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筹CEO谢宏中:股权众筹平台如何1年估值翻10倍?
2015-04-13 14:34:54 作者: 来源:投资中国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去年10月,Mr.Bear宠宠熊在云筹平台上启动众筹,50分钟内1000万认筹额度被哄抢一空,最终认筹1960万元,成为了国内首个股权众筹达到千万元级别的创业项目。
让云筹CEO谢宏中记忆犹新的是,宠宠熊创始人徐成在选择入驻云筹之前,已经拒绝了多家机构的投资意向书,甚至有投资人朋友拿着TS堵在公司门口,不签就不走,徐成都没有答应对方。
徐成坚持入驻云筹事后看来是极正确的。在完成开先河的千万元级股权众筹之后,宠宠熊火了,上了互联网媒体头条,在线销售额也从众筹前的200万元直线飙升到了500万元。这或许是当初选择任何一家机构拿投资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事实上,宠宠熊只是云筹平台上众多案例中的一个,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股权众筹平台,自2013年底成立至今,已帮助31个项目成功完成股权众筹,众筹成功率达86%,国内首个1000万元股权众筹项目宠宠熊、1小时内便完成认筹的奇久网、还未上线路演阶段便已认筹满额的沃森动漫,一再刷新了业内股权众筹快速融资记录。
此外,云筹自身也已获得3轮投资,并且是国内第一家获得机构A轮投资的股权众筹平台,从2013年底成立至今,1年多时间,云筹在3轮融资过程中,估值暴涨了10倍!
3月29日,云筹正式宣布进军北京,成立北京办事处,迈出了股权众筹平台区域化运营的关键一步。
近日,投资中国网专访了云筹CEO谢宏中,他向我们详细阐释了云筹独一无二的股权众筹特色创新之路。
事实上,在成立云筹之前,谢宏中一直以一个典型的反众筹标兵示人,还曾连发3篇文章质疑股权众筹模式的合理性。在当时的他看来,天使投资是高风险行业,是一个只有富人才可以参与的概率游戏,同时也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门槛,根本不适合普罗大众。
但在质疑过程中,反而让谢宏中开始深度研究股权众筹的模式和意义,随着理解的不断深入,他对股权众筹的认知出现了360度的大转变:不仅在态度上坚持认定“股权众筹是天使投资的最佳实践形式”,还身体力行创办云筹,亲身投入到股权众筹创业大潮中。
在云筹成立时,市场上已有多个股权众筹平台,但大多模式较轻,侧重于互联网投融资信息对接撮合平台,谢宏中对此模式并不认同。
“只做线上投融资信息对接,不负责帮项目方融资到账、不帮助公司完成注册和股份变更,这并不能算真正的股权众筹。” 在谢宏中看来,大众的潜在投资需求是个伪命题,投资人之所以选择股权众筹,本质需求是通过投资希望实现资本增值。因此,股权众筹的目的,一定是帮助创业者融资、助力项目成长、进而为投资人赚钱,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而没有重度运营思维、单纯满足于线上创投双方信息对接,从中赚取佣金,显然无法实现上述目的。
谢宏中坚定认为,股权众筹的本质一定是创业服务。因此,云筹的模式一定是打造成一个线上线下重度运营的投融资服务平台,而绝不只是一个轻度的线上投融资对接平台。基于这一思路,云筹开拓了股权众筹领域一系列创新路径。也是目前国内第一家将创业服务理念系统性内化到筹前、筹中和筹后三大阶段的股权众筹平台。
筹前:“云筹7刀”打造标准化产品
筹前阶段,通过大量产品化结构化的工作,将传统线下项目打造成线上标准化股权众筹产品。
“参加很多线下项目路演会,你会发现不同的项目,创业者上台讲述的PPT逻辑都是不同的。”谢宏中认为,股权众筹平台一定要拥有这种能力,评估不同项目的核心要素,挖掘其价值成长点,从资本市场和投资人角度,对非标项目进行标准化和结构化处理,最后提供给投资人的是一种类似于招股说明书的标准化产品,方便其轻松快速的做出投资决策。
在前期项目价值判断和标准化处理过程中,云筹根据著名天使投资人熊新翔先生提出的科学天使投资方法论“熊六刀”,结合股权众筹的属性,总结出了“云筹7刀”股权众筹投资方法论。首先明确用户与用户价值,技术创新必须与市场需求对接;进而识别项目的市场空间,判断其成长性;第三识别所处行业的相对竞争状态;第四评估盈利模式;第五,判断其营销能力和营销手段;第六,辨识团队结构和领袖魅力;第七,看项目是否适合开展股权众筹。在谢宏中看来,前5刀看事,第6刀看人,第7刀看适不适合众筹。“对于股权众筹的项目而言,事引起你的兴趣,人让你做出投资决定”,这其中人的重要性尤其关键。
谢宏中将早期项目和中后期项目比喻成开山地越野车和开飞机。“开飞机其实并不难,虽然操作复杂,但流程固定,异常情况很少见;而开越野车,路线不确定,意外情况难以把握,完全依赖驾驶员的判断和应变能力。因此,前期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人。”
筹中:构建社交化属性的充分信任沟通平台
在筹前标准化产品完成后,筹中阶段,云筹着力于股权众筹社交化网络环境和社区化信息反馈机制的构建,以及潜在投资人匹配和投资意向过程管理。通过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充分的对接和信息释放,共建双方的信任关系。
云筹的每个项目在上线之前都要先预热,组织线下路演,现场答疑,同步网络直播。云筹还开设了4个投资人微信群,近2000投资人入群,项目路演内容都会发至投资人微信群,并定期举行在线答疑会。这个过程,往往是创业项目接受潜在投资人投资决策前的最严格尽调考验,也是项目问题最充分暴露的阶段。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大众投资人,他们中有上市公司董事长,投资公司合伙人,企业高管、个人投资者,包含着各行各业的精英,能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非常尖锐的问题,甚至是筹前阶段云筹标准化排查过程都没有发现的问题。因为本质上,这是让他们掏真金白银的最后一步,是最严格的把关和尽调。”谢宏中介绍,云筹平台上的每一个项目在筹中阶段,都会遭受一场巨大折磨,有创业者甚至承受不了各种责难和质疑,一度想直接拒绝那些尖锐投资人,但折磨过后往往都会获得一次新生。
“早期项目一定存在各种问题,没有问题的都是中后期项目,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创业者有没有意识,如何面对和解决,投资人需要做的就是让创业者直面这些问题,并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筹后:激活领投人,尽责跟投人
经过筹中阶段的深入沟通与对接,项目获得融资资金到账,云筹便开始深入的筹后管理阶段。这也是谢宏中眼中云筹实践创业服务理念的最大特色。
“筹后管理不等于投后管理,投后管理属于领投人职责。而云筹的筹后管理重点在于激发和监督领投人履行职责,贡献价值,帮助创业项目实现筹人、筹智、筹资源。”谢宏中介绍,云筹目前有专门的筹后管理团队,对每个项目定期巡视,进行问题诊断、相关孵化和指导,制作分析报告,反馈给领投人和跟投人,充分保证投资人的知情权,了解项目发展进度。同时跟踪监督领投人尽职情况,当领投人出现缺位的特殊情况时,云筹团队可以及时补位,代行投后管理职责,对跟投人负责。
也正是渗入筹前筹中筹后整个阶段的深度创业服务理念,让云筹获得了众多职业天使投资人甚至专业投资机构的加盟背书。
据谢宏中透露,目前云筹平台上的股权众筹项目已经发展到只有专业投资机构才能抢到领投人席位的地步。以红岭天使、赛马资本、老鹰基金、易一投资、领筹资本、中创富投资等为代表的众多机构都已入驻云筹,聚集了众多天使投资人的青年天使会也与云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云筹也成为了中国青年天使会股权众筹的官方合作平台。
与专业投资机构的合作显然是双赢选择。专业机构担当领投人,对项目投后管理能力强,可以更好向跟投人负责,助力云筹平台项目更好更快发展;同时,云筹平台也帮助机构拓展了项目来源渠道,云筹自身的筹后管理团队也能协助机构更好的做投后服务,提升其投资管理效率。
尤其那些向早期阶段延伸的传统VC机构,虽然对后期财务模型指标有专业判断能力,但却很缺乏早期项目投资经验。在谢宏中看来,早期项目和中后期项目存在很大差异。早期项目谁都有问题,关键是在众多问题中寻找核心亮点;而后期项目谁都有亮点,更多的是在亮点中寻找是否存在致命的问题。这种投资判断上的区别,也是VC机构向前端走的障碍,而接入云筹平台,云筹可以很好的与VC实现投资职能互补,更利于VC早期机构化运作。
股权众筹也要O2O:区域化落地,规模化经营
谢宏中认为,股权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分支,必然兼具互联网和金融双属性,而一旦涉及到金融属性,必然是重度运营的特点。目前很多股权众筹平台,走互联网投融资对接平台的轻模式,但互联网时代,项目缺少的根本不是曝光机会,而是有效的服务能力。一旦涉及服务和筹后管理,必然需要一个落地过程。用谢宏中的话说就是“融资可以在天上,创业一定要在地上。”
他认为,股权众筹本质上更需要O2O意识,如果只是单一做线上,飘在互联网上,无法落地,这种模式必然走不远。正是基于这点,谢宏中为云筹设计了一条股权众筹区域化运营之路。
无论筹前、筹中、筹后任何一个阶段,其区域化特征都异常明显。筹前阶段,不同区域项目的价值点,上下游配套能力,人才和市场资源,政策环境都不相同,针对项目的财务法务尽调、访谈、实地调研都需要到现场进行;筹中阶段,意向投资人的沟通,线下对接活动也都需要现场开展;筹后阶段,不同地区投资人其投后管理重点和方向也都因地制宜,比如北京投资人重视概念和风口、上海投资人更强调风控、深圳投资人则更关注现金流状况…
上述所有环节的服务实际上都需要扎扎实实的区域化落地才能实现。这也是为什么云筹选择挥师北上,围绕北京开始进行区域化拓展之路的原因。
谢宏中直言,云筹的区域化探索,实际上是在寻找股权众筹规模化经营的突破口,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把云筹打造成一家百亿市值的公司。
“股权众筹既有互联网属性、金融属性,又有社交化属性,区域化属性,只有把这些属性全部走通,统筹融合,形成一套方法论,股权众筹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服务项目数量和质量才能实现几何式递增,最终才能成长为一家百亿市值的企业。”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