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前海发出"一证三号" 详解自贸区改革任务清单

2015-05-04 10:28:06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4月28日,是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揭牌的大日子。当天,前海发出了第一张“一证三号”的营业执照。

中华PE:

重点任务包括:破局营商环境,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强化国际贸易功能集成

4月28日,是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揭牌的大日子。当天,前海发出了第一张“一证三号”的营业执照。所谓“一证三号”,是指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一照三号”合并发放,企业只需再领取刻章许可证就能实现快速取照,方便企业设立。尽管这项举措能够大大缩短企业在前海注册开办时间,但也只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所要进行的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任务中的一个小小的方面。而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也只是广东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环节。而后者,是广东自贸区背负的首要任务。

4月21日,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现场,霍英东集团主席霍震霆感慨:“爸爸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霍震霆已年近七十。他的父亲霍英东先生如果在世,已是九十有二。祖籍广东番禺的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三十多年前就开始“南沙梦”,他多次言及希望将南沙建设成广东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2015年4月21日,广东再次肩负起新的改革任务——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以及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这是广东自贸区的三大使命。

这一次,广东自贸区瞄准的是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对接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为构建世界贸易新格局提供中国方案;

这一次,广东自贸区要做的是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为南中国转型升级打下支点;

这一次,广东自贸区强化的是国际贸易功能集成,在世界级港口群基础上,拓展国际航运服务,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这一次,广东自贸区开放的是最为敏感的金融领域,不仅要人民币国际化,也寄望金融开放让国内企业最大程度分享改革红利;

这一次,广东自贸区还将引领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打造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综合服务区,建设内地企业和个人“走出去”重要窗口。

自贸区的蓝图已铺就,任务明确。而南沙、横琴、前海蛇口三大片区虽然还没有出台自己的实施方案,但按照广东总体方案的定位,也会陆续启动各自的“自选动作”。

首要任务:营商环境破局

4月28日,是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揭牌的大日子。当天,前海发出了第一张“一证三号”的营业执照。

所谓“一证三号”,是指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一照三号”合并发放,企业只需再领取刻章许可证就能实现快速取照,方便企业设立。

尽管这项举措能够大大缩短企业在前海注册开办时间,但也只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所要进行的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任务中的一个小小的方面。而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也只是广东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环节。而后者,是广东自贸区背负的首要任务。

这在同时设立的天津、福建以及扩容的上海自贸区方案中是独一无二的。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其他地区的方案大都把转变政府职能放在首位,而转变政府职能只是营商环境建设中的一个方面,这体现出广东在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有能力,也有必要在更广的维度上与国际规则对接。

而对接国际贸易规则、提高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是这一轮中国自贸区试验最直接的逻辑起点。

对于这种重构,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自贸区战略核心专家王新奎将其总结为三句话:第一,它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的;第二,它是高标准的;第三,它的形成并不是在我们比较熟悉和已经比较深度介入的WTO的多边贸易体制平台上面进行的。

这主要是指美国现在主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以及新的国际服务贸易协定 (TISA)。

以TISA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在其最近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目标和主要特征》中指出,大多数TISA谈判参与方在金融、证券、法律服务等领域已没有外资持股比例或经营范围限制,而我国这些领域的政策仍停留在传统的WTO多边贸易框架体制下,银行、证券、保险、电信等行业在上一轮加入WTO谈判时仍保留有许多限制外资准入的措施,缺乏参与TISA谈判的基本条件。

由于这些协定设置的高标准,实际上给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提出了“两难”选择:不接受这些高标准,中国实际上是被排除在新的贸易规则之外;而接受则意味着要直面改革。

因而,自贸区进入2.0时代,全国新设的4个自贸试验区,在外资准入方面,共用了一份更加短的“负面清单”。在更加细微的层面,前海法院在自贸区挂牌前后,开启了立案登记制、审执分离等改革;横琴片区挂牌当日成立了知识产权巡回法庭。

此外,广东自贸试验区还将成立自贸试验区商事调解中心,并聘请外籍人士担任调解员。将来,企业、行业和社会公众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地方立法之中。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方面,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广东自贸试验区也正着手建立行政责权清单制度,阳光晒权,细化行政裁量标准,做到清单之外无事权。

还要简政放权。广东商务厅负责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这是广东自贸试验区的首要改革措施。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挂牌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广东已经在汇总全面下放给南沙、前海蛇口以及横琴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

此外,广东自贸区还要按照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的要求,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加快通关效率。

还有备案制的投资便利化改革,宽进严管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等,这些共同构成了决策者心目中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要件。

而这,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基础设施”,也是中国能够与国际发达国家就国际贸易新规则进行谈判的底气所在。

任务二: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按照裴长洪等专家的解读,中国正在构建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主要特征首先表现为,是以服务业扩大开放,来推动开放型经济向纵深发展。

服务业开放不足是中国当下的短板。

裴长洪在前述论文中提到,从外资流入的角度看, 1979年至2012年的34年间,服务业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部FDI流入量累计额的比重仅为36.93%。在服务业内部,外资主要进入的领域是房地产、商务服务等行业。2012年,仅房地产一个行业就吸收了当年外资进入额的21.68%,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对国计民生意义重大的服务性行业,吸收外资程度很低。

从服务贸易开放广度看,截至2012年,在按WTO规则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中国只开放了110个。WTO的数据显示,在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这四种服务业模式中,中国在后两个领域开放尤其不足,而前两个领域,中国还低于晚加入世贸组织的俄罗斯。

服务业开放不足一方面不利于国内服务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不发达,也不利于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改善整体经济和贸易结构。

制造业发达且毗邻港澳的珠三角最早发现了这一问题。

自2003年以来,内地与港澳先后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一系列补充协议,其中许多领域开放以广东作为先行先试区。

香港服务业对于辐射内地也兴趣盎然。2007年香港GDP的90%是服务业创造的,而深圳虽然好于广东以及全国水平,但这一比例仅为49%。

2009年10月,深圳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酝酿的关键时期,彼时的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在香港立法会发布施政报告称,希望能通过参与深圳前海的发展,促进和提升香港本身的服务业,进一步推动长远经济发展,并对内地发展服务业作出贡献。

曾荫权认为,在过去30年,香港充分参与了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并成功将经济模式由制造业转至服务业为主。国家下一个30年的发展,关键在于推动服务业的发展,香港可以利用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优势,结合两地的力量,一起推进前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可行性。

但在过去十年,业界、学界都注意到,CEPA框架下,虽然服务业部门都基本开放了,但仍存在“大门打开、小门未开”、“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

广东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负面清单”编写的专家、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光南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根据他的研究,截至2014年4月30日,香港工业贸易署仅累计签发2793份《香港服务提供者证明书》,平均每年260份。而且在CEPA覆盖的52个服务行业中,市场调研服务、社会服务、专业设计服务、体育服务等20个行业的签发数量为零。目前香港共有30.2万家从事实质性商业经营的服务业中小企业,切实享受到CEPA优惠待遇的不到1%。

因此,在广东自贸试验区,第二项重要任务便是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4月21日,在广东的挂牌现场,香港特首梁振英出席。横琴片区挂牌当天,澳门特区前行政长官何厚铧到场,珠海市市长江凌表示,没有澳门就没有珠海经济特区,也没有横琴自贸片区,横琴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载体。

前海片区最晚挂牌。但在4月28日,也就是挂牌第二天,前海管理局局长张备就前往香港,在香港工业贸易署及香港中小型企业委员会组织的“前海发展对香港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座谈会上,向香港40余个中小企业组织、主要商会及工商专业团体共约160名代表专题介绍前海合作区及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的相关政策。

接下来,广东三个片区将在CEPA框架下,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重点在金融、交通航运、科技等服务领域突破。

此外,还要着力促进服务要素便捷流动。要探索通过特殊机制安排,推进粤港澳服务人员执业资格互认,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港澳及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等等。

总的说来,广东自贸区通过深入扩大向港澳开放服务业,为全国进一步向世界开放服务业进行压力测试。

任务三:强化国际贸易功能集成

自贸区挂牌前后,深圳前海传出消息,称在那里买高档进口车,能够比市面上便宜两成。

这其实是广东自贸区正在开展的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按照现行汽车品牌销售规定,外国汽车必须通过国内4S店销售,这种格局一方面堵住了其他流通商从事企业进口销售的途径,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国内进口汽车售价远高于国外市场售价。广东商务厅负责人解读说,开展平行进口,可直接打破4S店垄断,降低进口汽车价格。

按照广东自贸试验区方案,除了汽车平行进口,广东自贸区还将开展保税展示交易、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跨境电商、仓单质押融资等多项试点,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在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之余,广东自贸区将增强国际航运服务功能,发展国际航运高端产业。

过去一周,南沙、横琴、前海陆续挂牌,并推出一些各自将要开展的项目。央企中国交建在南沙计划投入的一揽子项目群,涉及投入资金约1000亿元,其中包括总投资170亿元的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项目,集中了大型邮轮码头、航站楼、休闲娱乐、滨海酒店、水岸花园商务中心、高端品牌免税商城等项目。

在横琴,与该项目类似的项目有法拉帝亚太游艇中心,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开展游艇展示、推广、销售以及零配件采购等业务,建设和经营公共游艇码头及泊位、法拉帝游艇销售中心、船东俱乐部、航海培训中心、游艇后勤保障设施及其他商业和旅游休闲配套服务设施等。

前海蛇口片区的太子湾邮轮母港项目总投资额189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深圳唯一的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邮轮母港,将能停泊最高达15万吨位的国际豪华邮轮。

这些项目看似雷同,但其实每个项目定位都有所不同。南沙的主要定位是航运物流、国际商贸,横琴项目主要定位是旅游休闲,而前海蛇口片区的定位则是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

说到港口,珠江口港口群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区域。 2014年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为2228万标箱,深圳西部港区约为1250万标箱,南沙港集装箱吞吐量也超过1500万标箱,三者相加几乎是新加坡的两倍。

然而,这些港口在航运市场中的话语权弱,对资源配置的能力低。根据广东省商务厅提供的材料,目前国际、国内前十名集装箱轮班公司几乎没有总部或区域总部设在广东,近两年,在广东注册海船总吨位增幅也出现下滑,原有注册船舶外迁意愿增强。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掌握航运市场资源配置和支持市场健康发展的航运金融、保险、法律、交易、经纪、物流服务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在广东发展严重落后。

某种程度上,国际航运高端产业能否在广东自贸试验区获得长足发展,是广东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广东自贸试验区能否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的关键所在。

任务四:金融改革

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当日,前海管理局全资子公司前海金控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10亿元,年期两年半,投资机构达142家,获得逾130亿元认购,12倍超购,创近年来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超购倍数最高纪录。

这显示出,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对于跨境金融投资产品机会都十分渴望。

事实上,香港金管局公布数据显示,至2014年12月,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035.6亿元。

提升这些境外人民币应用、回流的便利性,是广东自贸区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此外,对于金融改革而言,广东自贸区在推动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方面,要探索实行本外币账户管理新模式,在账户设置、账户业务范围、资金划转和流动监测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在此基础上,在区内实行资本项目限额内可兑换。

根据广东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符合条件的区内机构在限额内自主开展直接投资、并购、债务工具、金融类投资等交易。

一名接近外管局的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项目大致可分为“外国直接投资、外债、短期证券投资”三类,其金融属性、波动性依次增强,我国现已放开直投项目的兑换,但外债、证券投资领域仍有较严格的管制。

除上述两大改革内容外,广东自贸区在金融改革方面的另一大重点是推动适应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金融创新,这其中包括简化对港澳金融机构准入方式,促进与港澳地区跨境支付服务创新、探索与港澳地区基金产品互认等。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尤其值得期待的是,广东自贸区内的金融机构可以按规定为自贸试验区内个人投资者投资香港股票、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提供服务。

这顺势引发了市场对于“深港通”的想象。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在广东省总体方案发布的国办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深港通目前正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筹谋划当中,条件成熟以后很快会有利好消息传出,其中深圳的前海蛇口片区将在促进两地的金融证券市场联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实际上,自广东及各片区陆续挂牌以来,三大片区都推出了各自的金融改革项目。比如,在南沙挂牌当天启动了10个重点平台项目,其中包括农业银行自贸区“粤港澳”跨境业务创新基地、平安银行综合金融服务中心、珠江金融租赁南沙融资租赁产业联盟等多个金融类项目。

在横琴,首批签约、授牌或启动的金融相关项目及企业达17个,约占全部项目的“半壁江山”,其中工商银行与珠海长隆签订《跨境金融综合服务协议》,为长隆二期项目提供总金额不低于100亿元的跨境融资。

前海蛇口片区在挂牌时没有公布许多项目,但在挂牌当天颁发的六张“一证三号”营业执照中,有4张从事金融相关业务。

任务五:辐射带动、引领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广东自贸试验区还一有个重要任务是服务泛珠区域发展,引领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为了凝聚最广泛共识,广东近年有刻意免称“带头大哥”之意。但在国家层面,广东自贸试验区还是要打造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综合示范区。从经贸合作着眼,在自贸区扶持和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泛珠中小企业提供通关、融资、退税、国际结算等服务,还要为泛珠三角区域提供更加便利的出海通道。

众所周知,珠三角靠加工贸易起家,至今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这些企业大都处在产业链的底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近年来,受到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涨、融资难的困扰,加工贸易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2011年,商务部等部门就提出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广东省自贸区挂牌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明确,广东自贸试验区自身肯定不再搞加工贸易,但必须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朱小丹说,我们将在这里聚集加工贸易价值链条两端的服务要素,通过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工业设计平台、结算中心、内销后续服务基地等若干平台,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这是一条新路子。”朱小丹说。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