之外还需要消费美感、消费文化和消费品牌。从人群的角度而言,现在的大众富裕阶层以及年轻人,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更注重品质追求的东西会被大家喜欢。
另外一个利好因素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的未来都会在中国。特别是中国还有产业链上的利好。美国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关于智能硬件筹资的项目,筹资的用途中之一就是一张飞往深圳的机票,因为大部分硬件都要去深圳生产,这一点美国并不擅长。
从供应链的来看,互联网的模式是上面对接的是工厂,下面对接消费者,这是对传统产业非常大的改造。这种改造是传统行业人无法自己去做的,只有互联网的人才能去做。特别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直达消费者的能力,也是传统商业所没有的。
自行车硬件到了被互联网化的关口
从智能硬件的分类来看分为三类,一类是消费电子的智能化,包括手环、手表等新智能硬件,还只是非智能消费电子上加新的智能模块;第二类硬件是以张向东这次的创业方向为代表,把生活中本来必不可少的东西跟移动互联网结合,去做产品优化和升级。第三类是为智能硬件产业服务的平台。
我们很看好第二类的原因是,产品本身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且出货量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智能化的手段,使它跟移动互联网结合得更紧密,让它处于随时在线的状态,能成为互联网中的一环。通过移动互联网跟用户互动,积累用户数据,能让用户去用手机或者其他设备去管理产品,包括遥控、身份识别,防丢失方面,特别是在用户个性化消费体验可能会有好的一些应用。
当时第一次跟张向东聊的时候,他说其实我不愿意跟别人说我的自行车是智能自行车,我就是要做一个更好自行车,只不过联网是成为我使自行车变得更好的条件之一。
相比较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而言,自行车的互联网化改造没那么复杂。手机有数百个零件,这些零件的供应商有国外的芯片厂商,比较强势,自行车则相对好一些。
从数据上来看,自行车行业是刚需生活消费品。一个数据显示,全球自行车市场年消费量是1-1.2亿台,其中美国、日本、欧洲与中国为主要消费地区,占比约80%,目前国内自行车保有量是3.8亿台,那么2013年全年销售自行车消费出产是3000万辆,年增长率是14%,其中1500元以上的车款销售量是506万,年增长率是35%-40%。这意味着,中高端车的增长率更高,而占到10.8%的销售量。
从去年看到,已经有这些不同方向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在着手去做智能自行车。这个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为什么要投张向东?
要做智能硬件,必须是既热爱又了解传统行业,而且还要懂互联网的人去做的。就自行车这个行业而言,张向东无疑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
我和张向东的第一次接触是在2013年年底,当时他们年会给来宾的礼物是一个自行车车铃。后来,我去过张向东放了很多自行车的咖啡馆,对着这些自行车他简直是如数家珍。
张向东给我的感觉是一方面比较理想主义,另一方面对产业,对行业有自己的观点,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
我相信,人做的是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才会做得更好。对向东而言,自行车是他特别热爱的东西。
目前,700BIKE的产品还没有出来。我了解到的是他们瞄准的目标不是服务小众或者高精尖的人群,而是为大众日常生活服务的自行车。
另外,从车的设计上更符合现代的工业美学和生活美学,非常实用,运用更好地材料使车体的重量很轻,便于携带。通过手机APP去管理车,以及和广大车友进行广泛互动。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