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IMF点赞人民币 首次接近使用“合理估值”措辞

2015-05-04 10:23:28 作者: 来源:华尔街见闻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转变对人民币的态度,称不久以后人民币将不再被低估。这一表态也削弱了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汇率政策批评的气焰。

中华P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转变对人民币的态度,称不久以后人民币将不再被低估。这一表态也削弱了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汇率政策批评的气焰。

据《华尔街日报》,IMF对人民币的重新评估将在未来数月内正式发布。这是十几年来,IMF第一次接近使用“合理估值”的措辞来宣布对人民币的态度。

美国国会一直希望向贸易立法部门灌输人民币令人担忧的思想,但IMF立场的转变或让这一做法受挫。

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前IMF中国官员Eswar Prasad表示,这个变化对于在美国质疑中国汇率政策的一群人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上周,美国政府仍然维持与IMF相左的立场,认为人民币仍然被“严重低估”。

IMF将在今年10月审议是否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的一篮子货币之中。

IMF措辞留有余地

IMF一直被认为擅长谨慎地使用外交辞令,因此避免在官方文件中直接称人民币“合理估值”。IMF希望给批评声留有空间,同时也考虑到中国汇率政策突变的可能性。

中国汇率政策突变并非毫无可能。人民币保持与美元在内的一篮子货币挂钩,随着美元升值,人民币也大幅走高。将通胀因素计算在内,人民币仅今年已升至10%。

而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中国有可能会让人民币贬值,以利出口。这些刺激经济的举措都有可能改变IMF对人民币的评估。

IMF对于人民币评估也一直很敏感,中国长期以来都没有允许IMF公开发布有关中国经济的报告。

美国坚持认为人民币被低估

 

 

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次部长Nathan Sheets上周表示,人民币汇率仍然被严重低估。Sheets引述财政部对国会的货币政策半年报称,中国长期较大的贸易顺差、油价下跌、更高的生产力以及扩大内需都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进一步升值。

他表示,目前对于货币汇率的评估并不科学。

中国贸易顺差自2007年以来开始收窄,一方面是由于人民币升值所致,也有可能是因为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贸易需求下滑。因此,有经济学家担心,如果中国经济保持对贸易的高度依赖,一旦经济起暖回升,中国贸易顺差会再次扩大。

关键词:估值人民币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