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券商“择食”口味渐高

2015-05-18 11:46:19 作者: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新三板市场火爆的成交近期告一段落,日成交额已经降至10亿元以下,但拟挂牌公司的热情却没有消退,每日挂牌上市公司的数量仍然保持在高位,到上周五总共2411家的挂牌数量已经直逼沪深两市的A股,2015年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数量达到845家。

中华PE:

 新三板市场火爆的成交近期告一段落,日成交额已经降至10亿元以下,但拟挂牌公司的热情却没有消退,每日挂牌上市公司的数量仍然保持在高位,到上周五总共2411家的挂牌数量已经直逼沪深两市的A股,2015年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数量达到845家。

  新三板市场中拟挂牌公司和券商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此前券商四处寻找拟挂牌公司的情况已经难以再现,挂牌已经开始排队,而券商则希望推荐“成长股”、“绩优股”上市,特别是未来可能成为做市交易的企业。

  主动权转移

  截至上周五收盘,三板成指报收于1744.71点,较4月7日的2134.31点跌去18.25%;三板做市指数报收于1953.93点,较4月7日的2673.71点跌去26.92%。虽然仅仅一月有余,新三板两大指数就大幅回撤。但这也让全社会初步了解了火爆的新三板,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层。

  广州证券一位分管新三板业务的高管对记者表示,在新三板火爆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找到券商,希望推荐企业在新三板挂牌,150万元到200万元的费用已经完全不是障碍,是否能拿到财政的补贴也已经不那么重要,这与过去几年券商到处游说企业挂牌新三板的情况截然不同。

  这直接导致券商也开始变得愈发挑剔,企业自身条件较差的公司往往会被券商拒绝推荐,因为券商更希望推荐类似九鼎投资、中科招商以及很可能挂牌新三板的齐鲁银行这样的企业。

  从长远看,券商青睐的企业则是未来可以提供更多“附加值”的挂牌企业,尤其是未来可以进行做市交易的拟挂牌企业。

  中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在2014年8月做市转让交易开始后,券商就逐步淡化对于推荐上市公司数量的关注度,进而将注意力转向做市业务,而一流券商在这方面更为明显。

  当然,券商将为具有潜力的挂牌企业从协议转让变为做市转让也并非没有成本,做市转让就需要券商自掏真金白银收购部分挂牌公司股票,成为其股东,挂牌公司股票如长时间没有交易,券商就与那些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购得挂牌企业股权的投资者无异。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近期发布了2014年度新三板业务工作报告,其中不但披露了该公司新三板业务部门情况,还详细介绍当前做市标的选择标准。其门槛之高,让业内高呼这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在创业板上市的标准。

  具体而言,若想让中信证券成为某家公司的做市商,条件主要包括: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最近一期净资产不小于2000万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且预计未来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30%;挂牌公司所属行业;信息科技、生物与新医药行业的拟做市标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指标可适当放宽,但必须具备更加显著的成长性。

  可以看出,中信证券对于候选者在盈利要求方面与创业板上市条件异常接近;但对于成长性的要求较创业板更高。由此可以看出,中信证券在选择做市项目时也是小心翼翼。

  在新三板的推荐业务中,券商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已经不再只追求数量,这些公司更加关注被推荐企业的质量,因为在工作量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容易获得投资的公司能够为券商带来更多的利益。

  股转系统“升级”在即

  一方面是券商“审美”标准日益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挂牌企业的数量迅猛增长,这与一年多以前的状况截然不同。

  对于为何谋求挂牌新三板,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答案。部分企业因为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在新三板挂牌了,自己不挂牌似乎在业内低人一等;有的企业则是将新三板作为提升自身形象的工具;但最为重要的是,新三板现在真的能够融到钱。而从长远来看,新三板融资方式将越来越多,便利性也将逐步提高。

  5月13日,股转系统总经理谢庚在中信证券举办的2015年新三板高峰论坛上表示,新三板马上会推出债券和优先股,为各种需求的企业提供融资工具的选择空间。

  另外,随着市场的发展,各类指数的推出,今年还会推进产品的创新,着眼于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组合工具,会推动市场进行产品创新。

  多种融资方式待出,新三板将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融资,但“磁性”更大的是股转系统未来分层的可能性。谢庚上周就明确表示,新三板分层今年会推出。

  事实上,股转系统的榜样就是纳斯达克市场,1971年2月8日,纳斯达克系统正式上线运营,2006年纳斯达克在美国证监会注册成为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同时增设“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层次,提出了全球最高的上市标准。

  这让纳斯达克成为能够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平起平坐的市场之外,还培育出苹果、微软、思科等世界级企业。这些公司也并没有因为自身的快速发展而抛弃纳斯达克市场,两者相得益彰。

  不可否认的是,股转系统分层后,挂牌企业的融资便利性和交易活跃度将明显提升,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将融资目标放在新三板。

  5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就对媒体表示,新三板可能成为中国的第三个交易所。

  在拟挂牌公司数量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券商也有了“挑食”的本钱,在其他金融机构可以涉足推荐企业于新三板挂牌前,券商或许还可以“任性”一段时间。

关键词:券商口味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